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我们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依法严厉打击农村职务犯罪,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是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因为在当前,农村职务犯罪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那就是农村干部的职务犯罪案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犯罪数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在不断的加大,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涉爆犯罪突出,给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当前农村涉爆犯罪个案和总体分析,探讨引发这类案件的原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积极疏导化解纠纷、矛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对民爆器材实施“封闭管理”;注重涉爆犯罪信息收集,严厉打击涉爆犯罪,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积极稳妥办理农村刑事犯罪案件。近三年来,所办刑事案件中,农村刑事犯罪案件所占比例为80%,犯罪年龄一般在17—45岁之间,文化程度为文盲占65%、小学为30%、初中为5%。农村刑案的易发、多发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外.还在审查该类案件时注意区分其犯罪情节、危害程度、悔罪态度、按照便利和效率的原则,尽量照顾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如在农忙时节、对其无犯罪前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我国普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整个社会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犯罪也从无到有。从有关部门公开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计算机犯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86年开始发现计算机犯罪,由每年几起至几十起发展到现在的每年上百起,案件数量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1998年比1997年增加1倍,其中金融行业发案比例占61%,1999年仅金融系统的发案数量已达到1998年全年案件的水平,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而且案件的危害的领域、范围和程度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当前计算机犯罪还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突出,但可以预料大约在今后五年内,这类犯罪将会大量发生,成为社会危害性最大、最凶恶的犯罪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为巩固和加强所取得的成绩,维护农村牧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笔者通过司法实践,分析、研究农村牧区强奸案件发生特点、成因及规律,其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打击这类犯罪,预防和遏制犯罪,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6.
孙瑛 《天津检察》2008,(2):33-35
透视近几年司法机关查处的共同受贿案件,情人型共同受贿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受贿犯罪的一个新动向,特别是在高级干部受贿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据统计,上千例发生在近二十年的腐败犯罪案例,在男性贪官的犯罪过程中,竞有九成以上搅和着一些不干净的女人。“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贪官与情妇现象,再一次印证了这句古语,也对我们反腐倡廉,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本文试结合有关刑法理论和当前的司法实践,从情人型共同受贿犯罪的概念、特点、犯罪认定及其类型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粗浅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存储爆炸物案件的处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故各国刑事立法都对该行为作了明确规定。我国自2007年起亦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涉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此间浙江省平阳县一大批非法涉爆案件被查处,令人深思的是这些案件均发生在农村。为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涉爆案件的特点、案发原因,克服该类案件刑事审判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预防该类犯罪的发生,本文谨对平阳法院近年来受理的涉爆案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影响稳定的因素比较突出,尤其是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最近,通过对某市两级法院去年所受理的一审刑事案件进行分析,发现该市去年以来受理的各类一审刑事案件中,农民刑事犯罪案件占整个刑事犯罪案件的82%,从所判处重、特大刑事案件看,有80%以上是农民犯罪。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村民委员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将属于本村管理的国有土地、村集体所属土地,非法转让、占用、毁坏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农村大量土地被非法转让、占用、毁坏,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涉及土地问题的上访案件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农村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一般非法转让、占用、毁坏土地的行为,都是经过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的。村民委员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特别是农民委员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目前争议很大。例如,对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将本村所属的土地非法转让他人的行为,能否构成单位犯罪,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结合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以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特点、原因及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使未成年人远离犯罪.  相似文献   

11.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包括刑讯逼供罪、非法拘禁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员罪等,这类犯罪不仅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影响了国家机关的声誉,破坏了执政党的形象。为了加大打击此类犯罪的力度,高检院把查办此类案件作为当前检察工作的重点。但在实践中,此类案件因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在侦查过程中,取证难,阻力大,干扰多,常常使侦查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2.
许岳平 《法制与社会》2010,(26):71-71,81
当前,聚众斗殴案件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案件中占有一定比例。随着上海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上聚众斗殴案件也时有发生。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公检法三家对该罪的主体认定、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等问题认识不一致,致使一部分该打击的犯罪没有得到及时打击,不但放纵了犯罪,影响了地区的社会治安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拟从一起聚众斗殴案件说开去,结合现有法律规定,探究立法本意,对如何正确适用法律打击此类犯罪作简要探讨,以利于今后执法部门更有力地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3.
曾春波 《法制与社会》2010,(34):180-181
当前贩卖毒品犯罪发案不断增多,在涉毒犯罪中成为“一枝独秀”,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本文试分析贩卖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案件多发原因、司法机关打击难点,并从司法合作、基层管理、宣传教育、创造就业机会、修改量刑幅度五个方面提出打击和预防贩毒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适用的前提是从宽,适用的案件应为主要针对被害人犯罪的案件。交通肇事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性质不适合刑事和解。本文指出在当前交通肇事犯罪高发,打击日益从严的情况下,对交通肇事犯罪较多地适用和解不诉,不符合形势要求,也有悖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5.
欧恒波 《法制与社会》2011,(27):171-17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城市务工,农村留下了大批老人、妇女、儿童,成为"留守弱势人群"。在中国人民法院网公布的2010年刑法案件典型案件中,有两件是与这个群体相关的,这两个案件的相同点是这些留守农村的弱势群体都是犯罪侵害对象,即被害人,而且遭受的大多是暴力性犯罪。本文将立足于当前农村地区的大背景,分析此类犯罪具有怎样的社会危害性,对于这一弱势群体的犯罪行为在刑法上怎样予以打击,如何充分利用以刑法保护为主的法律手段及其他手段有效地保护广大农村地区的这一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案例启示:银泰集团非法集资案是当前典型的一起重大的涉众经济犯罪案件,反映了我国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丽水市政法机关在处理银泰案件的过程中,构建了“四层网架结构的非法集资类案件侦查模式”,不仅成功地处置了该案,而且化解了该案引起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对各地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以及处置非法集资引起的社会问题均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伯山 《中外法学》1993,(5):62-66,58
<正> 笔者最近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的海伦、肇东、绥化、明水等八个市县500个村屯的调查了解,发现近几年来农村犯罪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村犯罪的主要类型、特点、原因做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农村犯罪的主要类型1.盗窃它在农村犯罪中比例最高。在调查的500个村屯中,1989年至1992年经司法机关判处和定罪免予刑事处罚的农村犯罪案件中,盗窃占63%,高于其他犯罪。其中两类盗窃犯罪比较突出,并有上升趋势。一类是盗窃大牧畜案件占73%;另一类是盗窃电力设备案件占  相似文献   

18.
杨迎 《法制与社会》2010,(1):252-252
从近几年社会的治安情况来看,青少年犯罪在各种案件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社会生活中,部分青少年厌学逃学、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等现象,成为家庭的负担,也成为社区的不稳定因素,笔者试着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对当代青少年犯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近两年来一共办理了13案15人以铁路民警为犯罪对象的妨害公务和转化型抢劫犯罪案件,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发现当前“涉铁”犯罪中暴力袭警型犯罪的主要特点为:  相似文献   

20.
绍兴绑票案     
绑架勒索犯罪俗称“绑票”。1997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绑架勒索犯罪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犯罪性质和手段也日趋恶劣,共发绑架勒索案件12起,除1名人质在事主报案前已被“撕票”外,其余11人质都得到解救。此类案件的频发,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绍兴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绑架勒索犯罪的特点、规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经济成份并存,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使一些不法之徒心理很不平衡,因此,铤而走险,进行绑架勒索犯罪活动。从绍兴市1997年以来发生的12起绑架勒索案件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规律: 1.犯罪主体的相似性一是年轻人犯罪比例大。犯罪主体多系男性,年龄大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