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我们在经济特区内,允许中外合资、客商独资办企业,允许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那么,经济特区到底其姓“社”还是姓“资”呢?这个问题在我的思想中有一个认识过程。 (一) 有了经济特区“姓”什么的问号以后,我翻阅了列宁有关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些论述,但由于没有吃透精神,总是凭主观推断想问题:一个独资(或与我们合资)经营的资本家,他的眼睛一定是盯住了我们特区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其目的毫无疑问的是追求比国外更高的  相似文献   

2.
一、有些东西,原认为姓“资”,其实它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姓“中”。 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中,有许多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特别是与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的那些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这些文明成果决非是那个阶级的专有,更不具有阶级性。与现代大工业相联系的一些经济手段和管理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成果,我们不应该乱贴阶级标签,不应将“发明权”和  相似文献   

3.
自从十年前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起,姓“社”还是姓“资”就成了热门话题。十年来,差不多每有一项改革措施出台,一桩新事物涌现,或者理论上提出一个新观点,人们总要姓“社”姓“资”地改论一番。说来也怪,我们这个国家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绝大多数人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姓“社”、姓“资”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推动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不问姓“社”姓“资”吗?周仁近年来,不断有人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把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称作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说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破除姓‘社’姓‘资’”。在他们笔下,小平同志似乎是不问姓“社”姓“资”的,而且是反对问姓“社...  相似文献   

6.
有人写文章说:“三个有利于”“既没有公与私的标准,也没有姓‘社’姓‘资’的标准”。这种观点说白了就是: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什么都可以干,管它姓“社”姓“资”。一段时期,这种观点相当流行。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之类说法。对这种观点和说法,开始我也有同感。可是认真读一下邓小平同志的原著,就觉得不对了,可以肯定地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姓“社”而不姓“资”;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解放日报》6月22日发表《论在洋人肩膀上的习跃》长扁通讯,披露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姓“资”姓“社”问题的一段谈话。今年2月10日邓小平和杨尚昆在上海市领导人吴邦国等陪同下视察了中国与比利时合资的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在净化车间观看次进设备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工作时,邓小平向身边人员发问:“你说,  相似文献   

8.
“姓什么”的纠葛虞丹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一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总会遇到要不要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于是,人们在经济政策上常常发生“姓什么”的争执。记得1920年1月,列宁提出租让制时,曾经引起一场“姓什么”的纠葛。租让制是利用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标准的提出,消除了顾虑,排除了干扰,解放了思想,端正了方向,使难以说清的问题迎刃而解,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三个有利”标准这一思想武器的作用,必须对它有个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十五大精神──兼议“冲破姓‘公’姓‘私’”说薄澜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的确有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但如果把这归结为冲破姓“公”姓“私”的障碍,则...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这段谈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思想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警察姓什么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简称民警。实际上我们在中国警察姓什么上喊的大多了,落实的大少了。所谓人民性的问题.既是邱娥国走出家门的出发点,也是邱娥国一切工作的归宿点。但是这一点作为民本思想我们已经大踏步地前进,邱娥国的思想方法就是民本。老邱所做的工作起到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桥梁作用,我们的警方官员和老百姓之粘合剂作用,老邱工作方法就离不开“民本”二字,我们在民众的呼声中终于找到邱娥  相似文献   

13.
从“两个凡是”到姓“资”姓“社”———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20周年黄铸哲学革命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恩格斯讲到18世纪的法国革命和19世纪的德国革命时说:“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不仅18世纪的法国唯...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重要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认真学习和正确把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对于促进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客  相似文献   

15.
"党校姓党"有其历史基因和传统,把其确立为党校的根本原则既是对党校办学传统和经验的政治升华,也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考量的。习近平关于"党校姓党"的论述,从政治层面、纪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丰富和发展了"党校姓党"的内涵。"党校姓党"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于党校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政治坐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主业主课,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纪律要求,落实严以治校;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和纪律要求,落实严以治教;根治学员不良学风,落实严以治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南宁铁路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南宁铁路局党校正确把握各个时期党员、干部教育规律,在干部培训中一以贯之地坚持党校姓“党”义姓“铁”,传播党的理论,发挥“阵地”、“熔炉”和路局党委参谋的作用,为南宁局发展提供了人才、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张君 《民主与法制》2014,(13):30-32
从一名法律的门外汉成长为具有高等学历的知识人才,从一名普通的检察干警成长为具有深厚法学功底的专家型检察长.30年的检察生涯,留下了他过多的辛勤汗水和跋涉足迹。30年来,为了孜孜以求的公平与正义。他秉公执法、六亲不认,信奉手中的公诉权只姓“公”不姓“私”。他。就是原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现任河问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志华。  相似文献   

18.
钱是不是姓“资”的? 政治经济学上把钱叫货币,它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连系着生产与消费。钱是为“我”所用的,钱在谁的手里就为谁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所拥有的钱,是靠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得来的,这“钱”是剥削的象征,是为资本家服务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手里的钱是靠自己劳动创造得来的,这“钱”是劳动致富的光荣标志。这怎能说钱是姓“资”的呢!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的经济政策混乱,到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深怕人民群众手里有钱。“四人帮’极力鼓吹谁阶级斗争搞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军供站完全靠政府拨款,由于资金不足,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军供事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体制的转轨,使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我们军供站也破除了等靠要的旧习俗,走上了拓宽服务、自辟财源、自我发展之路。改革给军供站带来活力,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既要为部队服务.又要为社会服务,就工作总量而言,后者大于前者,在这种情况下,军供站是否还姓“军”?我们的回答是;不论军供站怎么搞面向社会的服务,不论搞了多少这样的服务,它照旧姓“军”,而且永远姓“军’9。理由很简单:军供站是适应军队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坚定党的根本宗旨教育、思想路线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三个方面分析阐明了对"党校姓党"中"党"的全面理解。同时,以"四个坚持"为抓手阐述时刻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并依托目标保障"一个实现"、关键突出"两个践行"、前提落实"三个责任"、重点做好"四个围绕"等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将"党校姓党"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