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泽根 《电子政务》2008,(3):121-125
软件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是世界先进政务信息网络化体系的一个最活跃的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在新政务体系建设中,不应再孤立地建设应用系统,而是把应用软件开发同资源整合结合起来.政府政务信息网络化跨部门协同系统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内部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这也是政务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以发展的观点,对我国政务信息网络化的价值体系、应用框架、组成内容、工作机制和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统筹协调、突出应用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扬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扬州市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发展的规划:深入推进以提高政府管控水平、提升资源整合效能和保障服务民生为宗旨的电子政务建设,形成以公民和企业为中心、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谢先江 《电子政务》2007,(12):37-41
自主研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工作.介绍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所涉及到的元数据抽取、元数据管理、目录服务等关键技术,从系统框架、体统架构、技术架构等方面进行了目录体系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4.
李妍  胡广伟 《电子政务》2015,(3):106-112
为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升惩防体系现代化水平,江苏省率先提出建设"权力阳光"工程,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该工程不仅响应了国家政务信息资源透明、公开、共享的发展要求,并且在提高政务工作效率、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防治腐败上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形成长效机制,本文通过对"权力阳光"实践的系统梳理,对目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共享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总结,为"权力阳光"以及全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公开工作的发展和推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指出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工作的核心任务;同时,从信息资源管理、政府机构内部管理,以及区域、行业和国家政务改革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的作用,指出该体系不仅有助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而且能够促进政务职能的优化和政务改革,有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终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面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务信息系统必须在理论、技术、架构和应用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行政体制的转变。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为建设或重构资源整合型、业务流畅型的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一致性的架构。统一通信不仅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行政服务方式,还可以低成本地实现更加高效的业务协同。将统一通信集成于SOA架构的政务信息系统,构成面向网络服务的架构(NSOA)。将NSOA应用于税务信息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办税服务的水平,提高税务工作的效率,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国家信息办确定“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是: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同层次和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支持政府公用功能性系统和事务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8.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的工程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信息系统的角度讨论了政务信息交换体系的建设原则,按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政务信息交换体系建设应包含目标确定、组织协调、资源整合、网络规划、方案选择、风险对策以及专业队伍等7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的有关情况,对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框架和实现技术要点进行了描述,对政务外网网站、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框架和交换原型系统建设的具体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更多厂商的参与,2003年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出强烈的上升势头。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应用正在从局部应用、网络化,向着服务电子化、互联互通、协同应用发展,具体表现在:电子政务发展目标日趋清晰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逐渐明确: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政府管理水平、政府服务能力,增强地区知识吸收能力、优化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缩小地区间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这次全省政府系统政务工作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有必要。刚才,胡先来秘书长作了重要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政府系统政务工作,包括政务信息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政府系统政务信息报送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陆峰  陈月华 《电子政务》2012,(11):88-94
政务信息的共享和政务业务的协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当前政务信息资源部门割据、政务业务部门各自为政严重地影响了政府整体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分析了当前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和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级政务信息网络,是指适应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和决策需要,以县级政府部门为依托,多层次收集和传递信息的工作体系。县级政务信息网络,是适应信息政务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的。是开展政务信息工作的基础。县级政务信息工作作为政府和部门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准确、迅速,还要全面、精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标准初步完成,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这是从200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研讨会”上了解到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可以形成“逻辑上集中”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满足跨部门、跨地区普遍信息共享的需求。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今年提出,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为贯彻和落实中央部署,国务院信息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  相似文献   

15.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和互联网技术嵌入到公共服务供给范畴,为公共服务供给建设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基于对已有文献中"互联网+公共服务"网络化机制、协同作用和影响因素的提炼,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网络化理论,立足"资源—利益"双元框架,以"互联网+公共服务"网络化协同治理系统主体间协同能力和协同效率为核心使命任务目标,建构一个有效描述和分析"互联网+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协同治理模型,并深入分析"互联网+公共服务"网络化协同治理模型的内在机理,可以为科学合理的"互联网+公共服务"系统规划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政府职能定位,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支撑科学决策、促进高效协同和提升服务水平;总结了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4个关键支撑要素: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实施和考核评估,并对每一要素进行分析细化,提出了具体执行的工作方法和建议,以及形成体系化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范围内近1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办公手段不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是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务的最显著区别;行政业务流程不同,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是电子政府的核心;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府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府的重要区别。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的实践来看,和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府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信息处理数字化电子政府首先表现为对相关的政务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大量的政务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以后,传统的政府业务就可以用数字化…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2008,(3):320-322
一、业务需求背景 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办公自动化阶段,各级政府机关开展了办公自动化工程,政府机构的一些部门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而且建立了一些信息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重点建设金税、金关、金卡等"三金"系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了政府上网阶段,各级政府已经初步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9.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特点;分析了分类体系的编制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功能分析与定位、分类标准的选择、分类体系的结构设计、分类的基本原则和编码规则;简述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梳理了目前政务信息资源建设需求和共享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设"政务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的构想,并对政务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的服务方式、定位、服务系统功能规划以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政务信息资源服务中心,以面向服务的方式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解决政府部门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