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翔 《北京观察》2016,(5):18-19
正北京应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法是为了干的,不是为了看的。法的生命力在于法的实施,法的权威也在于法的实施。法治是推进首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坚持依法治理,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有效路径。从总体上看,北京城市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四个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效应越来越显现。目前,北京市人口规模大,聚集程度高,人均资源量少,城市快速发展受到资源匮乏制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提升首都功能在城市发展中地位,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治理"大城市病",以此推动北京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崔晨 《北京观察》2016,(4):24-25
正2015年7月,聚焦通州,建设北京市副中心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西接京城、紧临河北、东承天津,身处京津冀腹地的通州,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一直以来,北京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城市病"缠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调控目标屡被突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防治愈发艰难。治理北京的"大城市病",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同时,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北京由"单中心"模式向"多中心"模式发展,将行政功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5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建立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体制"总体目标,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实现"城  相似文献   

6.
郭隆 《北京观察》2016,(5):10-11
正近年来,随着北京人口和功能不断集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大城市病"不断凸显,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环境、生活服务、政府管理水平都有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管理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7.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将京津冀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作为首都环境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服务首都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两个大局,紧盯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环境治理两块短板,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坚持联合共编、联通共建、联动共治、联创共赢,努力形成环境治理区域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不断聚集,城市的资源承载力几近极限。如何更好地建设北京?如何做好首都的城市治理工作?这些问题一直牵动着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居民的心。1月24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办"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专题座谈会,委员们从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为提升首都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环境而创造的复杂系统。北京作为首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沧桑巨变,从国家首都发展成为超大型城市、国际大都市。近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对完善首都城市治理体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做出系统部署。一、首都城市治理的使命在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0.
徐飞 《北京观察》2016,(2):48-49
正为了更好地听取与吸纳港澳委员的意见与建议,1月24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市政协主席吉林等市领导与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工作顾问围绕加强城市管理、治理"大城市病"等议题进行座谈。过去的一年,北京市政协港澳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挥"双重作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对北京未来的发展充满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来,该规划得到了认真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北京步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同时,应该看到,随着城市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大城市病"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角度,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管理者排上行政日程的重要问题。集聚经济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大城市化趋势,但大城市化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完善的市场体制可以使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形成自动调节机制。相反,集权体制的存在,则使城市人口规模呈更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在集权体制下,亦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迁移增长。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改革集权体制,打破城乡壁垒,这才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正北京:2019年将深入整治"大城市病"据新华网2019年,北京市将坚定不移抓疏解,深入整治"大城市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这是记者从北京市2月20日召开的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促进首都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上了解到的。北京市负责人表示:"开展疏整促专项行动、加强生态文  相似文献   

14.
<正>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中央对首都工作的总体部署,更是北京“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任务。其中,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和保护古都传统而开展的建设行政副中心,解决“大城市病”等一系列举措,对北京古城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旧城重组要确定五项目标制定占用文物的搬迁目标,在解决占用文物建筑的腾退工作取得明显效果。首先要解决王府的腾退工作。北京的十几座明清王府,都处在城市的显要位置,但都被社会占用,  相似文献   

15.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指示要求,按照"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秉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理念,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委托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情况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旨在做好《北京市市政市容"十三五"时期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划》编制工作,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奠定基础。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普遍存在"多、大、丑、脏、乱、废"的乱象问题,市民对提升首都环境水平和深入治理"大城市病"的愿望十分迫切,提出了大量良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任务,集中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破解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难题、完善首都城市治理方式、抓紧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首  相似文献   

17.
正一、首都减量发展的国际经验减量发展是国际上治理大城市病的通行做法。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首都城市均进行过"瘦身健体"和减量发展,加快疏解过于膨胀的产业、机构及人口,重构空间均衡、功能优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首都,既破解城市病难题,又充分发挥首都辐射作用,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区域。(一)以外迁机构和建新城为首都减量,使城市多中心分散布局伦敦最早因1952-1965年的"雾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3月27日,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核心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有关工作,要求核心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的系列讲话精神,从讲政治和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的高度,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深入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并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决治理"大城市病",展现首都新形象、新面貌。根据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17年4月5日,西城区召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入手,全市上下齐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首都的北京,则正处于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北京市正在全力作答的时代命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关系北京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正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回答这个"时代之问"的北京市,在2019年将如何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都样本?高质量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1月14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