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成都地区的调查数据从期望价值和实际效应两个层面探讨了公众网络反腐倡廉价值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网络反腐倡廉价值取向强度总体上属于中等。公众对网络反腐倡廉的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期望,但对其实际作用还不满意。男性、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网络举报倾向、知晓政府网络举报平台的公众对网络反腐倡廉具有更高的价值期望。政府明确的态度和政策有助于增强公众网络反腐倡廉的期望价值。文化程度、举报人责任、政府网络举报平台知晓度以及举报人安全制度对公众网络反腐倡廉实际效应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升网络反腐倡廉实际效应的对策应从两方面进行:政府层面,要鼓励公众有序参与网络反腐倡廉行动,制定公众网络反腐倡廉行为规则,营造网络反腐倡廉的积极氛围。公众层面,要增强责任感,规范网络反腐倡廉行为,提高网络反腐倡廉技能。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纷纷探索"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的新模式,但各地却出现了政府网络治水参与平台建设之"热"与公众网络治水参与之"冷"的鲜明对比情况.基于"期望—手段—效价"的理论视角,利用广东省S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河涌的客观数据,构建"个人—河涌—区政府"的多层次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河长制背景下,"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度受到期望、手段及效价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公众期望中的参与效果评价正面影响公众网络治水参与度;政府环保信息公开透明度感知、政府回应性和政府营造良好社会治水氛围的力度等政府工具性手段显著驱动公众网络治水参与;公众对治水重要性的评价能够促进公众网络治水参与.  相似文献   

3.
石军 《团结》2008,(5):57-58
竞技场上的主角,从来都是那些摘金夺银的体育明星,然而在风光体坛的背后还有着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奉献,才使得很多运动员得以继续自己的运动生涯,才使得中国体育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米晓蓉 《各界》2013,(11):81-85
1945年7月,六参政员对延安的访问,是国共两党关系中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事件的主角都是社会贤达。他们虽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但延安之行用的却是个人名义;他们虽没有受国民党的指派或共产党的邀请,却得到了两党领袖的应允,甚或寄予了某种期望;他们在延安一同商讨,一同参观,接触到的人大致相同,看到的风物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以人的自主性、自愿性为出发点的具有公益色彩的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性质曲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如何克服其中的制约性因素,为社会组织和公众创造更好的舆论、制度、机制等社会环境,促使他们更多更好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志愿服务效应的最大化,是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信任的概念内涵、形成因素与政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砚忠 《行政论坛》2007,20(3):13-17
在西方学术界,目前对于政府信任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再造工程推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政府信任应该成为政治学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的主题."政府信任"在概念内涵上是指公众在期望与认知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事实上,公众对于政府信任的程度高低,乃是众多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的混合结果,如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相对落差.政府信任涉及的是民众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它能够扩大执政者的合法性基础,实现有机的社会整合,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王佃利  刘洋 《理论探讨》2020,(1):149-154,F0002
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表现,邻避事件中公众的空间保护行为背后有着相应的心理触发机制.通过对邻避事件中的公众话语进行编码和分析,发现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以及邻避设施负外部性会让公众构建起空间权益被剥夺的心理感知.这种由于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造成的相对剥夺感,在表达渠道失效的情况下逐渐累积,经过群体信念的强化从而成为公众空间保护行为发起的心理基础.对此,政府和企业应在深入了解公众诉求的基础上,探求更加合理的制度以缓解和消除公众的空间剥夺感.  相似文献   

8.
高起点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华 《瞭望》2000,(48)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机关肩负的责任重大,公众对公务员期望很高。围绕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在用人环境、用人机制、监督体系上如何创新?在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中怎么着力?  相似文献   

9.
李松 《党政论坛》2011,(14):26-26
最近,来自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的66名京官陆续赴地方任职锻炼,他们平均年龄46.5岁,最小的41岁,且大都被视为各部委“后备干部”。后备干部群体,以少有的高调形式,又一次跃人普通公众的视线。在多数公众眼里,后备干部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群体。对于后备干部如何选择、培养,如何从幕后走向前台,均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闵俊 《民主》2011,(7):23-24
“谢谢常熟民进市委会为我们捐建了‘常熟希望学校’,现在又提供机会让我们走出深山.来到美丽富饶的常熟接受培训,我们真是感恩不尽。”这质朴的话语,是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五位中学教师“彩虹行动”来到常熟培训后发出的肺腑之言。2010年11月1日,他们分别带着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五门学科教师的期望,踏上了常熟这片热土,进行学科短期培训。对他们来说,  相似文献   

