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近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个别地方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存在着与国家政策相抵触,甚至违法的内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法规办的吴明副主任。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对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内容方面有什么要求?吴明:《村委会组织激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2.
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形式之一.村规民约不能与法律混为一谈,但它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进行村规民约建设必须处理好传统资源与法治理想、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政府推进与村民自治等几对矛盾.村规民约制定与实施应确立一定程序,遵循一些原则,完善有关法律,规范有关实践.村规民约内容广泛,但应增加权利性规范;形式多样,但应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村规民约不得违背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规民约是农村村民共同制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规范。它作为我国法律在农村的补充手段,对维护村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促进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村规民约为了突出警戒作用,滥施处罚.大大超出了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如“杏出偷电罚款1000元”。“牛吃庄稼打死不赔”等等。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6条明确规定:“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和法规相抵触。”这就决定了制定村规民约不仅要考虑具体情况,而且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村规民约都是无效的。调处刑事案件今年3月2日,山东某县王…  相似文献   

4.
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的,不能替代法律,更不能与法律法规桕冲突。"合法"是对村规民约最基本的要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第二款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如果规约中含有侵犯村民权利的条款,即使经过村民会议的多数同意,在法律上也  相似文献   

5.
村规民约是指农村村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而制定的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规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它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村民共同商量制定、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形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已被普遍采用。据统计,目前我国9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中有98%的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或者村民自治章程。河南农村的村委会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出现,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前几年.四川省石柱县下路区各村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这对搞好各项工作起到厂积极作用。但最近检查发现、一些村规民约的条款中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内容大多以“罚”为主,实际成了“罚款民约”C罚多同少又没有具体标准。而干部们收去的那些“罚款”又乱开支,乱开支又促使乱罚款,形成了不良循环。乡现民约由村民制定、供村民共同遵守、被称为“小宪法”,是村民自治的一个好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但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政部广1应加强指导,保证做到民主制定,内容健康,自觉遵守,既体现精神文明,又符合法律要求,不能…  相似文献   

7.
村规民约,虽然是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制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们想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7条明确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珏 《湖湘论坛》2001,14(6):53-55
本文拟从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党的组织与自治组织、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加强领导与动员农民等四个方面,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对加快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有所帮助。一、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的关系法律和村规民约都是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是二者在制订、内容和执行上是不同的。法律由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机关来制定,村规民约由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来制定;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村规民约只体现本村村民的意志;法律的实施靠国家的强制力作后盾,村规民…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中学生 ,我们村在村委会的主持下制定了本村的村民自治章程 ,对村民的行为举止作了规定 ,也规定了许多处罚方法。村民王某一日偷摘他人苹果时被人发现 ,村委会便在村民大会上让他作了检讨 ,并按规定对其罚款500元。由于王某家穷 ,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 ,村委会便变卖了他家的一头猪。请问 ,村委会的这种做法是否合法 ?张小权张小权读者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的规定 ,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但是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08,(12):20-21
问:学习实践活动采取哪些方法步骤? 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的有关精神,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思想发动,  相似文献   

11.
村规民约是依照法律法规,适应村民自治要求,由同一村的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习俗和共同约定的自我约束的一种规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自治规范在村治管理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农村实际情况的限制.村规民约在制定过程中,在内容上及在执行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村规民约都设定有“罚款”事项,如有的村规民约规定村民吵架或打架一次,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永嘉县为了保证村民委员会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组织所属村庄议定了职责范围及议事规则。职责范围是:一、研究上级党政部门指示精神的贸彻落实,形成村党支部决议,协助乡镇政府搞好本村的行政工作和经济建设,办理乡镇政府委托的其他事项,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二、教育村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民主管理、依法治村活动,制定落实(村规民约)。三、兴办和管理本村的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公益事业,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等活动。四、为本村的经济发展作好服务协调工作。五、领导、…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村规民约日益成为构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性因素。村规民约来源于传统中国文化,已经被我国的法律政策所明确,且对乡村社会的综合治理作用巨大。但是,部分村规民约也存在规约内容违反法律、制定程序不规范和实施不顺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村规民约效能的发挥。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对村规民约进行引导、提炼与完善,更新和调适其内容、规范其制定程序、保障其实施,真正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海 《中国人大》2011,(10):54-54
为进一步加强徒村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5月11日,江苏省丰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指出:县政府及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力度。加强日常督导,对村民主任及村委成员加大培训力度,为村民自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村民委员会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不断健全完善自治章程和各项村规民约,以制治村,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并且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带领广大村民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15.
据笔者了解,有些地方制定的“村规民约”数年不变,每次印发总是“依样画葫芦”,一字不易。是不是该条文果真完善到了增一字嫌繁,减一字失义的地步?依笔者之见,并非如此O其原因有下列几点:一是有些“村规民约”内容笼统,与村民实际生产、生活相去甚远,既缺乏地方特色、又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全篇都是“弹性”条文,可伸可缩,因此,数年不易一字,对村务都无任何影响;二是有些“村规民约”重“村规”而轻“民约”,通篇都由村干部包办代替,村民只有“守约”的义务,而没有“订约”的权利,致使村民所关心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基于乡村振兴调查数据与实地调查资料发现,村规民约在实行中存在不足,将村规民约视为管理乡村的制度,忽视了村规民约的社会组织功能;村规民约在实践中受到行政力量的较大干预;契约性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比较分析了“乡约”与村规民约存在的一些共同的特征,基层性、政府的干预、村民的教化及遵从,构成了村规民约实践的先天缺陷。基于“三角模型”对实践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可以从村民、村民自治组织以及政府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村规民约的实行。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15,(2):44
近日,湖北尧治河村委会对违反村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的村民给予2000元罚款处理,此事一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以规范村民的言行;但也有人认为,消费行为是村民的私权利,由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村规民约不能限制村民的消费。村规民约可以限制村民消费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18.
村规民约,是广大村民自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规章和公约。实践证明,建立在不违背《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村规民约,对于搞好村民自治和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由村规民约违法而引起诉讼的案件却出现了增多的势头,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村规民约违法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在内容上只要求村民讨论通过即可,忽略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撑握法律、法规不够深透全面,只注意了某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忽视其它方面;三是在制订村规民约时没有真正经村民讨论通过,只是几个村干部在一块合计一下就算了事。  相似文献   

19.
李慧英 《中国妇运》2012,(Z1):26-28
一、为什么要修订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民对村庄行为规范和管理规范的共同约定,其内容包括民间习俗的倡导、村民资格的认定、资源分配的规则等等,属于民间法的范畴。对于村民来说,能否享有村民资格、能否得到宅基地、能否分到征地补偿款,法律法规不一定管得着,无法直接影响村民的行为,却与村规民约息息相关。中国有7亿5千万农民,村规民约的功能不可小视,可以说,村规民约直接左右着7亿多农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下乡镇调查村民自治情况,发现有些村委会的村规民约订得欠妥。如规定:“偷一只鸡罚跪半小时,并取消公民选举资格;发生纠纷不服调处罚款30元;赌博者一经发现,公开挂牌亮相”等等,这些村规民约,有的不合情,有的不合理,有的不合法。倘若真的照此去做,轻则酿成民事纠纷,重则闹出人命。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制订必要的村规民约,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规范村民的行为,这很有必要。但脱离实际,盲目订规立约,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失去村规民约的本来意义,甚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导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