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也就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展开过程。下面,笔者结合我国社会的新发展,对邓小平的发展观加以归纳、阐述。 一、发展思想的转型:从务虚转向务实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左”的错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过于重视形式中造成了形式大于内容,虚的多,实的少。特别是1958年开始“大跃进”以来,到处“大放卫星”,浮夸成风.甚至公开喊出“人有多大胆,地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实现“二次创业”,不仅是一个政策体制问题,也是一个文化模式问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也是文化模式的“老” 文化模式是指一个地域一定历史  相似文献   
3.
现实的、具体的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人自己解放自己的自由的理论表征的“辩证法”,以及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的哲学前提。只有理解了这些前提,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内在理论维度,即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文关怀。邓小平理论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而正是这两个维度,使邓小平理论永葆生机和活力,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赫然  张荣艳 《当代法学》2014,(2):115-124
社会纠纷多元调解是化解社会纠纷的创新性实践机制,在政府大力创新社会治理的指导理念下,研究社会纠纷多元调解的基本法理,思考化解社会纠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多元调解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深化不同调解方式的衔接,合理运用各种调解手段,将推进新时期多元调解机制的创新实践。本文通过对于实践样本的实证分析,试图形成新时期中国社会纠纷解决的普适性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荣艳 《长白学刊》2009,(3):156-156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以阶级来划分的社会,仍然是资产阶级全面统治的社会。而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实质,正是为了批判、否定资产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差别,预言和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这就意味着在分析这些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实质、提升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和全面解放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只要资本主义没有灭亡,它就永远不会过时。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问题的分析和揭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阶级理论当代生命力的具体显现。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展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向新的发展观的转型。具体来说 ,邓小平从发展的思想、理论、战略、实质、体制、目标、方式、动力、标准、保障等十个方面实现了发展观的创新和转型 ,从而推进了中国 2 0世纪末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中,启蒙本质上是消解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使人获得"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但启蒙在后来的演进中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启蒙变成了"神话",人又重新陷入了"非神圣形象"--"资本"的"自我异化"之中.马克思哲学的使命就在于揭示资本逻辑的"自反性",把人再次从"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中拯救出来,从而超越启蒙,进行启蒙的"再启蒙".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新形态研究,推动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又根据新的时代形势、时代要求和时代问题,进一步审视了发展背景、定位了发展主题、选择了发展目标、确立了发展道路、建构了发展模式、制定了发展措施、强化了发展动力、提升了发展标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拓宽了发展观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