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3月16日,日照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会议室内举行了一场特殊而隆重的聘任仪式,首批聘任的9位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法律顾问从常委会领导手中接过了红彤彤的聘书。这9位受聘的法律顾问,都是具有较高法律专业素养和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法律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06,(8):30-31
三门峡市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法律咨询组5月25日,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法律咨询组成立暨聘书颁发仪式。严胜军等9人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立发手中接过聘书,成为首届法律咨询组成员。法律咨询组除为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司法监督、增强监督实效提供法律服务外,还将应邀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参与执法检查和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宋云峰)  相似文献   

3.
作为还原法律之多重含义的一个环节,作为回应型法理念对权利理论的一种启发,作为社会与法律互动中的权利保护,司法中心主义权利观强调从司法的角度关注权利问题,充分发挥司法的权利保障功能和司法的能动性,强调作为法定权利之组成部分的推定权利,强调司法的权利推定功能所具有的释放和保障权利法定之价值。  相似文献   

4.
刍议法律赋予人大司法撤销权□刘安满根据我国目前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和实践,法律赋予人大司法撤销权(亦即人大对司法机关拒不自行纠正的不当决定,不当判决、裁定直接予以撤销)是完善司法监督形式,加强人大法律监督的有效措施。本文试对这一观点直陈浅见。(一)从某...  相似文献   

5.
周帼 《求索》2010,(8):145-147
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以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其评判标准,从这一标准出发,法官只要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出的裁判都是公正的。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是社会大众以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民意作为司法活动的评判标准,侧重于从民俗、常理、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评判司法。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广大民众以及社会舆论对法院裁判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一个完美的裁判既应符合法律标准,同时也应与一定的社会标准相符合。司法审判实质上是一个利益衡平的过程,为此,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应在遵循法律标准优先于道德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衡平相关主体利益,促进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和社会标准的共生与契合。  相似文献   

6.
权力制衡理论和权利的司法救济理论是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能动司法检察监督过程中,为尊重能动司法应当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保证监督权的正当实现,既要坚持监督的法定性和有限性原则,又要坚持监督的类型化以及监督的均衡性原则。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法律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能动司法实施主体的资格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监督能动司法行为是否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监督能动司法适用的是否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案件。结合能动司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的法律监督方式应坚持事后监督和事中监督并重。  相似文献   

7.
杨兴坤 《人民论坛》2013,(10):112-114
司法公信力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它是司法的生命,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前提,但当今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有所质疑.文章阐述了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的关系,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国家法与民间法相协调、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相结合三方面提出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下的司法公信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昌辉  孙海涛 《前沿》2009,(9):44-46
司法为民不是一种纯粹的司法理论,而是一种具体的法律意识形态。从法律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司法为民,我们得以厘清司法为民的具体内涵、结构关系以及功能发挥,司法为民的积极与消极功能是其作为一种法律意识形态的主要表征与意义,也是司法为民值得司法系统去全面关注与分析、推进与消解的根由。意识形态维度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我们真正去把握司法为民的本性面貌。  相似文献   

9.
司法伦理是社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障。法律适用的现状呼唤着司法伦理,坚持法律信仰,唯法律是从是司法伦理建设之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贾玉华 《前沿》2010,(22):110-113
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的关系逐渐明朗化,随着对法律渊源的理解深入,理论界对法律渊源定位的立法视角的弊端日益暴露,而立法视角的确认也有其固有的原因,这种视角对于我国法律渊源的瓶颈作用迫使我们开始转向从司法视角来考察法律渊源的定位,而这需要考察外国法对于司法视角的理解.完全在我国确立司法视角显然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立法视角和司法视角的并重审视是可为之努力的方向.审视所有民法渊源,习惯和判例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两种类型,能否利用习惯的作用,发挥判例的效应是法律渊源制度发展必须考虑的方面.如何设置几类法律渊源的效力也是不得不审视的问题,提升习惯作为法律渊源的作用,合理利用判例的补充作用,是一条建立更加合理的法律渊源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司法(法医)鉴定制度的历史、现状与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司法鉴定工作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无立法规范,无监管措施,司法鉴定行业问题不断,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建立完善的鉴定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司法鉴定的基本概念、特征、我国司法体制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借鉴国外做法对我国司法体制进行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时当场使用暴力致人轻伤的案件性质判断,许多法律工作者对我国相关法律以及司法解释方面理解不一,有无罪说也有转化抢劫说。本文从立法原意、有章可循的司法解释以及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角度支持无罪说。  相似文献   

13.
"零口供"规则推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目前这一规则已被众多地区司法、公安部门引用,该规则也在我国的法律界、新闻界引起了较大的震动,被评为"中国司法制度的一个历史性进步"。"零口供"规则的实行必将影响和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加快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进程。作为司法战线一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试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与主流司法文化相对应,存在一种司法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有其固有的特性和本身的功能,深刻影响着司法机关及司法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我国司法亚文化的生成基础既有司法行政化、错案追究等体制因素,又有面子与人情、实质正义等文化因素,还有职业压力、角色冲突等职业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司法透明是司法现代化和司法民主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保障机制。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对审判方式、诉讼制度、执行体制及审判组织等的改革,从不同侧面落实司法透明原则。然而司法透明制度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本文即从消除制约司法透明的一些体制性障碍这个最主要的问题着手来探讨司法透明制度在我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祭祀祖先山陵礼仪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祭,以后相沿成习,清朝也是如此。在清代,祭祀祖陵是宫廷的重要典礼之一,是清帝“用展孝思”思想的生动体现。本文通过对清朝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强盛与衰败。  相似文献   

17.
司法人员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局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特别是近年来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犯罪有上升趋势,因此,针对个别司法人员的徇私枉法犯罪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从中找出特点和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对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遏制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犯罪的对策进行分析,论述了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犯罪的防范机制。从而有效防止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Fourth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CIIE) took place in Shanghai on November 10. As the world's first dedicated import exhibi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CIIE serves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purchasing, investment promotio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he Fourth CIIE coincided with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past two decades have seen China's economic aggregate jump from about 10 trillion yuan ($1.54 trillion) in 2001, to more than 100 trillion yuan ($15.4 trillion) in 2020, while its total foreign trade leapt to $4.6 trillion from $500 bill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相似文献   

19.
人民陪审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弥补法官审判的不足,监督法官的审判工作,保证司法公开、公正。文章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从立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当代司法实践中,常常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并以此来指导某些案件的审理,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司法公正和法制建设进程。因此,要改变这种状态,须在分析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关系的基础上.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树立程序正义观念,完善程序正义机制,着力探寻二者在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原则,才能在我国真正实现法理学意义上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