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面临着基本法缺位;公众参与内容规定模糊;公众参与方式陈旧;行政决策监督机制欠缺;决策后评估机制及意见反馈机制缺失的困境。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需要制定基本法律;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广度、深度和密度;创新公众参与决策方式;完善决策反馈机制、事后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兴起与普及运用推动了政府公共决策与公众参与之间的互动,这对于提升政府公共决策的民意代表性、科学性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政府公共决策与网络公众参与互动上仍然存在着诸如法律规范滞后、互动的有效性不足、政府回应机制低效等问题。构建政府公共决策与网络公众参与互动机制,应建立适合网络公众参与特性的辅助决策机制;加快对网络公众参与行为的法律规范;构建地方性的网络公众参与长效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四川省A部门在新形势下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合法性路径选择,在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法治化、利用新媒体畅通参与渠道和第三方对政府决策合法性专业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而且可以促进法治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行政决策分为传统的行政自主决策模式与现代的公众参与决策模式。我国正在经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过程,但总体上行政主体控制决策权的格局尚未改变,公众参与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决策模式转型意味着通过对传统模式的反思和重构,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真正的“伙伴关系”,实现有序基础上的有效参与。基本路径是依靠对行政决策全过程的制度控制与公众参与权利的充分保障而予以“分进合击”。  相似文献   

5.
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可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强化政府治理的责任感,提升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能。实践中,我国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政府与公众的协商合作理念尚未成熟、公众监督行政机关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治理中的思辨式公众参与效能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为此,政府治理主体应协调行政组织意识和公众个人利益认知间的关系,从立法层面规范思辨式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规则,建立健全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效能评价体系,以提升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6.
在民意表达与政府决策和回应之间构建有效的制度化衔接机制,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度性平台基础上嵌入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机制,公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政府部门“传递”自身意见与建议,影响政府决策、治理议程和资源分配。在信访制度基础上,嵌入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可以有效拓展民意表达的路径,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实现“有门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促进“有意参与”,搭建多元参与平台保障“有路参与”,构建资源分配与监督反馈网络达成“有效参与”。赋权要素是法定基础,平台要素是制度前提,主体要素是动力之源,资源要素是效用保障,四大要素共同构成民意表达制度化的路径机制。  相似文献   

7.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山西省有不少部门和单位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如程序机制不健全、公共参与机制不完善、专家论证作用发挥不足、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重视不够等问题,为此,应加快制定《山西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听证和后评估等制度,强化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实行问责制度常态化、终身制,使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失当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失当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参与缺乏,直接原因是专业精神缺失,根本原因是政府的发展角色与服务角色不协调。公众参与的缺乏导致公共决策信息不充分、公共政策可接受性下降。专业精神的缺失导致政策质量把握失准。政府的发展角色与服务角色的冲突是公众参与缺乏、专业精神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因而是决策失当频发的根本原因。减少重大建设项目失当的对策有:适应服务型政府要求,调整政府在项目决策中的角色;探索合适的公众参与路径,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尊重专业精神,促进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价值、难点与路径: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衡量和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机制,而公众参与是当今行政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保障。因而,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成为政府治理目标和价值重新定位与推进政府效能革命相结合的发展要求和必然趋向。制度缺失、观念僵化、技术落后、操作复杂是当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难点所在,只有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系统体系,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行政民主化的进程,提升我国政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面临效率悖论、公共精神沦丧和公众价值边缘化等问题。根据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可以从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绩效问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来创新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并不是替代行政机关作出决策,而是为了促成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使行政决策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当前我国行政决策中公共参与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决定中无法吸纳公众的意见,在我国要真正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就必须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改进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由内部控制向外部责任转变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变革的未来方向。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面临信息不对称、动力不足、渠道单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削弱了公众评价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需要强化政务信息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公开,培育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双向动力机制,丰富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形式方法,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操作细则。通过在政府治理中积极贯彻公民导向与结果导向原则,努力构建效能政府和责任政府,实现政府公信力与合法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改进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由内部控制向外部责任转变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变革的未来方向。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面临信息不对称、动力不足、渠道单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削弱了公众评价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需要强化政务信息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公开,培育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双向动力机制,丰富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形式方法,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操作细则。通过在政府治理中积极贯彻公民导向与结果导向原则,努力构建效能政府和责任政府,实现政府公信力与合法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这一部分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四中全会的这些重要论述从制度架构上规范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3,(4)
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公众参与其中才能接受教育、获得理解、产生认同。然而,在公众参与日益活跃于我国立法、行政决策、公共治理和基层治理等领域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公众参与研究却鲜有涉足。思想政治教育与公众参与关联的实践条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完善,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由此确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的合理性前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已成为当今民主宪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制度之一,然而,非理性的公众参与不仅不能起到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反而容易引发行政法治危机。健康有序的公众参与,一方面需要行政主体提供规范有效的参与平台、实施行政决策的公开、建立参与回应机制以及明确参与者的责任;同时,另一方面也需要参与公众自觉规范参与行为,依法有序参与。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公众参与需要在法律规范下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杨方 《唯实》2011,(8):178-181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需要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决策介入机制、检举监督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自救互助机制。为此,需要完善法规体系,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构建重大行政决策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需要反思为何公众参与在实践中逐渐陷入无用论的困境,其路径是在立法中改变有限参与的制度定位,在充分保障公众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参与权基础上,建构交涉性参与过程.在公众参与方式上,应当客观定位听证会制度,以非正式的通告与评论程序作为公众参与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也正发生着从政府决策到公共决策的转换,这是我国政府转型的必然要求.作为两种不同的行政决策模式,公共决策与政府决策的根本性不同,在于是否以公共参与为原则.政府决策并不以公共参与为原则,而公共决策不仅以公共参与为原则而且公共参与度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行政决策正处在模式转换中,而要成功实现转换,必须加快体制建设,以体制机制建设“两个轮子”,推动行政决策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需要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决策介入机制、检举监督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自救互助机制.为此,需要完善法规体系,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