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律师从业资格准入制,是指律师从事某种法律服务行为资格上的要求,它是具体执业行为的前提条件。我国律师业实行这一制度,最早是1993年司法部和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资格确认的暂行规定》,该文件规定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从事证券法律业务须获得主管部门颁发的证券从业资格。此后在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招投标法律业务、集体科技企业产权界定法律业务中司法部和相关管理部门也发文要求从业者应取得资格证;另外一类律师从业资格准入制为某些职能部门以文件、规定形式要求律师欲从事某种法律服务,须持…  相似文献   

2.
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进行。首先,必须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且这种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是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给予行政处罚的,具有特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才能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其次,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具有行政处罚立法权的主体所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性文件实施,并且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姜桂金 《经济与法》2003,(11):28-29
催告,是指向他人发出的,以催告其在一定期间内实施某一特定行为内容的意思通知。关于催告权的性质,笔者认为,催告不是法律行为,是意思通知,但催告与法律行为有诸多共同点.除其效果为法律所直接规定外,其他各方面基本适用于有关法律行为的规定,催告是准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4.
孙喜峰 《行政与法》2005,(10):72-73
高校管理行为是高等院校在享有教育管理权利,履行教育管理义务时所实施的行为。近年来,有些高校在实施高校管理行为中侵犯其它法律主体合法权益的事情常有发生,加上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该行为的法律性质规定不明确,由此,产生纠纷后,法律主体能否提起诉讼,如何提起诉讼等问题,没有法律依据。本文主要就有关高校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可诉性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5.
黄祥 《法制与社会》2013,(35):37-38
人工影响天气活动虽然是一种科学技术活动,但其中蕴含着很多法律问题。我国气象法中对于相关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规定非常简单,应当进行完善。各级政府是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决策主体,气象部门的职能是管理、指导和监督,具体的实施行为应由独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完成。.  相似文献   

6.
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是对法律行为无效后进行复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立法上没有关于无效法律行为转换的规定,因此,本文从讨论我国是否有必要引入此制度方面着手,论证了我国应当而且有必要引入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并对其构成进行了基本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法律行为是《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关于法律行为制度的一种独特规定。由于法律用语较为模糊、概括,我国民法学说与判决在理解该规定上意见至今相当混乱。一些民事裁决有时将其与恶意串通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行为混淆在一起。总的看来,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以规避行为理论来理解该规定,而法院判决以虚伪行为理论对之加以理解者居多。由立法形成史看,该规定是深受前苏联民法上"伪装的法律行为"概念影响的结果。而伪装的法律行为则是对德国民法上虚伪行为制度予以拆分改造的产物。我国民法总则立法应响应科学立法的要求,摈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规定,对虚伪意思表示作出明确规定。为防止法律适用的混乱,不应把恶意串通行为规定为一种独立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管理当前受到众多的关注,一方面,法律要赋予和保障学校管理学生的必要权限,如不能严格管理,势必会影响到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法律又要保障学生的权利,为防止学校对学生越权管理而造成的侵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正当程序原则,尊重了学生人格,保障了学生合法权益,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使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法律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是对意思自治的内容限制,关乎法律行为的许为,而非能为。其 目的在于实现法律秩序评价的一致性。在法律适用中指示参照各法律禁止本身。法律行为生效与否, 取决于违法的要点所在。而最终的法律效果则需以比例原则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关慈善管理的法律文件颇多,全国性法律规范仅一部,其他的规定一般都散见于其他的条例或规范中。我国当前慈善法律规范重在调整经济活动的运作,却弱化了对慈善组织行为的监督,没有注重社会监督对慈善业的规制。文章认为,当前《慈善法》立法的重点在于两方面,一是对现行慈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与整合,排重与去冗;二是增加监督机制,尤其是社会监督对慈善组织行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2002年被纳入《德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与我国现行民法中的重大误解制度、显失公平制度、附条件法律行为制度存在区别,并且具有独立的价值基础。因此,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引进此种制度,并对该制度实行分别立法的模式,将法律行为基础欠缺制度规定于总则编,将法律行为基础丧失制度规定于合同法编。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管理风险的法律防范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渐深入,学生管理越发受人重视,它将是影响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国家法治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与学生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本文在总结近几年高校与学生发生的权利冲突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力求探索一条现实可行的法律防范与救济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余嘉强  邹双卫 《政法学刊》2007,24(1):109-113
高校学生信访问题不容忽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和谐。高校法律地位的模糊性与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缺失是造成学生选择信访的原因,应该将高校的法律地位界定为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权的公法人,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引入正当程序理论,把高校管理行为纳入司法视野,实现高校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平衡,从而构建和谐有序的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14.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相关立法缺位,导致立案监督工作缺乏法律保障:一是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立案监督权设置的力度不够;二是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立案监督的规定不够全面,内容空泛,结构模糊,使立案监督活动缺乏可操作性;三是违反刑事立案监督规定之行为的法律责任缺失。  相似文献   

15.
《民法总则》重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确立意思表示一般规则,具有回填基础规范的意义。法律行为成立要件规范,彰显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区分,解释适用法律行为效力规范时,应注意其逻辑上的限定,区别法律行为当事人为二人的情形和三人以上的情形。法律行为成立时生效,成立即推定为有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在未指定接收系统的情形,本法改变了旧法的规定,更为合理。以公告方式作出意思表示的,应仅限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可用公告的情形,以防滥用。认定沉默视为意思表示,限于严格的例外情形,以免损害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16.
董汉 《法制与社会》2011,(24):255-256
法律行为之外的原因所引起的物权变动在诸多方面均不同于法律行为所引起的物权变动。我国《物权法》比较全面地构建了非基于法律行为导致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则体系,但其中仍有部分规定不够明确,本文从法理和实践出发,试图阐释相关规定的内涵,以期较为准确的理解和适用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7.
合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合同是确立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这种行为由法律调整,受法律保护,当事人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相似文献   

18.
张川华 《河北法学》2004,22(8):112-114
私法自治原则以及作为其重要表现的法律行为在现代社会已受到诸多限制。规定生效要件是对法律行为进行限制的重要手段。不同生效要件有不同目的导致不同法律后果。形式要件是生效要件之一。违反形式要件不一定导致法律行为无效,可转换成权义结构相似形式要件不同的它种法律行为,也即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我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一章中应引入无效法律行为转换。  相似文献   

19.
焦清扬 《行政与法》2012,(4):124-129
无因管理作为债的一种形式,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在考虑他人真实意思或可推知意思的基础上,有为他人管理、服务事务的意思,且客观上符合他人利益而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直接产生债权债务的适法事实行为。见义勇为的法律适用一般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无第三人侵害情形时的见义勇为,作为无因管理的特殊形态,适用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二是在有第三人侵害情形下的见义勇为,作为阻却第三人侵害的一种行为,可以适用因阻却侵权行为之见义勇为的相关法律规定。立法应当完善对因实行无因管理而受损之人的保护,特别是应当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范围以及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20.
邢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1,(25):273-274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形式,是学生行使结社权的主要方式。作为各高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学生社团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学生社团在建设、管理和运行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社团管理无章可循、社团经费极度缺乏且管理、使用不合理、社团法律地位、法律关系以及法律责任模糊等等。笔者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