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和拉克劳、墨菲"激进多元民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两股重要的多元话语思潮。它们之间存在复杂且隐晦的关联,梳理两种多元理论的诠释进路,不难发现,两者主要表现为方法论分歧、"多元"内涵的异质性及其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不同,而保卫马克思与贬斥主体性是它们共同的表征。全面科学地把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旨在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研究,以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始终是人类政治"旋律"中最重要的两个"音符"。随着知识的普遍传播,民主政治逐渐兴起,并在争取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这股洪流的破坏力也同样惊人。如果不通过制度对其加以制约,不独民主会走向其反面堕落为暴民政治,自由也将难以得到保障。18世纪后半叶,为选择最佳的政制方案,约翰·亚当斯力主在美国建立均衡政体,努力将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性质的力量在法治框架内实现共和。从革命到建国,约翰·亚当斯的政治主张经历了由激进到保守再到调和的"变奏",然而其中不变的是对自由和民主精神的追求。在他看来,均衡政体如同一部美妙的政治协奏曲,于理性与激情、少数人与多数人、自由与权威之间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3.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从民主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历了诸如雅典城邦的直接民主,英国形式的代议制民主和现代的自由民主等.健康的民主概念是尊重多数人意志和保护少数人自由不受侵犯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的总和,它的执行需要一定的素质和习惯.民主的实现条件是实践,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民主或自上而下的激进式民主都是民主的实现形式.但激进式民主的风险比较高,容易出现局面不可控,甚至社会动荡.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缺少民主习惯的国家,人民缺乏民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适合自下而上的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探索,先实现和推进基层民主,从而最终实现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4.
面对20世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连遭挫折,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认为,传统的以大规模阶级斗争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运动将被历史终结,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将在民主话语的深层次意义上展开。它排除了单一的无产阶级主体,将多元主体之间的竞争视为新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这种社会主义策略的目标不是以阶级革命的方式夺取国家权力,而是一种以政治认同为基础的话语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英国工党著名理论家克罗斯兰关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平等的观点是其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在克罗斯兰看来,平等不仅仅是单纯的机会平等,更不是片面的结果平等,而是综合了二者的"民主的平等",是一种无阶级社会。工党党内左派认为克罗斯兰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弱化了国有化和国家所有制的地位,坚持只有国家控制了生产和分配方式,社会才会更加平等;新自由主义者则从道德和政治、平等和自由的关系以及作为实现平等的重要工具的公共部门等方面对克罗斯兰的平等观进行了抨击。克罗斯兰的平等观体现了激进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工党的意识形态和策略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克罗斯兰将社会主义理解为追求平等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一种关于生产方式所有制的学说,就违背了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共运史中关于实现这种平等的路线之争历史久远,主要有列宁主义与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早已被列宁主义所否定,而列宁主义又由于苏东解体而饱受质疑。在这种历史境遇中,拉克劳和墨菲提出“Hegemony(领导权)”的社会主义新策略,这对当今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新的文化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作为强调过程性民主的重要民主形式,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不断扩展,从不同的视角对协商民主进行阐述.在中国,由于协商民主在中国目前政治架构下不涉及根本的政治体制,对提高中国国内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反而起到促进作用,因而成为中国学者讨论的重要理论话题:建构公共协商机制,协调多方的价值偏好,使社会的多元利益群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辩论和协商的过程,达致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民主恳谈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但民主恳谈与协商民主相比,在理论目标上尚有较大的差距.但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民主协商形式,民主恳谈的设计和完善无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义辨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斌 《探索》2002,1(3):60-62
正义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形式性的概念,难于用通常的方法来定义.正义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历时性、向善性等多种特性.正义也不同于公正公正、公平讲的是"应得",是"等利害相交换",而正义是以"善"为基础的,包含更高的道义原则.正义是国家产生的根据,靠国家等公共组织来维持,世界的正义需要公正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从自由、平等、正义三者的关系来看,正义是自由和平等相互关系的调节者.不同国家的人民对自由和平等具有不同的选择,说明正义观是因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而相异的.归根结底,正义是为实现人类的自由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应在法律意识形态层面上理解。必须意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通过法律意识形态进行主体建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则要关注这种建构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多元主义条件下,程序主义法律范式成为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最佳选择。我们应该增强立法的过程性、公开性、参与性和交涉性,形成话语共识,推进民主立法。我们应该在行政性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纳入对话与论辩、沟通与协商、调解与和解的因子,寻找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适当比例。我们应该在司法审判领域进一步注重程序正当、民主参与、平等对话、理性论辩等原则,寓合理的可接受性于法律论证之中。  相似文献   