11.
王瑞良 《党政论坛》2009,(14):47-47
鉴于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对太空探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寄托了无限的期望。但同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太空探索是置地球上许多问题于不顾的劳民伤财活动。他们公开提出: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太空探索,究竟值不值得?  相似文献   

12.
﹃过过磅﹄如何江苏张兴国英国有个名叫高维甘比的城市规定:市长新上任和卸任时都要过磅,若离任时体重减少,则会得到市民的称赞。他们认为,如果市长尽力为公众效劳,而不是饱食终日,体重自然会减轻。这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以体重增减来判断一位市长是否真为公众...  相似文献   

13.
谈谈如何加强企业青工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戴曾建,张仁元企业青年职工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祖国和企业的未来,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任重而道远。他们的精神风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影响着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22,(3):120-130
公众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既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北京市垃圾分类治理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深度访谈转录文本和政府官方文本进行编码,提炼出六个主范畴和一个核心范畴,构建了“意识—能力—保障”归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个体身份特征、社会文化环境、其他参与主体、公众参与意识、公众参与能力和公众参与保障等共同构成了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集,其中公众参与意识、公众参与能力和公众参与保障对公众参与有效性起决定作用;公众参与有效性类型可划分为互动合作型、自主探索型、被动参与型和无参与状态等四类,北京市垃圾分类治理公众参与有效性较强,趋于互动合作模式。提出对策建议:培养公众参与意识,促进公众主动参与;提高公众参与能力,促进公众深度参与;健全公众参与制度,促进公众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15.
周志忍  李倩 《行政论坛》2011,18(5):1-5,108
作为公民参与的新形式,市长信箱承载着社会的诸多期望,但实际运作中却屡屡引发公众的不满,使政府公信力受到进一步损害,从而导致市长信箱悖论。主流舆论把问题的根源归咎于官员动机不纯和责任心的缺乏。市长信箱目前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对其功能边界缺乏清醒的认识,进而赋予了不切实际的期望。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有助于市长信箱本身的运作改进,而且从更广的角度看,对我国民主参与机制的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崔岩  尹木子 《青年研究》2015,(3):11-19,94
基于对"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有关我国的数据分析,本研究关注我国公众在环保组织参与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分析了不同环境意识对公众环保组织参与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了公众参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动机。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动机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现实客观存在的环境问题,即污染驱动下的被动环保参与;二是公众对国家机构和民间组织没有太多信心,这反而促进了他们较强的政治行动倾向和参与行为。研究表明,"环境维权"是当前我国公众环保参与的主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点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民的财产权,而广大参与存款的群众则是形式意义上的被害人。但是,群众在参与存款之前,对这种民间的集资行为的风险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他们在投机心理和追求暴利的心理驱使下,仍然积极参与,因此,对于此后的风险和损失,参与存款人应该自己承担,这是一种被害人承诺的行为,参与存款公民不能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被害人。明确了以上两点,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参与人的损失,只能是犯罪人赔偿,不能采用国家救助和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18.
焦点人物     
《瞭望》2004,(7)
杜青林、高强:部长带头吃鸡农业部长杜青林和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9日中午同时在媒体的镁光灯下带头吃起鸡来,他们希望以此消除公众对禽类食品的恐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选举,不是开玩笑吧?”这是美国公众在谈及中国选举时常常脱口而出的第一个问题。扛着这样一个巨大的问号,美国卡特中心代表团越过浩瀚的太平洋,开始了他们事后称之为“令人兴奋的中国之旅”。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邀请,以民主项目部主任查尔斯·科斯特洛为团...  相似文献   

20.
王佃芳 《学理论》2013,(13):63-65
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在公共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强制拆迁和土地征用的矛盾。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事实上是一个利益均衡、利益分配的过程,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公众参与,只有少数领导和专家在由他们的意志决定着影响公众巨大利益的分配。就公众参与在国内的一些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用"设计桥"对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