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是我国西北地区生态战线建树卓越的具体展现,践行和诠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价值研究、实践布局研究、科学方法论研究等提供了现实素材,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信而行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薛红霞 《群众》2021,(4):19-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常州市武进区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答卷意识,聚焦重点任务,真正把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做细、做实、做深。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工作体系全面构建、服...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11月底,天津已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8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121个。这些不同层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同联动各展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人是类存在物”理论是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解释。作为自然界的“类存在”,人始终是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化对实践主体的科学认知是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前提条件。按照马克思“人是类存在物”理论,作为实践主体,人必然要以“生态人”的身份出场,而“生态人”在现实社会中必然是多维度的,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相吻合的。在新时代,人不但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人的身份肩负起对自然界的责任和义务,还要具备生态政治人、生态经济人、生态文化人、生态社会人等多重品质,这对于新时代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6,(23):4-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北京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9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服务队伍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优势,发挥“三个中心”贯通融合的传播优势,及时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和基层群众力量,抱团齐心,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14,(6):4-1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一、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一)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还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22,(11):44-45
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文化“两创”、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五为”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落脚点,高品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交通卡口,有他们的日夜坚守;在防控前沿,有他们的辛劳奔波;在演练现场,有他们的忙碌身影……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建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镇(街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万余名志愿者闻“疫”而动,奔赴抗疫一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用汗水和奉献吹送抗疫一线的温暖“春风”,护佑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23,(15):28-29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重要使命。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新起点,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构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科学总结实施“八八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紧扣资源保护、高效利用、绿色发展和科学管理四个关键点,推动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文明问题的时代产物,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产物。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系统阐发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往新理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问题,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和平共处”的“文明之问”。面向新的百年历史,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指导下,激发文明自觉,坚定文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筑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以推进人类文明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合作以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磊 《今日海南》2023,(2):19-20
<正>2022年,临高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推动临高“三区一园”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变化的深入认识。社会实践是恩格斯文明观的阐释基础,日常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叙事空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恩格斯文明观揭示了文明发生的历史性及时代表征、文明内容的导向性和道德表征、文明进程的主体性和现实表征、文明表现的层构性及多样化表征。在新时代,认识恩格斯文明观,对于推进"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这就为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美丽中国在制度上提出了最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之路上的探索历程展现出对于绿色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践的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17.
“课堂文明、宿舍文明、网络文明”的创建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基于当前高校在“三个文明”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有待革新、学生综合信息管理服务未成系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相对弱化等共性问题,高校应转变管理观念,整合工作体系,加强学生“四自”管理,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三个文明”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22,(3):35-36
当冬奥盛会与新春佳节相遇,全球的目光集聚在北京,共享一场别样的冰雪嘉年华。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启动“冬奥有我”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全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2个文明实践所和6934个文明实践站,将传统文化与冰雪运动巧妙结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冬奥盛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江苏省射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扎实抓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彻落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成效。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必然体现在新的理念、新的建设目标、新的建设路径和新的制度保障等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描绘了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