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道香 《政府法制》2012,(30):31-31
2000年10月14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问日本,并接受了日本电视媒体采访。现场有99名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民众参与,代表了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对中国有着明显的敌意,频频向朱镕基总理提出一些刁钻刻薄的问题。朱镕基总理却用过人的智慧,一一辩驳。  相似文献   

2.
阿碧 《检察风云》2010,(2):58-60
2005年,日本爱知县举办一届安全有序的世博会,他们的经验就是打造一个完善的安保网络。与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安保形势相比,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安保形势并不乐观,参观人数众多、敌对势力众多、社会矛盾复杂等不利因素都超过爱知世博会,将考验上海世博的安保能力。  相似文献   

3.
日本民法典于一个世纪前开始实施,中国现在正在制定民法典。法律家往往容易偏重法的具体内容,而法却是社会和政治的产物,因此它要发挥出一定的社会和政治职能。本文试图从上述视角出发,思考一下民法典制定中法与政治的关系。 日本民法典制定的 19世纪是帝国主义时代,亚洲以及非洲的很多国家都沦为殖民地。即使是那些没有彻底殖民地化,或没有成为保护国的国家,如伊朗 (当时的波斯 )、中国 (清朝 )、泰国、日本也都在不平等条约的重压下不得不承认了西方列强要求的治外法权。具体地说,伊朗和中国之所以被迫接受了治外法权,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4.
当里氏9.0级大地震来临时,日本人显得很镇静,因为他们从小受到12年的防震训练,建筑总体上也足够牢固,社会可以互相信任,一个人不会成为另一个人、一个职业群体不会成为另一个职业群体的陷阱。这是信任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日本法律职业选拔培训制度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法律职业统称法曹 ,具体是指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成为日本的法曹 ,必须首先通过日本的司法考试。日本司法考试的合格率极低 ,从1970年一直到1991年 ,每年平均报考人数有2万人左右 ,但是只录取约500名合格者 ,平均合格率只有2 %左右。因此 ,日本的司法考试有“世界上最难的考试”、“现代科举考试”之谓。但由于日本的法律职业家是日本社会的精英阶层 ,他们掌握法务专业知识 ,垄断了日本社会的诉审业务 ,拥有丰厚而稳定的收入 ,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每年仍然有许多人对之趋之若鹜。日本的司法考试由…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27日,8位律师受中国14位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掳掠到日本强迫劳动的劳工委托,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诉状,对5家日本企业当年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在中、日两国的主要媒体上公开道歉和赔偿每位原告100万元人民币。  本次向法院起诉的魏香田、车士学、刘沛臣、朱文彬、宋元子、李廷夕、李振山、逯全雪、张小生、吴同学、胡麦熟、张双计、王小伏(劳工王宝宝之女)、李小眼等14位原告,均为当年被日本军人从中国胁迫到日本强迫劳动的幸存者和他们的子女。他们状告的株式会社熊谷组、住友石炭、业株式会社、住友金属…  相似文献   

7.
徐迅雷 《政府法制》2009,(17):13-13
日本是一个对酒后驾车、醉酒驾车的处罚在法律上趋严规定的国家。就在今年5月,日本福冈一起酒后驾车案的判决,再度引起了日本社会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华人夫妇的邻居及日本教授到首相菅直人和天皇夫妇,他们以“日本公民”的身份站在废墟上的姿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行为坐标。  相似文献   

