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秉持"美国优先"理念的特朗普政府在执政两年之内完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谈程序并签署了新版《美墨加协定》。这一重谈过程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减少贸易逆差、增加本土就业以及制定符合美国利益的经贸规则等核心诉求,展现了"本土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等理念。同时,重谈过程不但内蕴着特朗普政府回馈蓝领中下层选民这一关键群体以及商业利益的政治诉求,也展现了其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谈推进其他贸易安排重构的战略考量。在重谈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充分利用了美国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的优势,采取了双边谈判与极限施压等手段迫使对方作出让步。不可否认,《美墨加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目标,但新协定的达成也是美、墨、加三国在新的利益支点上达成的某种妥协。但由于美国国内府会对峙、党争极化等政治因素,《美墨加协定》的最终生效与落实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重要经贸外交成果,《美墨加协定》被称为是美国21世纪贸易协定的新范本。《美墨加协定》延续了美国对贸易对象国进行区别对待的传统,对非市场经济国投资者和国有企业的贸易投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甚至开始在区域层面推广针对非市场经济国的"毒丸"条款,这严重损害了二战以来多边贸易体系中的非歧视待遇原则。《美墨加协定》非市场经济国的特殊规则违反了条约不对第三国施加义务、区域贸易协定应更自由化以及善意原则、禁反言等国际法规范。基于此,应从国际法角度认识并解决《美墨加协定》对非市场经济国的不当约束。作为利益相关方,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回应所谓"非市场经济国"的指责,另一方面以维持和完善公平竞争秩序的方法推进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并以法治的理念深化中国和美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坚定不移地捍卫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美墨加协定》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因为它很可能将深刻改变全球贸易规则。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作为分析参照,基于文本和历史分析《美墨加协定》试图构建的国际贸易体系的目标、原则和治理机制。《美墨加协定》属于自由政府间主义一体化,很大程度上是对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功能主义一体化规则的根本性颠覆。目标方面,《美墨加协定》一视同仁对待所有缔约方的利益诉求,受缔约方影响而特别重视环境与劳工保护,强调市场经济规则的一体化。而世界贸易组织由于以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为关注中心,导致上述两个目标在实践中被虚置。原则方面,《美墨加协定》框架下,对等原则成为缔约方遵循的基本谈判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石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原则也得到更大的重视。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使得这些原则被相对弱化和边缘化。治理机制方面,《美墨加协定》不像世界贸易组织那样涉及主权让渡,不建立超主权国家机构来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坚持契约自治,不寻求第三方提供争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相比,《美墨加协定》提高了对汽车和纺织品的原产地要求,协定规则涉及领域广且标准高,并加强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性约束。《美墨加协定》一旦生效实施,将对中墨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将会抑制中国对墨汽车和纺织品出口贸易,并影响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宽领域和高标准规则将会约束中墨自贸协定的谈判和签订;强化了墨西哥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定位,从而阻碍中墨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在《美墨加协定》背景下,为了促进中墨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应采取五项对策:合理规避协定对原产地的高要求,拓宽中墨经贸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加强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直接投资的引导,保障中国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借鉴《美墨加协定》的宽领域和高标准规则,努力提高中国自贸协定水平;尽早启动中国—墨西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公平竞争,争取墨西哥早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5.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投资规则曾极大地促进了北美三国之间的投资活动。但特朗普政府认为,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最大受益者,而美国制造业和产业工人的利益则受到损害,因此提出对该协定进行重新谈判。谈判达成的《美墨加协定》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权利有所缩减,对东道国政府的监管权则更加重视。这些变化既反映了协定成员国在投资者权利和国家监管权之间寻求平衡的新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强化自身利益的现实意图。美国主导下的经贸规则调整在短期内可能改变北美地区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会吸引更多投资流入美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墨西哥的制造业投资可能受到冲击。然而,投资流向的扭转也可能降低北美制造业生产网络的效率,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美墨加三国已经建立了空前密切的经贸联系,《美墨加协定》若能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北美地区作为全球直接投资主要目的地之一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北美区域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美墨加协定》条款对全球贸易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使用GTAP模型模拟了该协定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北美区域价值链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网络,与区域外国家的贸易和产业关联程度低于区域内国家,原产地要求提高可能对部分区域外国家的汽车产业及巴西钢铁行业造成一定的负向冲击;第二,从区域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地位指数来看,墨西哥更适合发展制造业,提高原产地要求违背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可能带来北美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第三,非市场经济条款将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自贸区谈判产生障碍,并且可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自贸区谈判的范本;第四,从GTAP模拟结果看,协定签订对美国GDP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中国积极融入区域贸易组织能够避免其负向冲击,但该协定也会对中国加入亚太自贸区产生阻碍。中国应积极加入世贸组织改革的进程,积极推动自贸区谈判,反对歧视性贸易做法。  相似文献   

