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谭征 《求是》1996,(10)
海洋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它给人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食物和巨大储量的多种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最为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的基地,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邹万银 《实践》2006,(9):43-44
草原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文化形态。从它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看,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重要阶段;从它的分布区域看,它遍布于欧亚大陆。笔者这里所说的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世代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创造的文化。我国草原地区通常包括沙丘和森林地带,在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保证,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崇高目标;它体现了我党的核心价值和一贯追求,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人民群众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对于文化的价值取向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0,(16):46-46
<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政体和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是对专制政治的否定,是人类社会政治的进步。同以往的民主制度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专制政治不可比拟的社会功能,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吴凯 《探索》2023,(4):1-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种文明理念,也是一种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创造,它将人类发展置于更加广阔、深远的历史进程。立足“三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回应全球发展鸿沟、国际安全困境、人类文明冲突等世界之问,具有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文明理念、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绘制未来图景的文明特质。在全球发展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促进共同繁荣为愿景;在全球安全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维护共生关系为目标;在全球文明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构共同价值为归宿。以“三大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文明论意义,它为全人类安身立命澄明了新发展观,为全人类普遍交往提供了新安全观,为全人类互利共赢构筑了新文明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也是中国向世界奉献的文明大道。以“三大倡议”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在全球发展、全球安全、人类文明等方面促进互利共赢、多元发展、和谐共处,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同语言一起,是人类认知世界、相互交际和社会联系的重要工具。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以其各自的特色,共同构成纷繁复杂的语言文字大世界。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不仅具有极其独特的形体结构.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它以其绝无仅有的特征和品格.独矗于世界文字之林。因此,正确认识汉字的性质和功能,深入理解汉字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对增强民…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的生态思想: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制度障碍;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认识自然界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观的扬弃;是在发展中相对“以物为本”、“物化”、“人的异化”提出的,是在实践中提出的具有矫正性的观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还强调,在发展中人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是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赵立川  龚平 《世纪桥》2010,(23):44-45
文化是在人类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的灵魂。哲学是最高的文化,是文化中的制高点,它追问的是人的活动的内在本质、规律以及目的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可以这样说,文化是一种呈现人的活动的存在;而哲学则是一种体现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哲学塑造着文化的精神,文化中凝结着哲学思维的因子,二者互为发展,密不可分。深入、系统地研究与探讨哲学与文化的关系,并反思其中的内在机理,对指导我们当下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不仅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充分认识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体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  相似文献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繁荣社会科学有着重要关联:繁荣社会科学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有赖于社会科学的繁荣;社会科学的繁荣是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认识条件和理性工具.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江泽民的科技思想中,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精髓。江泽民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强调创新,可以说是江泽民科技观的最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门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具有作为交流媒介的科学概念和术语。概念不清是当前行政学研究面临困境,甚至遭受质疑的重要表现之一。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对行政、公共行政、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行政学的基本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在此基础上,把握当前我国行政学研究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肇始的关键因素在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时采取的“人类中心主义”认识态度.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日益张扬和价值理性的丧失殆尽。深层生态经济理念的内质表现为有机整体论、万物生命论和内禀价值论;完善与深化深层生态经济理念,应当积极地从中国古代智慧中汲取“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有益精髓即宇宙统一论、法则统一论和发展协调论。至关重要的是.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发展的生态化旨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新时期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观创新方面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创新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由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再到哲学领域,构建了创新思想体系,深化了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创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和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与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的生长态势。当前要进行文化创新 ,繁荣先进文化 ,必须大力倡导科学文化和发掘科学文化的实践价值 ,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科学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加强以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宽容为内容的科学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诉求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环境行政决策应响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体系上的重构,顺应环境法治的时代要求。具体因应对策为:环境行政决策应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实体规制与程序规制)和行政三分体制(决策、执行、监督)的创新,形成决策的合法、科学、民主与决策效率和谐互动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9.
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目标管理作为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强化勤政意识,实施人本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督查监督机制及考评机制,以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适应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不仅需要解决制度体制、意识形态、文化潮流、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还需要科学的理论,需要文化的传承,需要理想信念的确立和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不断为构建和谐社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