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语曰“天高皇帝远“,这当然是事实。元末台州、温州、处州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明·黄溥:《闭中今古录》)官多如毛,吏治腐败,法纪荡然,民不聊生,最后只能是惟有一个反字了得。这是中国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的历史悲剧!而细察古今,则又不难发现:天高皇帝近,更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清中叶学者陈其言《庸闲斋笔记》卷八载谓:“黔中苗人称天子为‘京里老皇帝’,称大小官府皆曰‘皇帝’,其私称官府则曰‘朦’。粤西瑶人称官府曰‘瞎’。噫!‘朦’、‘瞎’之称,殆《春秋》一字之褒与?”这条史料颇为典型。“称大小官  相似文献   

2.
杨杰 《岭南学刊》2002,(6):16-19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 ,与时俱进 ,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 ,也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而我们党要与时俱进 ,前提是把握好“时” ,要善于“识时”、“适时”和“促时” ,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一、善于“识时”要做到与时俱进 ,首先要善于“识时”。要看到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并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 ,这是首要环节。(一 )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重大变化。在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经过从自由到垄断的矛盾激烈斗争的发展 ,导致社会主义运…  相似文献   

3.
时下,有的人、有的文章大谈、侈谈领导干部要“多行宽恕”,表现出对领导干部胸怀大度的饶有兴趣,然而笔者对此却颇多另一番感触。 “宽恕”,即:宽容,饶恕,不记旧恶、不计宿怨、宽以待人。这的确是人之美德,应该提倡。只有人人都能付出一点爱,相互同情和理解、相互宽恕和忍让,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才能“洒向人间都是爱”,生活也才能相安无事、平安和谐。我们有的同志,在街里邻居之间、在单位同事之间、在工作接触对象之间,关系都搞得比较紧张,究其原因,除自身德行修养比较差之外,主要的恐怕就是不能与人为善。所以我们的先人早有明训:“宽容饶恕”不啻是美德,更是“聪明人之举”。“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行最稳”。([明]冯惟敏《醉太平·家训》)  相似文献   

4.
全军政工会议《纪要》鲜明地提出,在政治工作中要贯彻唯物辩证法思想,坚持“两点论”,这既是对过去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今后把握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增强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强大思想武器。贯彻全军政工会《纪要》精神,我们必须注意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才能使政治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一、坚持“两点论”就要反对“一点论”,切实防止政治工作的片面性现象“两点论”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思想和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是矛盾分析方  相似文献   

5.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大家有殷切的学习愿望,同时也遇到一些学习上的矛盾。简单地说,就是学习任务重,头绪多,工作又很忙,时间少。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怎样才能学习好?对此,我提出以下看法,和同志们一道研究。 关于学习,毛主席和党的其他领导人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小平同志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  相似文献   

6.
胡谦 《求索》2008,(4):219-221
为了缓解“诉讼爆炸”与清代有限司法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清代州县衙门通过以制定严格的民事诉讼规则方式来达到抑制民众的民事诉讼行为之目的。本文通过对清代州县民事诉讼规则基本内容的阐述,可以使我们看到这些民事诉讼规则主要是针对清代民事诉讼的诸多程序性问题所作的规定。清代州县民事诉讼规则一方面集中地反映了清代州县官府对民事诉讼的“抑讼”态度;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州县官府并没有把审理民事案件作为自己必须履行的职责,而民事纠纷当事人也没有要求官府对民事纠纷进行审理的“权利”。正是清代民事诉讼规则的这些特征使其在民事纠纷的解决以及其它解纷方式的功能发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要管用”是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和实践的马列主义学风。他多次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中,也始终坚持了这一学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小平同志倡导的“要管用”的学风对于当前的“三讲”教育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管用”的前题是要学好理论。小平同志的理论是“管用”、“管大用”的理论,理所当然地是“讲学习”的中心任务。学好了才能明方向,辩是非,才能出政治,出正气。古人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是说一个人如仅有爱人求智的良好愿望,而不认认真真地学习,永远也摆脱不…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深刻揭露封建司法的黑暗和腐败,抨击和讽刺贪赃枉法、残酷暴虐、昏庸无能的办案官吏,表彰和赞颂仁爱百姓、秉公执法、明察善断的清官循史。“仁”、“慎”、“智”是清官办案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9.
《赵江阴政事》中东邻与西邻订立的“契书”、《李娃传》中东凶肆与西凶肆邀立的“符契”,再现了唐代特定契约的完整过程。订立契约的前提是当事人的现实需求,当事双方就契约的细节进行谈判是订立契约的第一步,把谈判结果文字化并核实无误、当事双方及保人或见人签押,契约便正式具有了法律效力。如果契约能够顺利履行,官府一般不会过问;而一旦出现违法、违约行为,官府要依据双方订立的契约和国家法令进行处理,对违法行为以惩治为主,对违约行为则以调解为主。契约在唐代民间经济活动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唐代商人具有较为普遍的契约意识。  相似文献   

