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喜祥  欧阳斌 《前沿》2009,(2):159-162
实行和鼓励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促进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和消除土地隐形市场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克服划拔土地制度弊端的出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变革提出了要求。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实践出现了一些急需法律予以规范的关系,但现行的土地划拔使用权制度存在观念落后,制度相互矛盾和制度缺失等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土地制度变革要求,亟待完善我国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2.
刘法威  陈兴雷 《求索》2013,(6):231-233
科学、客观地评价土地监察制度的实施绩效,对于深化、完善我国土地监察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土地监察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变量在内的耕地变化驱动模型,定量测算出土地监察制度在保护耕地中的贡献。研究发现,1982年以来土地监察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遏制减少的耕地面积约达119.57万公顷。鉴于此.需进一步深化土地监察制度和土地执法工作机制改革以及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复杂性理论出发,阐述了制度作为一个复杂网络系统,所具有的小世界、无标度和结构洞等特征。揭示了复杂制度网络系统存在的拓扑结构。从复杂网络理论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演化模式、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以及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方式与特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比较分析,认为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演化方式应成为复杂制度网络演化模式的根本方式。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复杂制度系统及其演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探索制度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又具有良好的隐喻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制度陈安民一,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在明确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使用权按人口平均分配到农户手中,建立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机制。这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09,(11):94-94
朱光华、高建伟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一项基础制度。我国土地制度的特征是城乡分割;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并存;政府的土地征收权是联系两种土地所有权的唯一纽带。土地征收的经济实质是用责任规则保护土地的所有权。我国的土地征收并不完全满足效率限制原则,即公共利益和合理补偿。征地痛苦指数可以用来反映土地征收中的效率扭曲程度和农民福利损失状况,我国目前的客观征地痛苦指数接近于1,反映出效率严重扭曲和农民福利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6.
何伟明 《新东方》2009,(5):49-5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一规定出台的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农业乃立国之本,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否,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笔者试对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几种土地制度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发掘其对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更正     
安晓明 《长白学刊》2004,(4):112-11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是典型的“三无”制度,即城市土地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性(禁止土地转让)的使用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完善的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作为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土地制度自然需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其中包括城市土地市场。基于此。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试论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魏德彦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土地是实行行政划拨,无偿无期限使用。使政府作为土地所有者无收益的权力,甚至陷入只投入无效益的误区。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传统的土地使用制度,严重的制约土地的计划控制与市场...  相似文献   

9.
上海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上海的发展而起步并逐步规范、完善的。1987年制定的《上海市土地使用有偿转让办法》,率先以法制化形式推进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土地既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受传统的价值观念、土地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武汉土地的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可持续利用有限的土地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价值观念、制度和土地市场等方面对土地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述,提出一些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物权法》,我国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即村民小组、行政村或乡集体范围内成员共同拥有土地的制度。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按用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农用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而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无不是以集体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为前提,针对这三种用益的土地,在使用权的分配方式和转让形式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覃一冬 《理论月刊》2010,(6):169-171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本文以我国20世纪初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历程为主线,分析当前土地制度运行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对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陆琳 《长白学刊》2004,(6):62-64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一大创新.现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巨大风险.创新土地金融产品,实行土地证券化是顺利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土地登记制度开展较早的国家,拥有比较成熟、完备的土地登记体系,土地登记制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国土地登记制度的完善,核心内容是要把资产转化为资本,有必要借鉴英国土地登记制度的经验.该文指出,我国应突出以产权为核心的土地登记;强化土地登记的技术投入;健全土地登记的运行机制;完善土地登记的法律责任;从而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土地市场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5.
霍然 《前沿》2014,(13):149-150
土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原有土地制度中土地产权性质不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质上是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蒋明  张锦洪 《求索》2007,(1):61-63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在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环境中,土地的静态配置模式和动态配置模式及其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以期为我国当期和未来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王兴运 《人民论坛》2014,(10):30-33
土地征收是一项重要的土地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对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土地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自身也存在着局限与硬伤,无法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所有土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深刻检讨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现阶段,我们应当并用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  相似文献   

18.
陶银球 《求索》2012,(1):173-175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必须构建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本文对影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因素、促进因素、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解构我国农地流转法律制度的缺陷,提出建立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配套制度及实现政府干预、引导与市场催生、发育合力互济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9.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6):11+30+56+92+100+133+143+183+188+200
蒲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本书按照历史时期,全面、系统地叙述和研究了我国1949年以前历代土地资源的法律制度,内容涉及各个时期土地资源的管理机构和职能、土地资源的立法、土地资源的所有制形式、土地资源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土地资源的买卖与租佃、土地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等方面。本书充分展示了我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的丰富内容,总结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有益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现代土地资源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问题是农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而征地制度又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很大,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征收大量农村土地。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1997-2005年,全国非农建设年均占用耕地20.35万公顷(305万亩),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195万公顷(2925万亩)和585万公顷(8775万亩),我国将有大量农民离开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