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清代《草堂书屋》里的一个故事:说有个知县,死后到阎王爷那里表功,称他在人世间如何清廉,每到一地只喝老百姓一杯清水。阎王爷笑了笑说:“如果因为只喝一杯水就是好官,我不如在县衙大堂上设一个木偶,岂不连水也不要喝了?你在世间没给老百姓办过实事,遇事总是绕着走,这样的‘清官’如何富民一方?”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双轮集团总经理刘俊卿于1993年刚到“高炉”上任不久,便号召全厂展开了一场“好人是不是好干部”的大讨论上说的。他引用这样一个故事,目的就是要人们知道:既要努力地做事,又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  相似文献   

2.
浅谈利用被告人“心理误区”的审讯方法徐洪彬我国清代断案史上,发生过这么一则故事:直隶清苑县县令为查明一投毒案真凶,将嫌疑人甲、乙、丙、丁都带上公堂,并对众人说:死者向我托梦,说他确是中毒而死,凶手的右手掌是青色的,两只眼自已经变成黄色。说罢,县令向堂...  相似文献   

3.
邓忠强 《政府法制》2013,(35):32-32
东汉光武帝时期,陈留东昏(今河南兰封东北)人刘昆,他在当江陵县令时,发生了一件奇事。那一年县里突发火灾,不一会儿风助火势,烈焰腾空。刘昆闻讯后赶赴现场,看到火势愈来愈猛,心里惦念着百姓安危,便不南自主地对着大火磕头,没想到忽然天降大雨,不多会儿就风平火息。《资治通鉴·卷43》记载说:“昆向火叩头,火寻(接着)灭。”一场灾难很快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4.
秦金俐 《法治纵横》2013,(17):55-57
“毒眼”绰号的由来 姚勇的眼睛,看来很平常,和大家没什么两样,就是明亮而已。可有些人很害怕,也有些人很敬佩。害怕的人说,姚勇有双“毒眼”,要躲着他走,一旦被他碰上,准没好事。敬佩的人说,姚勇的“毒眼”谁也学不来,是地道的绝活,真功夫。于是,“毒眼”就成了姚勇的绰号。  相似文献   

5.
比喻的滑稽     
人说话有个习惯,爱用比喻,因为语言总是概括性的词儿。如说某人品质坏,就说他“吃人饭,拉狗屎”。就很形象,很具体。因为“品质”两字儿是个概念性的词儿。如果说“集体富了,个人收入就多”这句话就不如说成:“锅里有了,碗里就有。”就是一位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一听也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还特别能记得住。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人和物时,往往给人的感觉很具体,关系交代得很清楚,因为,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比喻,都是人所熟悉的事儿。幽默是一种语言形式,俏皮话:“阎王爷出告——鬼话连篇。”“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听来就有趣。说什么人…  相似文献   

6.
我的“眼”,最近都被看花了。 曾经的央视名嘴方宏进,成了一名犯罪嫌疑人,据说,是一种叫做“植入式广告”的新生事物“放倒了”他;4名关押在呼和浩特第二监狱的重刑犯,杀害民警后越狱,在一条不归路上仅行进了67个小时,便落入了7000名警察和无数民众一道织出的天罗地网;在中亚邻国巴基斯坦,政府大规模清剿塔利班的行动如火如茶……  相似文献   

7.
包拯巧破割舌案 包拯在天长县当县令时.有一农民前来告状.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是严禁屠杀耕牛的。包拯问明那农民来告状和耕牛被割舌头无人知道后.就说:“你回去把耕牛杀了.把肉卖了.我就会找到割牛舌头的坏人.”那个农民回去把牛杀了后不几天.就有一个人来包拯处告那个农民私杀耕牛。包拯却问:“你为什么要割人家耕牛的舌头?”那人一听惊呆了。包拯接着说:“你就是牛主人的仇人.为了想害牛的主人.便偷偷地割了牛的舌头.以为牛不能吃草了.牛的主人只能把牛杀了。  相似文献   

8.
在本案中,县令用察言观色的断案手法找到了真凶,使蒙冤的李氏得以昭雪。当我们仔细审视案件的审理经过时,就会发现县令运用了“五听”的断案手法。首先,县令假说,死者昨夜托梦给他,说“下毒的人,右手掌会变青色”,接着又说“毒死我的人,白眼珠会变成黄色”。说这些话的目的,其实是借死者之口对真正的凶手进行心理威慑。其次,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仔细观察了在大堂上的人,看到惟独侯氏与其丈夫反应强烈,行为异常。这些异常的举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这两个人心里有鬼,“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同样的道理,“做了亏心事,必怕鬼敲门”。县令…  相似文献   

