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刑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刑罚制度,在适用刑法时应明确缓刑的适用条件和对象,扩大缓刑的适用范围,增加缓刑适用形式,设立专门的缓刑考察机关,健全缓刑适用程序,逐渐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  相似文献   

2.
毕胜 《学习月刊》2009,(18):48-48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事制度。它不是一项独立的刑种,而是一项刑罚执行制度,它是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重要表现。其特点是在判刑同时宣告暂不执行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刑罚的可能性。我国1952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规定,缓刑只适用于贪污犯罪,后逐渐适用于其他犯罪。1979年刑法对缓刑制度予以确认,进一步调整了适用缓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缓刑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有效手段.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由于立法上的不完善,加上实践经验不足,措施不当,缓刑制度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亟需从立法、制度以及实践操作等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5,(11)
从对一起非法输入大麻罪的案件审理来进一步研究日本的缓刑制度,主要以缓刑的条件以及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切入点,以期对我国的缓刑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顺应了现代刑罚执行理念,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社区矫正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但作为一种已经被西方司法实践证明为科学、有效、文明的刑罚方式,社区矫正必将推动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敬瑶 《世纪桥》2014,(9):28-29
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的执行方式,是刑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保障人权,是世界刑罚轻缓化的重要体现。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与英美等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立足于我国社区矫正的实践,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加快完善立法进程、扩大财政支持、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是未来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论未成年人刑罚制度——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未成年人刑罚制度概述未成年人刑罚制度是指由刑法规定的,由立法、司法及执行机关在对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刑法定罪量刑及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为达到惩罚、改造、感化、教育未成年罪犯,使其不再危害社会,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而设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方法的制度化有机结合,主要包括刑罚体系、刑罚量刑制度和刑罚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河南省三门峡洛神生化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靳明军、公司财务科长杨新理,因在缓刑考验期间让公司为自己报销被法院判处的6万元罚金,被一审法院以其犯有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有期徒1年零6个月和1年,并撤销原先刑罚的缓刑执行部分,合并分别执行4年和3年零6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相似文献   

9.
许勇 《唯实》2009,(10):79-82
刑事和解是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案件解决方式,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其正当性在于能较好地保障刑法价值的实现,其制度上的实体规制是引入“准缓刑制度”和“准数罪并罚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杨学农 《唯实》2014,(8):56-59
社区矫正是将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四类罪犯放在开放的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促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11.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茂春  李志强 《学习论坛》2005,21(12):75-77
刑事和解制度是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体现了个体公正与整体公正之间的平衡,并在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是实现刑罚目的、推进刑事民主化、改革重刑化的刑罚体系以及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引入刑事和解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追求和谐的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人民调解制度的经验积累,都为刑事和解制度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刑罚思想与中国刑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少华 《理论学刊》2001,2(6):50-52
本文通过分析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刑罚问题的一系列论述 ,阐明了毛泽东的刑罚思想与中国刑罚制度的关系 ,特别是具体指导着死刑制度、以劳动改造为精髓的自由刑体系和管制刑的形成。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刑罚制度 ,不但在过去发挥了独特作用 ,而且在今后仍将保持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取保候审与缓刑在立法规范、适用标准、法律后果、职能归属及功能定位等方面均存在诸多差异,但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二者却呈现出"羁押——实刑"、"取保候审——缓刑"的高度关联现象。这种高度关联性并不在制度设计者和立法者的考量之内,引发出量刑标准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悖,判决宣告前的高羁押率与保障人权相悖,高监禁率与诉讼经济原则相悖等弊端,通过改革公检法机关的内部考核机制、改善缓刑的执行、建立刑事处罚令程序等方式,使取保候审与缓刑制度更好地回应实践的需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陈勇 《学习月刊》2013,(16):76-77
社区矫正就是将判刑后符合现行法定条件的罪犯不收监而送往社区执行刑罚.司法实践已经证明.“社区矫正”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刑罚矫正制度.是世界刑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是萌芽于西欧和英国,发展于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普及的对待犯罪和罪犯的新型反应方式,也被称作社区矫治、社会内处遇等等,是在人道主义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刑罚社会化进程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反映了目前世界各国刑罚制度的走向,也是刑罚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矫正模式,社区矫正是通过把罪犯置于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教育改造,达到既能惩戒罪犯,维护社会稳定,又能使罪犯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防止罪犯边缘化的目的。本文拟通过四个部分来论述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6.
对照刑法的宗旨与三大基本原则,不难发现,我国现行刑罚制度体系存在一些与之不相协调的非和谐因素。这些因素集中表现为:刑罚轻重的两极化倾向,刑罚与否的矛盾化迹象,刑罚对应的宽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古代军事犯罪死刑适用的特殊制度(一)特殊程序制度1、战国时在军法中的广泛适用"缘坐从死"制度早在商朝时,我国就己经确立了在死罪中缘坐及于死刑的原则。春秋战国时期,缘坐制度开始大量和广泛适用。所谓缘坐包括了"连坐"和"族诛"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与死刑犯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因与死刑犯的某些特殊社会关系,如邻居、同处为官、同部队的战友等一并受牵连、受刑罚;后者是指与死刑犯有血亲、姻亲等关系的人同受刑罚。这一制度的实施导致了死刑的大量适用。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刑罚适用不当的错误情况,不必要地增加了刑罚的成本,影响了我国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顺利实现。应重视对我国刑罚学的学习和研究,树立正确的刑罚思想,实施正确的刑罚处罚方法,严格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进行判决。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是一种利用社区资源实现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执行制度创新,其目标是降低刑罚执行成本、减少社会矛盾激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社区矫正实践中,对社区矫正人员或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和帮扶,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市场三种力量的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如何吸引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的参与,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把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吸纳到社区矫正治理体系中来,可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供给的协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保安处分是西方国家刑罚改革的产物,代表着刑罚改革的方向.保安处分理论争鸣直接影响到立法,大陆法系诸国在刑法中规定了保安处分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需要反思我国保安措施的现状,并推进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