7.
相比其前身《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的主要变化包括更加严格的汽车业原产地规则、适度放宽的乳制品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大幅限缩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新增的日落条款。《美墨加协定》充分体现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立场和单边主义倾向:协定相关条款反映出在"美国优先"的基本国策下,重振美国制造业和强化美国规制权的总体态势;协定架构特点体现出美国以双边取代多边、以"互惠"取代"最惠"的贸易谈判新思维;美式单边主义的最终目标并非"去全球化",而是重塑全球经贸规则,实现符合美国利益和需求的新一代"全球化"。作为应对,中国在多边层面应当积极维护多边经贸体制和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对区域贸易协定中不公正的恶意条款加以约束;在区域层面应当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程,并考虑在适当条件下加入《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国内层面应当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高水平经贸法制、高质量营商环境应对和突破美国的"规锁"。  相似文献   

8.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推动签署的将两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市场连结在一起的贸易协定,重新谈判该协定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全面展开世界贸易战的首个目标,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该协定的重新谈判,制定并主导新的贸易规制标准,以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从重新谈判达成的《美墨加协定》可以看出,美国提出更新的条款与美国的国内利益诉求是一脉相承的,美国已经成功地将其提出的相关新条款加入了协定,实现了其在关税、原产地规则和新科技等方面的多数要求。加拿大和墨西哥虽然在某些条款中屈从于美国的要求而做出了让步,但是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坚持了自己的利益,并且迫使美国也做出了让步。从加拿大的角度来看,在木材出口和文化产品标准方面,加拿大一直在谈判中坚持其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墨西哥在谈判中迫于美国的压力和自身的弱势地位,接受了关于劳工和环境作为附加条款,但对于能源等国家核心利益部门,一直没有将之置于北美贸易谈判的条款中。  相似文献   

9.
《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11月18日,中国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将对中智经贸合作和中国未来的经贸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以中智两国过去10多年中贸易的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两国的贸易竞争力情况,对《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评价。该协定较为务实,但由于中智双方市场准入承诺的安排以及签署协定前贸易互补性强的实际情况,该协定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将逐渐发挥出来,而且动态的效应会大于静态的贸易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聚焦于《美墨加协定》的签署对于加拿大的影响,从协定谈判中加拿大的核心主张与谈判结果的分析入手,结合协定达成后加拿大各方反应及对相关产业影响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美墨加协定》的达成对加拿大至关重要,其重要性在于减少了加拿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其次,对美国高度依赖的经贸特点使加拿大在谈判中并没有占据优势地位,加拿大的部分坚守和主张在与美国艰苦拉锯式博弈后得以实现,但同时也做出了不少妥协。对于加拿大而言,最大的谈判成就在于保留了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9章争端解决机制并延长了"日落条款",最关注的汽车关税在可预期的将来也基本得到豁免。但加拿大不得不进一步开放本国的奶产品市场,并接受了最具争议的"毒丸条款"。最后,在《美墨加协定》框架下,加拿大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以预期,对美国强依赖的经贸格局短期之内不会改变,但加拿大全球多元化经贸战略诉求的实现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1993年5月20日,美国怀俄明大学政治学教授、国际研究计划主任史蒂夫·罗普(Steve Ropp)在拉美所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问题。罗普教授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内容是在15年时间内取消或降低美、加、墨3国之间的贸易璧垒。目前美国国会正在就该协定拟议中的4个补充性规定进行辩论。这4个补充性规定涉及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如获3国议会批准,协定将于1994年1月生效。美、加、墨3国为什么要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协定对3国将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和其他几个有关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一在南北经济关系问题上,始终持强硬的不合作立场的美国为什么愿同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同加拿大进行自由贸易,因为布什政府同墨西哥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动机与当年里根政府同加拿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动机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3.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与进程缓慢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也得以迅猛发展。这一切导致了全球竞争的加剧,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协作可以有效地避免恶性竞争,寻求有序的合作和共赢。近年来,区域范围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迅速遍及全球:欧盟,无论在规模还是制度上,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锋和典范;美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北经济一体化的尝试》评介高静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日益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纷纷建立。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有的组织如欧共体(欧盟)经过...  相似文献   

