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群英 《理论月刊》2006,(11):11-14
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主体的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向,“理解马克思”和创新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向。近年来,国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我们解读当代中国现代化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我国二十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程,反思了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如何深化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一个重要的哲学及社会科学流派。它主要是指本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末,以欧洲一些国家的思想家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为将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与列宁主义相区  相似文献   

4.
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湖北省哲学学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湖北教育学院政法系、江汉大学政法学院协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0日~22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来自复旦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近些年来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还很薄弱。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性,要从时代的高度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需要、回应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挑战的需要、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传统哲学相契合的需要以及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超越性的需要。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中国政治生活的认识功能、价值观功能、教育以及实践作用,我们需要运用重读、对话、反思的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新形态研究,推动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亚圣"柯尔施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只创造一种理论,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就理论形态和理论目的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也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或"新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其中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方法不能脱离科学社会主义而自成体系,否则它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因而它是一种"反哲学"。柯尔施的研究宣布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整合为一个概念体系的做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精神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哲学界流行的见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在一九五五年发表的《辩证法历险》一书中提出来的。此说似可商榷。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卡尔·柯尔施堤出来的。一九二三年,柯尔施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长篇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招致了各种批评。一九三○年,柯尔施重新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文,并附带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一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和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近年来,学者们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前沿问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积极推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王雨辰 《长江论坛》2023,(3):16-26+2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史与接受史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拒斥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术界秉承的哲学理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学术界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对新的研究论域的开启。真正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和目的,需要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宏大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发端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代表了我们这个世纪的最后岁月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①,既不同于以第二国际及苏俄为代表的传统马克思主义,也有别于卢卡奇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同时也与具有后现代意蕴的生态主义相区别。作为一种新学派、新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首先实现了哲学世界观的某种转变或创制,而这种转变和创制,既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给哲学世界观提出的理论要求,也与它解决问题的对象及其性质密切相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可概括为:生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建、理性的转折和意识形态批判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要认真总结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丰富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重视研究和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和西方现当代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四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人生观、价值观的结合,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普通大众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3.
吴恒 《桂海论丛》2011,27(1):58-63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兴起以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研究热潮";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界定问题上,却一直争论不休,先后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观点。近年来,随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的设立,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提法逐渐被理论界认同。但即使如此,有其特定内涵和外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仍不应舍弃。  相似文献   

14.
王海滨 《桂海论丛》2010,25(2):26-2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在时代要求、中国现实与理论挑战的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逐渐成为显学。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各有得失的理论进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面临的前提性问题在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领域定位、现实依据、理论维度、立体动态、旨趣倾向、研究路径和目标指向为结构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构想。  相似文献   

15.
“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讨论主要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产生的历史传统、实质和当代价值” ,“海德格尔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超越、当代价值和发展走向”等问题展开。认真梳理和总结这一讨论的成果 ,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认识。  一、西方形而上学产生的历史传统、实质及其当代价值  杨玉昌认为 ,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传统是由柏拉图确立的。从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哲学命题开始 ,古代形而上学就已经从这种始基的…  相似文献   

16.
经过改革开放20年哲学界的努力,我国哲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开始以真正哲学的方式反思现实,从而使哲学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良好态势。在世纪之交,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将就这一课题提出自己的浅见,并求教于学术界。一、世纪之交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首先要求哲学思维范式实现变革任何哲学理论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思维范式的制约下进行的,思维范式决定了理论研究者观察、研究问题的基本视角和方法,从根本上决定了理论研究的总框架,理论研究者就是在这个…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内涵及其研究途径和方法作一综合梳理,以期对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一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它仍然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作为主要供干部使用的哲学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在哲学教育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该书关于哲学本质、哲学研究对象、哲学体系、实践范畴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等问题的论述,在哲学创新问题上给我们以启示,提出了哲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时统君 《前沿》2010,(9):39-41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降,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渐趋成为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一个重要话语,自胡塞尔首创"生活世界"概念,至现代西方哲学巨子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瞩目关怀,无不印证回归生活世界已然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景观。因之,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学说,必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当代哲学的精髓及其时代走向。  相似文献   

20.
何京  刘艳 《理论月刊》2012,(6):19-23
分析哲学的理论旨趣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转向的重合造就了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结合"具体是通过分析哲学的概念、逻辑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命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实现的。分析哲学的引入,一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各社会科学思潮的交流空间,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确性、科学性;另一方面由于分析哲学自身方法论上的分歧,分析哲学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仍有较大的随意剪裁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