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越来越普及,酒后驾车行为也愈演愈烈。引起全国轰动的孙伟铭、张明宝棠再次彰显了酒后驾车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鉴于目前我国法律对酒后驾车处罚的宽纵和国际上从严治理的趋势,确有必要在刑法中单独设立酒后驾车罪。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酒后驾车交通事故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特征。方法1999-2003年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542例组成病例组,另从同期发生的75324例交通事故数据库中随机抽取l%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73l例组成对照组。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危险度是非酒后驾车的1.72倍,两类事故的24小时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酒后驾车非职业驾驶员和非驾驶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P<0.001).酒后驾车造成车辆的损害程度强于非酒后驾车,两类事故机动车的出行目的亦明显不同。结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较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后果严重,酒后驾车交通事故有不同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09,(17):62-62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除对酒后驾车者本人严加惩处之外,还设有“车辆提供罪”、“酒水提供罪”以及“同乘罪”等新罪种,从各方面减少酒后驾车现象。  相似文献   

4.
酒后驾车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酒后驾车交通事故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特征。方法1999~2003年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542例组成病例组,另从同期发生的75324例交通事故数据库中随机抽取1%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731例组成对照组。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危险度是非酒后驾车的1.72倍,两类事故的24小时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酒后驾车非职业驾驶员和非驾驶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P<0.001),酒后驾车造成车辆的损害程度强于非酒后驾车,两类事故机动车的出行目的亦明显不同。结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较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后果严重,酒后驾车交通事故有不同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5.
当下酒后驾车行为给社会公众人身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或者威胁,为了遏制日趋严重的酒后驾车行为,同时保证社会公众安全出行的社会环境,酒后驾车行为的犯罪化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社会热心人士也建议增设“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罪”。但是,作为一项立法建议,应从我国现实语境下做出理性的分析,不论是从传统的文化背景还是从法律制度看,我国尚缺乏将醉酒驾车犯罪化的现实条件,不宜将饮酒、醉酒驾车行为予以入罪,而应从法律之内与法律之外来完善抗制酒后驾车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酒后驾车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已成为社会的一颗毒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声讨。如何治理酒后驾车,杜绝因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保有量,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此外,我国目前万车死亡率为7.6,日本以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万车死亡率平均控制在2~3之间。这一数字的背后,酒后驾车为其中一大元凶。2008年12月14日,在成都醉酒驾车的孙伟铭造成4死1伤的惨祸。  相似文献   

8.
宗和 《法治纵横》2011,(10):13-14
酒后驾车将暂扣驾照并罚款,“醉驾”或将5年禁驾,酒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可能面临终身禁驾……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对饮酒后驾车作出了空前严厉的处罚。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落实?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08年1050例道路交通违章、事故酒精检案特点分析,为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参考信息。方法在Excel表中对肇事者性别、年龄、出事日期、时间以及对肇事者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BAC)等作统计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0~50岁居多。事故发生在20:00~22:00最多.以郊区主干道为主。1050例酒精检案中,BAC检测结果14.19%为阴性,2.00%酒精含量未超出法定范围,11.14%为酒后驾车,72.48%为醉酒驾车。结论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酒后违章、事故案例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可为酒后驾驶的及时监测及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危险驾驶”行为特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林建玲 《犯罪研究》2010,(1):109-111
近年来,“危险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现象非但屡禁不止,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业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仅2009年1至8月份,全国就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多达3206起,共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与此同时,一些危害极重、反响极强、公愤极大的恶性交通事故也是层出不穷,频频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于酒后驾车不仅认定标准比较宽松,而且处罚标准也过于宽纵。在酒后驾车的严重现实危害面前,不仅要客观的将酒后驾车严格化、犯罪化;还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对酒后驾车的行为的稽查。力求深入和准确的揭示酒驾入刑后出现的弃车逃逸、司机拒检、与执法者周旋、代价乱象丛生的现象。同时对有关执法部门对处罚意见不等,处理力度较小的一系列现象严惩不贷。本文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调查,揭示酒后驾车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在对新疆库尔勒地区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库尔勒地区酒后驾驶在入刑后产生一系列现象。即依据现行立法,又摆脱注释法学窠臼。重在阐析酒驾入刑后产生现象的基本范畴,本质原因、基本法律应用的执行力度、以及执法者在新的交通法规颁布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通过现象产生的原因得出更有利于严禁酒后驾驶,促进社会进步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严打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行动,但对醉酒驾车行为的惩治不能只停留在严打的期限内。本文就醉酒驾车致人死亡的相关刑事实务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力求通过法律手段打赢醉酒驾车这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13.
劲之 《政府法制》2011,(23):20-20
酒后驾车危害巨大,各国警察查处起来毫不手软。但在英国的汉普郡,警察们在查酒时却闹了个乌龙,他们竟然责令一位醉酒者自行驾车前往警局接受酒精测试。  相似文献   

14.
醉酒驾车犯罪若干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凡 《犯罪研究》2010,(5):81-85,108
据公安机关统计,1998年,全国共发生酒后驾车肇事案件5075件,造成2363人死亡;2008年则发生7518起,造成3060人死亡。2009年1-8月,全国共发生酒后驾车肇事案件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死亡893人),醉酒肇事1044起(死亡409人)。  相似文献   

15.
酒后驾车频频发生交通事故的背后,实质上是人命大于天思想的匮乏,是敬重生命意识的淡漠,是人文精神缺失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寻求处理酒后驾车隐患的最佳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察》2011,(12):60-60
编辑同志:我市(某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起草了《关于严肃查处公务员酒后驾车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拟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人保局、市监察局名义印发全市执行,其中规定了公务员酒后驾车应当如何给予处分和具体的处分幅度。请问,以上内容是否可以规定,另外,此规定中是否可以对党纪处分一并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我国酒后驾车立法方面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对不同国家酒后驾车的血液乙醇浓度界值、检测方法选择以及相应处罚等进行比较。结果目前世界各国此方面立法的变化趋势为:(1)1BAC界值普遍下降。(2)对不同驾驶员的具体BAC值作出不同规定。(3)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越来越严厉。结论建议我国有关立法机构:(1)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2)规定最小饮酒年龄和驾车年龄;(3)对不同驾驶员规定不同的BAC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界值;(4)政府给交警部门配备合适的检测仪器;(5)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酒后驾车BAC标准及检测程序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后驾车,是全球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国外对此的检测、处罚等都已有相当成熟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处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实行了血液或呼气酒精检测的省市,其操作和检测等也很不完善。已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做了修改,但关于确定酒后驾车酒精检测值标准及如何实施酒精检测等诸方面的工作,尚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就酒后驾车认定标准、呼气检测证据价值、事故发生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推算、血液检测程序及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规范化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严罚酒驾     
谢静 《江淮法治》2012,(1):50-51
酒驾是一个说了很多年的话题,尤其是当前有私车的人越来越多,出行都开车,遇到了应酬,难免会喝几杯.酒后人容易兴奋,比较冲动,加上侥幸心理,有的人就会酒后驾车.往往发生恶性交通事故.给亲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因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肇事案件也层出不穷,给社会公共秩序、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处罚力度过轻是造成酒后驾车行为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现行法律对酒后驾车肇事行为的认定存在偏差,从"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来看,酒后驾车行为应当按"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造成危害结果的,按照"罪责相适应"原则,加重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震慑犯罪,降低酒后肇事的发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