9.
日本电视连续剧《茜嫂的盒饭店》里,描述了几个日本失足青少年在保护观察中的行为和一般社会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及饭店主茜嫂对他们的信任、爱护和使用的情形。由于茜嫂对失足青少年们的热情爱护、真诚信任和适当使用与教育的结果,终于使这些失足青少年受到了温暧和感化,而相率弃恶向善,重新作人。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陷入了东西方文化强烈冲突的旋涡,东西方文化难以磨合的矛盾现状最直接的反映在明治知识分子的思想上,夏目漱石作品《心》中的主人公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在痛苦中挣扎、气息奄奄,最终领悟到明治社会已经是穷途末路,他们所崇尚的"明治精神"正是造成其痛苦与不安的根源。于是,决心与这个时代诀别,以此唤醒沉浸在其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速运转的国家里,紧张忙碌的人们大多保持着踏实、朴素的平和心境,这种良好的心态给日本社会增添了和谐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胡莉凤 《法制与社会》2011,(24):192-192
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普遍增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在对日本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的利弊分析的基础上,引出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制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日本相关法制经验,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对国内现阶段如何规范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司法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执法须依法     
铁钧 《检察纵横》2003,(3):28-28
在我国,公安民警是安全、力量和社会正义的代名词。他们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治安,给人民群众以社会安全感。据媒体披露,中国每年有500余名公安民警为国捐躯,有近万名公安民警光荣负伤。他们为保护人民群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编前语:寓言中说,狐狸非常狡猾,干了坏事从来不承认,事后还总是振振有词。巧的是人类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与之十分相似。在五十年前那场残酷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强掠中国人到日本做苦工,对他们进行了非人的折磨与虐待。据日本外务省有关资料统计,当时中国劳工被发送到日本35个企业、135个劳动现场(这些企业有的至今仍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其中有6830人死亡……然而,时至今日,日本政府却面无惭色,信誓旦旦地向世人表白:这些事实不存在。“中国劳工案”代理采访时间:1999年1月6日采访地点:北京天桥饭店采访对象:森田太三律…  相似文献   

15.
谈唯如 《中国公证》2008,(10):63-64
缤纷繁碌的社会中。活跃着一群人:他们的形象代表着国家,他们的行为代表着公正,他们的信念代表着正义。诚然,他们的名字或许我们并不熟悉,他们的存在或许我们不曾留意,但是,他们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会而默默奉献着。他们的名字——公证员。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或贫困或病弱,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权益往往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他们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一个团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叫做弱势群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尊重和保护程度。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法治水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公证员作为文明法治社会的诚信使者.应当在公证过程中格外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这才是恪尽职守、公证为民道德准则的本质体现.这也是新时代公证员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7.
雨来 《政府法制》2014,(33):54-54
千奇百怪的法律困扰着日本人。日本有不少法律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时期。这些历史悠久的法律很多已不再适合今天的日本社会,可真要修改法律,在重视传统的日本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8.
日本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制度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方兴未艾,法律职业人员的考试、选拔、管理与监督制度也随着《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骨干法律的颁布初步形成体系,但就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整体而言,仍存在不少不完善之处。本文将主要介绍一下笔者在日本学习期间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日本法律教育与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希望对中国进一步建立完善法律职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制度有所借鉴。一、日本实行的法律职业考试制度在日本社会,国家法律职业《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法律职业人员被认为是社会特殊精英阶层的成员,…  相似文献   

19.
《检察风云》2011,(17):61-61
日本的满洲开拓团,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由日本关东军组织实施的武装殖民团体。开始几批都是武装团,后来虽然号称从复员军人为主的“武装团”转为农民为主的“农业团”,但开拓团始终都是军事化的编制,一直拥有武装、他们在殖民过程中,不仅掠夺了中国人的大量田产,而且变成了所谓满洲国的统治者、上等人,高度参与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亦将加入国际经济运行轨道。人们的思想观念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将进一步深化,司法制度的改革也将要提到重要的议程。监狱是社会的窗口,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其文明进步的程度。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日益加强,要求监狱行刑制度实施重大的改革。笔者就加大对罪犯假释,对行刑改革进行探讨。加大罪犯假释的思考在日本,假释等非监禁措施运用得非常成功。日本监狱没有拥挤和爆满问题。他们的做法有3种:一是假释。罪犯的假释由监狱长向地方更生保护委员会提出申请,该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