9.
老猫 《政府法制》2012,(35):28-2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面得也不错,就画了棵门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成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说这叫“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10.
马小红 《政府法制》2012,(31):53-53
康熙年间,著名清官于成龙在广西罗城县令任上遇到一起纠纷,说的是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年过花甲的钱归氏到罗城县城东街的老字号糕点铺“月中桂”买月饼而引发的案件。节日前夕,“月中桂”生意兴隆,人来人往。嘈杂间,买了60个月饼的钱归氏与店家发生了争吵,60个月饼,每个5文钱,共300文钱,钱归氏说钱已付给店家,拿着月饼要回家;而店家却说尚未收到钱归氏的月饼钱,所以不让钱归氏出店门。恰好于成龙路过此地,被双方拦住,要求明断。  相似文献   

11.
沈栖 《检察风云》2014,(17):31-31
将封建社会的官吏分为“清官”与“贪官”两大类,大致还是靠谱的。前者受到人们的赞颂和期盼,后者则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当年,“文痞”姚文元在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曾断言:“清官比贪官更有危害性”,说清官善于伪装,有着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这纯属扯淡!要不然,现如今“清官戏”怎会如此受到追捧?百姓中怎会依然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清官情结”?  相似文献   

12.
李开周 《政府法制》2012,(20):31-31
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人,在桂林当市长(始安太守),三年任满,回京交差。他的老板齐武帝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说:“报告皇上,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其他官员说:“裴昭明做几年市长,竟然没给自己弄一套房子,像这样的清官,恐怕是很难找到第二个了。你们去查查历史,看过去有没有这样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3.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随意到一个学校,随意指着几个学生说:这几个孩子很聪明,他们的智力不一般。于是,“说你行你就行”的奇迹便发生了:当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回访这所学校时,原本很一般的这几个学生,果然大大地超出了一般学生。这一“说你行你就行”的效应,从此便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了。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12)
由于出了个李向南,“清官”算是倒了一次大霉,遭到口诛笔伐。其罪过大约是,中国封建杜会之所以漫长,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发展缓慢。“清官”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因为“清官思想”是一种“愚民思想”,与民主和法治是对立的,要“清官”就意味着要人治不要法治;要“清官”为民作主就等于不要民主,等等。  相似文献   

15.
笑脸     
从小就喜欢笑。那时候嘴很馋,有一顿好吃的,能美美地笑上一整天。美其名曰:天真无邪。刚刚当上了记者,还是喜欢笑,再说“天真”终究是说不过去了。于是乎,批评接踵而至。妈妈说我:就知道傻笑;姐姐说我:没有严肃性。也是啊,常听人说,新闻要有严肃性,一个只会傻笑的人怎能写出很有严肃性的文章?逻辑似乎合情合理,无可辩驳。我只有继续朝着他们傻笑的份了。遭受如此“打击”,我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对着镜子演示一番严肃的“嘴脸”,自信心陡然高涨起来:谁说我不会严肃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采访任务,是对“肯德基用工案”进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6.
田野 《政府法制》2012,(5):25-25
康熙六年春天,于成龙从广西罗城县令升任四川合州知府。为了不惊动罗城百姓,于成龙骑着一头小毛驴,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罗城,独自一人上了路。那个时候,官员们赴任道上的路费都是自理的。罗城到合州,有一千余里。于成龙是一个清官,本来就没有多少银子,再加上春雨绵绵,两天难走一天的路。于成龙身上的盘缠很快就用完了。  相似文献   

17.
古人审案     
米力 《江淮法治》2010,(8):34-34
小时候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演义》,最过瘾的莫过于操着一口山西话的寇准计审潘仁美的一节。奸臣潘仁美依仗着自已是皇妃的老爹,耍泼抵赖,拒不招供。聪明的“寇老西儿”便把公堂扮成阴曹地府,审案法官扮成阎王爷和牛头马面之类,  相似文献   

18.
龚平 《政府法制》2014,(35):17-17
苏州胥门接官厅有一座“民不能忘”石牌坊。这个“民不能忘”者,就是曾在苏州任江苏巡抚的汤斌。现在再来读一读这位“廉政如汤”的清官,不无现实教育意义。汤斌不但勤政爱民、政绩斐然,而且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他为官早年,就立志要做一个“煮不出官味来”的清官。  相似文献   

19.
对于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江湖骗子,培根先生是早就揭露和鞭笞过的。他说:“世间有些人,他们的生活好像永远是在舞台上度过似的。这种生活,对于别人是掩饰起来的,唯有自己可以明了。”明代文豪冯梦龙著的《古今谭概》中所描绘的神泉县令张某,便是典型的披着画皮的江湖骗子。一日,张县令自张榜于县衙云:“某月某日,是吾生日,告示门内诸色人等,不得辄有献送。”属下有人明了县令意图,与众人商量曰:“县令大人明言生日,意令我辈知也;言不得献送,是谦也。”众皆称善。是日,各持礼物献之。张县令来者不拒,复告曰…  相似文献   

20.
释联养老     
何竞 《江淮法治》2011,(11):59-59
襄阳县县令李祖荫,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位清官。他时常独自一个人走街串巷,察看民情社风。 这年腊月三十晚,李县令上街溜达,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他被一副春联吸引住了。只见上联写着:家有万金不富;下联是:命有五子还孤。横联是:莫笑莫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