15.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并出现一系列格局性变化。东盟加快了自身区域一体化步伐,东盟与区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迅速兴起,东盟成员国与区外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不断涌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它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区内贸易的扩大,产业内分工与贸易的增强,以及对区内外投资的吸引。  相似文献   

16.
李鸿阶 《东北亚论坛》2020,(3):115-126,128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体系重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各方尽快达成谈判意愿明显提升,而印度临阵退出又使得RCEP能否如期签署充满变数。RCEP与《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部分国家重合,涵盖范围、生效时间、国际地位、开放程度、合作难度和融合发展等不同,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应对RCEP策略选择上,中国应未雨绸缪、积极争取主动,包括争取RCEP尽快签署生效,坚定维护东盟主导地位,继续发挥大国稳定器作用,有序推进RCEP优化升级,推动RCEP与CPTPP互动发展,密切关注日本合作动向,重视与CPTPP、“印太战略”联动效应,加快打造区域融合发展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7.
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是国家间相互保护投资的主要法律途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尤其是自由贸易协定在对贸易自由化问题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对投资等问题加以规定,形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规则与双边投资协定并存的局面。为了加速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决定先行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作为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对《中日韩投资协定》构建的基本原则、具体条款的设计、与双边投资协定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对正在进行的中日韩三边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70年代是国际社会发生转折的历史时期 ,世界政治发展呈现出以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新趋势。在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中 ,南北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一种典型的不对称相互依赖。 80年代以来墨美关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分析南北间相互依存的典范。 1 994年墨、美、加 3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它为墨西哥提供了墨美合作的机制保障 ,双边关系的相互依存进入了新阶段。作者从跨国管理、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国内政治力量的跨国联系、议题的多样性、利用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国内利益的分化提出的新的政治要求这些方面考察了墨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相似文献   

19.
以《美墨加协定》(USMCA)的签署为标志,运行25年之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被新的区域合作框架所取代,北美区域合作进入USMCA时代。在地区层面上,北美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逻辑,即政治结构决定了经济合作的进程与模式:不对称的实力分配决定了区域合作呈现中心—外围的轴辐模式,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主义合作直接导致地区制度合作的碎片化;霸权主导的结构背景决定了地区合作制度架构存在内生缺陷;区域合作的领域、范围与深度取决于霸权国家的治理模式,北美区域合作将在一体化与反一体化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充满不确定性。在全球层面上,特朗普政府发起针对NAFTA的贸易谈判旨在通过规范调整、议程设置以及谈判方式的转换在地区和双边框架下另立新规,以地区贸易投资规则体系的调整重塑全球贸易投资体系,以新的制度和规则完成利益的重新分配,实现护持美国霸权的目标。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在原则、规范、规则及程序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余振  吴小灵 《东北亚论坛》2023,(6):80-94+126
随着中美关系进入全面战略竞争阶段,产业链重构成为广泛讨论的重要问题。亚洲区域产业链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国家对中美贸易依赖关系演变的直接表现。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大国竞争的相互依赖理论框架,从经济利益和安全角度出发,第三国对大国贸易依赖的演变存在不变、转移和创造三种效应。分别计算亚洲国家对中美贸易份额指数并检验二者相关关系可以发现,亚洲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上升且对美国贸易依赖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贸易依赖转移效应。其中,韩国、卡塔尔、约旦和日本是贸易依赖转移程度最大的国家,纺织服装与服饰是贸易依赖转移程度最大的行业。这一发现拓展了大国竞争视角下第三国对大国贸易依赖演变的学理认识,对中国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