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人"现象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关注的重要方面。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来提高管理"社会人"的效能等问题,已日益紧迫地摆在各级政府面前。对"社会人"的服务和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机制,为"社会人"提供尽可能完备的社会服务;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坚持属地管辖原则,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对"社会人"实施网络化管理。最终要引导和推动"社会人"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建设,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对"社会人"的管理服务,既是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公安机关有效履行职责必须破解的一个难点。公安机关民警要准确界定"社会人"的内涵与外延,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社会人"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人"管理的重点、难点和关节点,明确"社会人"管理服务中的目标、任务、途径,加强和改进"社会人"管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前沿。在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社区管理创新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随着"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社区人"的转变,城市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已由以横向整合为特征的单位转向以"块"管理为主的社区。因此,创新社区管理,强基层固基础,显得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4.
感染艾滋这一突发变故打破了艾滋病人正常的生命进程,导致其形象崩坏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断裂,重构形象成为艾滋病人社会再适应的迫切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艾滋病人通过对身体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分化和选择性处理,营造了身体与社会形象均正常化的"常人化"管理,身体病态形象淡化、社会良好形象凸显的"良性化"管理,以及身体和社会形象双重异质化的"病态化"管理三种策略。源于身份公开这一被建构的形象起点,艾滋病人的目标和策略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强化和生产,其印象管理最终出现正面化和负面化的路径分化。  相似文献   

5.
"社会人"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推进和谐社会中最易产生不稳定因素的群体。公安机关应在深入剖析现阶段"社会人"主要特性及其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人"管理的难点所在,并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管理经验,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门工作"的引导型、服务型、社会化的管理工作思路,做好"社会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霍桑实验之后西方提出人是"社会人"的观点,由此进入了"行为科学"时代,它的特点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刺激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因素。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重庆,民生公司创办者卢作孚也提出了"社会人"并付诸实践。不同的是,西方研究社会人关注增强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卢作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精髓在于以人为本,真正关注人的改造和全面提高,而非西方仅仅关注的劳动效率。在提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卢作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实践进行梳理,可以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邓恢林 《政策》2011,(12):57-58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社会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和群众工  相似文献   

8.
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网络舆论信息平台、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社会化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近年来,一批"浦城县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品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作为闽北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前列的县市,浦城县人大常委会把事关民生改善的社会管理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任务,着力当好"监督员""勤务员",成为推动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这样一个话题时,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回应青年诉求、满足青年需求,更好地促进青年发展是无法回避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青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在社会各群体中,青年有着独特的发展需求和问题,需要在社会管理中进行针对性解决,也给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挑战。社会管理创新要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促进青年发展必须积极回应青年的发展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改变思路,创新方法,使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品质更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柯闻秀  黄健柏 《求索》2012,(2):96-98
人力资源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和"文化人",人性假设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向人性化回归的演变过程,但它们都未超越将人看作实现企业目的的手段。其实,人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人是丰富的集合体,人的需要是人性演进的内在动力。随着对人性深入全面的认识,加上生产力发展决定了人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全球化加速了对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迫切需要,产生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假设,人本管理是以"全面发展的人"假设为基础,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边缘区"城市化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轩明飞 《思想战线》2005,31(6):12-16
城市边缘区空间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其三大"致病原因"是城市化空间演化规律失衡、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模式不健全及城乡二元结构分治的体制.缺乏对边缘区空间社会特性的完整把握,导致目前我国政府针对边缘区问题制定的对策尚存在着缺漏.  相似文献   

12.
韦英思 《桂海论丛》2007,23(1):27-29
“党群致富联合体”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大多数农户生产经营活动处于高度分散状态的情况下,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的有效载体,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杨 《桂海论丛》2013,(4):68-72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6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了社会管理思想。毛泽东在探寻社会主义建设中蕴含着社会管理的理念雏形,邓小平围绕经济建设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江泽民从加强党的领导、基层民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方面推进了社会管理建设,胡锦涛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了社会管理体制,使我国社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桂海论丛》2003,19(1):66-6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也给高校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文章从分析互联网社会的特点出发,阐述其对高校"两课"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的具体情形,特别强调了冲突的三种类型和具体条款,并从执法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进程与当代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创新是世界各国政府发展的总趋势。全球化进程作为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在加强国与国联系的同时,必然推动着各国政府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的相互学习和自我创新。全球化进程对当代政府管理更是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一、全球化进程必然要求当代政府管理对于新的国际情势有一个制度上的回应;二、全球化进程使得一个主权国家政府管理的内部事务衍生出外部意义;三、全球化进程要求政府管理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走向"上下互动"的治理;四、全球化进程要求当代政府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关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和平共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大连市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只有做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科学预测,明晰主要问题,才能从实际出发,广辟就业渠道,提出和完善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名录"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制度与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也正在建立之中。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度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尚未成为社会各群体普遍的制度要求。在实践中,"名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申遗"甚至变成了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这种经济理性只有转变为文化自觉,名录制度才能真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动力的理论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 ,对于我们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群众观 ,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0.
陈文庆 《桂海论丛》2007,23(1):62-64
近年来,广西基层组织在赈济灾民的过程中成功的摸索出建设五保村,集中供养五保户的新模式。如果从社会制度视角审视这一模式。五保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实践诠释,文章从社会管理的目的、利益的分配与补偿、社会合作、公民地位四个方面探讨五保村建设所体现的社会制度正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