11.
凯·尼尔森对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正义原则进行了比较与批判,着重指出"差别原则"与"平等自由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并不能实现人们平等的自尊,同时也因为差别原则所导致的实质性不平等,而使自由成为"无用的自由".尼尔森在批判中构建,提出了平等正义论的两原则,力图将平等贯彻始终,实现两个正义原则在平等维度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4,(Z1):40-42
<正>工业化和市场化导致了现代社会结构转型、功能分化、社会分层、交往扩大、复杂多元,形成了日益多元异质化特征的社会结构,这要求各种社会实体之间建立契约化的平等关系,以便平等、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表达政治诉求。为此要在相互间建立认同、尊重的制度基础。而政治宽容则成为多元政治利益建立的基础,成为现代多元社会的治理规则,更成为衡量民主政治的重要尺度。本文旨在阐释民主与政治宽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美国总统选举  相似文献   

13.
微博协商民主既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微博协商民主需要网民的自由、平等、民主、理性、道德、多元的底线要求,没有底线要求,协商民主就没有可能性。在目前的情况下,微博协商民主的底线要求成为高线要求和长远目标,决定了协商民主的复杂性和长远性。微博体现的思想多元化和利益多元化,决定了微博协商民主的现实可能性和紧迫性。微博协商民主既是宏大政治的微观化、具体化,也是现实利益和价值观在微博上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和拓展。要积极探索微博协商民主的转化机制,搭建协商民主的新平台,提升协商民主的结构层次,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打下更加良好的基础,进而提升政治文明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从"同一性"的实现界定民主,施米特严格区分了自由与平等,由此对自由主义与民主进行了严格区分,并意识到了二者之间的张力。在制度层面,他指出现代大众的兴起对西方议会制构成了挑战。施米特基于特定的政治以及人民概念和实质平等概念,提出人民是制宪权主体,现代政治的唯一基础是民主,民主可以通过喝彩(民意)来体现。施米特对人民的弱点以及纯粹民主的局限亦有认识。施米特的民主观,不同于自由主义的代议制民主观,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及法西斯主义。他的民主观暗示了人民革命之可能。施米特一方面指出民主对于现代政府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却又使得民主例外化。  相似文献   

15.
朗西埃的激进民主思想是对当前西方流行的政治哲学话语的挑战。他通过对当代西方主流民主理论的批判,从三个角度重新阐释了民主,并审视了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其目的就是要把政治和民主从那种被视为社会治理技术的观念中拯救出来,张扬其“人民主权”的本意,重振其作为人民大众争取自身权益、走向自由解放的实践的含义。这种激进的民主观念对我们理解民主政治、探索推进民主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主流经济学把福利经济学纳入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集中于对少数社会现象的分析。森强调,经济学需要对人类福祉和社会价值判断作出回答,经济学只有与伦理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住现实中的客观经济现象。森将伦理分析方法应用于社会制度安排而提出了评估平等或不平等的新思路,包括体现"生活内容"的福利平等和反映"生活内容束"的能力平等两方面。森把促进自由视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目的,并进一步分析了功能性的能力自由和权益性的生活自由。森不但关注物质财富的增长,更关注物质财富的分配,不仅关注人的物质福祉,更关注精神需求。森关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平等问题,"能力"与"生活内容"也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7.
<正>有关"普世价值"的争论,近年来延续不绝。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者认为,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怎么能否定呢?我们不是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我们不也讲人权吗?进而提出,谁否定"普世价值",谁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对立面。这种观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颇有澄清的必要。澄清"普世价值"的是与非需分清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宣扬和推行"普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局势正在发生重大而复杂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向。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一元化"道路、"统一模式"的大国大党主义不符合党际发展的历史潮流。近期召开的第15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上存在较大分歧,这给当前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国际上共产党和工人党党际交往提出了新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党际交往中应该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在面对彼此共同关心的重大事务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时,要进一步坚持协商民主原则,即"充分协商、平等参与、民主团结、共存相容"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其中"大力发展生产力、争取民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共同富裕、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等科学论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探析《共产党宣言》中的价值观思想并分析其特点,对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闫海潮 《唯实》2009,(5):84-88
现实社会主义的困境和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主理论及其实践中的异化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内在理论依据。激进民主对西方主流民主理论展开批判,重释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激进民主用多元主体代替了工人阶级的主导地位,颠倒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