10.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本文拟就《矛盾论》中所包含的“系统论”思想作初步的探讨。首先,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了“矛盾多方”的概念。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从事中国革命的人,不但要在各个矛盾的总体上,即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而且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毛泽东同志还说:“研究事物发展过  相似文献   

11.
《韩非子》中的《解老》篇有两个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一是《解老》开头几段文字对仁义礼智等儒家思想的评论,与韩非反儒的思想是否存在矛盾;二是在“工人数变业……”一节说“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与韩非“法与时转则治”的变法主张是否抵牾。有不少学者把这两个问题归结为《解老》同韩非思想体系的矛盾,主张把《解老》从韩非作品中分离出来;也有学者认为《解老》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光明日报》和《新华文摘》在1981年先后转载了王凤琴同志《简论矛盾调和》一文,提出:调和“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形态”。但在论证这一命题时却对“调和”这一概念附加了许多含混不清的涵义,特别是在论证有些矛盾可以通过“调和”来解决时,实际上是把“调和”赋予了“斗争性”的涵义。如说:“有大量的矛盾……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彼此适应,共同发展”。试问,矛盾双方“互相取长补短”是调和吗?“取长”即取对方之长;  相似文献   

13.
读者评刊表     
《第三方作用》反映闵行区探寻律师参与社会管理背后的“情、理、法”,促使矛盾在法治框架内妥善解决的经验,折射出人性化服务理念。上海普陀陈群《天下太平》道出了只有国家稳定才能确保“太平”和“盛世”之实,揭示了中国社会只有稳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按:最近编辑部收到了山东省委党校张洪修同志的来稿《党内本质矛盾分析》,现摘要发表。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党内,只有无产阶级思想战胜并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党才能保持其先锋队性质。因此,刘少奇同志在《论党》中指出:“在我们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所谓“本质的矛盾”,用哲学概念也可以称为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这一矛盾与共产党同在,并制约和影响着党内其他矛盾的发展。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联系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当前,部分党员包括某些…  相似文献   

15.
<正>粤市监规字〔2023〕1号各地级以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明厨亮灶”建设规范的指引》已经省市场监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1月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明厨亮灶”建设规范的指引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提升我省“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成汝信 《岭南学刊》2007,1(1):104-106
张尚仁先生《矛盾辩证法质疑》一文中关于“矛盾”一词出处的引文有误,对“矛盾”一词原义的理解欠妥;“矛盾”这一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不容质疑;和谐不是“同,”而是“和,”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正确处理矛盾。  相似文献   

17.
<正> 吃饭本是件极平常的事,但在学者的笔下却也能大有学问研究。近日读到钱钟书先生的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其中就有一篇谈“吃饭”的学问谈得出神入化的文字,题目就叫《吃饭》。钱先生所说,吃饭的功用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正儿八经地吃饭,即“有了肠胃要去充实的人”,他们充肠填腹,吃饱了才能生存,才能干活儿,所以吃什么不甚讲究,也讲究不起。第二种是“有饭而要胃口来吃的人”,他们吃饭实为“吃菜”,是辨味而不是充饥。这样的吃饭不过顶着“吃饭”的名义达到“吃菜”的目的。第三种是社交型“吃饭”,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所填《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诗人兴会更无前”的“兴会”,三十多年来的许多注家都将它解为“兴致”。其实,这里的“兴会”不宜解为“兴致”,而只能是指诗人的“灵感”。其理由如下。首先,要对“兴会”的出处与含义加以辨析。《宋书·谢灵运传论》曰:“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诗人兴会更无前”的  相似文献   

19.
张心阳 《今日浙江》2013,(20):62-62
读王春瑜先生《他们活在明朝》一书,深感其中两位“洗马”的故事耐人寻味。洗马,也称太子洗马,旧时官名。洗,通假于“先”,取马前驰驱之意,职责是教太子政事。或称始于秦朝,至清代仍存官名,官从五品。如今苏州城里仍存有“王洗马巷”,即因这里出过姓王的洗马而得名。  相似文献   

20.
“厅”之小考冯铁金“厅”作为一个官署名称,其起源,比之部、司、局要迟。宋代,州府军监及官府各曹官衙多有称“厅”的。《宋史》卷一百六十六《职官》六载:“绍圣元年(1094),(开封)知府事钱勰言自祖宗以来,并分左右厅,置推官各一员。近年止除推官。元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