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的一个古老原理,意思是: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相似文献   

2.
400年前,英国有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叫托马斯·格莱辛,他在研究当时英国货币流通问题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流通一段时间后必然退出流通,原因是这种货币因金属品质好,往往被人们收藏,或被人们收集起来熔化成金属后别用,或被输出到国外,于是这种货币越来越少,直至在流通领域消失;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由于金属品质较差,没有收藏价值,又熔化不出好的金属,反而充斥市场,成为主要流通手段。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格莱辛定律,又叫作“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3.
十六世纪英国财政家格雷欣认为,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贵重金属货币同时流通,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逐渐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逐渐充斥市场。这一法则后来被人们称之谓“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也被称作“格雷欣  相似文献   

4.
“格雷欣法则”在公共管理组织中的危害及其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川平 《桂海论丛》2003,19(2):69-71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在公共组织领域中,也存在着优良职员与不良职员、优良风气与不良风气的博弈,常使格雷欣法则得以实现,令"劣币"当道.文章就公共组织中如何消解"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界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说的是如果市场上有两种货币——良币和劣币,只要二者所起的流通作用等同,因为劣币成本低.人们在使用中往往会选择劣币,储存良币.久而久之良币就会退出市场。官场上也存此种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实用主义,以是否可以为其所用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以致贪者上、廉者下,庸者上、能者下。故时人讥为“逆淘汰”。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一个地区或者部门发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荒唐现象还没有引起警惕的话,那么,按照平庸的人性逻辑轨迹,接下来出现的就必然会是"良币蜕变为劣币"的更加严重的荒唐景象。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引发举国上下广泛的关注。根据媒体广泛深入的追踪报道,这件惊天大案的重重黑幕被一一揭开,真可谓触目惊心。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7.
正备案登记制度标志着网贷行业全面进入合规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行业的合规条件,这项制度直接关系到市场是"劣币驱逐良币"还是"良币驱逐劣币",所以它不啻为一次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截至6月8日,距离6月底完成网贷备案登记的大限,只有不到一个月,但一些地方仍未出台备案细则,并且也没有网贷平台通过整改验收。市场基本默认,推迟了一年多的P2P网贷备案将会再次延期。今年以来,P2P网贷的日子不好过,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审视着这个行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量本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唯流量论"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危害,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行业生态,助长内容生产的浮躁之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挤占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其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还严重影响了社会风尚。对此应严肃应对,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管、完善评价体系、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加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田泓 《创造》2008,(12):20-20
保持一个稳定和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对于公共管理和国民福祉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不仅要提高门槛、堵住靠“关系”和“后门”跻身公务员行列,还要畅通出口、优胜劣汰。但是,后者绝不能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渠道,甚至形成庸才沉淀。  相似文献   

10.
<正>选贤任能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用人导向引领着干部的努力方向,影响着政治生态的演变,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有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政治生态。用好一个干部,就能树起一面旗帜,调动一大批人的积极性;用错一个干部,就会挫伤一大批人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重大损害。  相似文献   

11.
金中基 《求索》2008,(6):188-190
如何改进经济新闻的传播路径、形式与效应,本文从开放视野的角度进行探究,跳出经济新闻的传统理念,就应对新挑战、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培养和树立大局观念、提升报道质量等方面,对现代传媒经济报道作了尝试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高校腐败研究中的理论命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腐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命题包括"劣币驱逐良币"、公共权力与高校腐败、职务犯罪与权力异化、寻租与权钱交易、科技伦理与科学道德、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异化与分层社会的断裂等方面.高校腐败的成因既来自于权力的失衡和体制的不健全,也与社会形态的改变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异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诚信缺失行为及原因目前,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行为主要有:经济合同失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严重,投、融资欺诈、企业虚假报表、虚假包装上市、股市暗箱操作、虚假宣传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导致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坏车挤垮好车"的逆淘汰现象,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影响其消费欲望、消费预期和投资热情,也干扰了各类市场(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的健康生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出现失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由亚当·斯密所说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本能决定的。一  相似文献   

14.
苏区货币战     
王卫斌 《传承》2010,(13):4-5
<正>无钱不立,无财无政。中国共产党在苏区一面拿起真刀真枪,打游击、反"围剿";一面仿制白区通用货币,印制发行自己的苏维埃币,驱逐、消灭恶币劣币、土钞杂钞,在两条战线上与国民党展开较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的文化法治状况远不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需要,主要文化领域的立法多以行政立法为主,既不适应保障公民宪法上文化权利的需要,也难以为文化秩序的优化提供合格的规制框架。在缺乏有效法律规制的文化市场上,常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低俗乃至于色情、暴力文化横行,  相似文献   

16.
新论     
文化的法治与法治的文化当前,我们的文化法治状况远不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需要,主要文化领域的立法多以行政立法为主,既不适应保障公民宪法上文化权利的需要,也难以为文化秩序的优化提供合格的规制框架。在缺乏有效法律规制的文化市场上,常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低俗乃至于色情、暴力文化横行,  相似文献   

17.
人性是道德的最终根据,中西方伦理学史中的不同学派都从各自的人性理论出发论证自身伦理学及其基本道德原则的"道德性"或"合理性",规定道德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但是,只有从人性的复杂性出发才能正确说明道德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分别从逻辑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来说明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为伦理学通过设计而使人性向善提供理论支持。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可能性的分析对于提升我国道德建设水平至少有两个重要启示:其一,坚持人是有限的道德人,并以此为基础把道德建设置于可操作的现实之上;其二,在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提升违背道德的成本从而防止某些地方或某些方面道德领域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和经济学理论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当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已处在呼唤伟大理论的"新时代",必须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充分吸收整合各种思想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文主要论点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是取代实物而与总量相关的内在实体概念,价值的实体就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本身,而不是财富或"蛋糕"。争论"价值量化"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界的误入歧途,价值量化是个伪问题;"价值转形"本质是要说明社会范围内的总剩余价值在全体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进一步表明了,无产阶级是作为一个整体,受着资产阶级整体的剥削;在现代货币经济中,价格(货币价格)是价值(生产价格)的货币量值,而货币本身则代表着一种社会劳动支配凭证,由此确立了以货币为中介的社会劳动支配秩序。  相似文献   

19.
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识别贫困对象,贫困对象的瞄准精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扶贫政策的绩效。然而,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农村贫困对象瞄准面临较高的道德风险,在区域性瞄准和个体性瞄准两个层面都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导致农村贫困对象瞄准精度不高甚至完全错靶的情况。要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对象瞄准的精度,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农村贫困对象瞄准中的道德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在1988年解除戒严,社会力量如脱缰野马般释出。如果说台湾能在20年内完成"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第一次政党轮替,乃至2008年完成二次政党轮替,媒体毫无疑问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然而正如经济学家熊彼得形容,"市场经济是一股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台湾新闻媒体也是既"创造"又"破坏"的推动力量。不可避免地,台湾的言论自由也进入一个质量有待提升,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正如不久前一个基金会所做的民调:最不受信任的社会组织是媒体,最不受信任的职业是电视名嘴、命理师、外劳、法官。何以媒体及名嘴列入"吊车尾"排行榜,是值得我们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