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03,19(5):89-91
我国目前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存在重大缺陷。为了完善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 ,文章提出 :整合我国目前商誉权的法律保护方式 ,即不再适用名誉权条款对一部分商誉利益进行保护 ,以突破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上设置的竞争关系为前提 ,将侵害商誉权行为作为具有一般侵权行为性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统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誉权条款 ,规制各种侵害商誉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相伴而生。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除了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和延伸之外还变异出诸多新型行为。这些新型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对其特点和类型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其法律规制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该设定一般条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一般条款适用的不确定,通过对一般条款的客观解释可以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科学的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合理适用,对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满足市场竞争主体的合理诉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该设定一般条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一般条款适用的不确定,通过对一般条款的客观解释可以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科学的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合理适用,对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满足市场竞争主体的合理诉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应注重商标权人的商标利益 ,防止其商品信誉因为商标淡化而受到损害 ,而不需要设置存在消费者混淆的前提。我国《商标法》应完整规定驰名商标的反淡化问题 ,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驰名商标进行交叉保护  相似文献   

6.
连带使用行为是市场经济中对他人商标合法使用的现象,是商标权限制的一种形式,在国外司法实践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了相应的法律规制。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且存在着不规范连带使用造成不正当竞争的后果,而我国法律对这类行为尚无明文规定。本文试对此进行粗浅的探讨,建议在法律规定中明确连带使用行为的法律地位,规范商标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7.
媒体搜索     
<正>立法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获通过据法制网2017年11月21日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一是修订完善仿冒混淆行为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混淆行为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分别有专门法保护、商标法保护、专门法和商标法协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四种。结合地理标志权属性质和我国国情,我国应采取商标法和专门法协调保护的立法模式,还应辅之以其他相关法律、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目前应注意提高地理标志保护立法层次以及处理地理标志商标权和原产地名称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本法已显露出它的滞后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实际案例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重新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孙向齐  杨柳 《人民论坛》2014,(9):124-126
我国在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网络竞争行为时,往往会出现适用主体狭窄、内容涵盖不全、部门监管不力和责任义务不明确等问题。文章立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网络市场中的应用,结合典型案例,从适用主体、涵盖内容、管理部门和明确责任义务四方面,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网络竞争行为时,往往会出现适用主体狭窄、内容涵盖不全、部门监管不力和责任义务不明确等问题。文章立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网络市场中的应用,结合典型案例,从适用主体、涵盖内容、管理部门和明确责任义务四方面,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条款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现行法采用列举式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情况下,一般条款的缺失导致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范围窄小,加重了该法的滞后性。因此,设置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条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查处商业贿赂行为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商业贿赂行为渗透于市场竞争之中,研究探索反商业贿赂执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查处商业贿赂中存在的问题(一)法律规范的缺陷1、原则抽象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的界定模糊,法条原则抽象,执法的操作性差。如:“商业贿赂”没有上升为法律术语,执法人员将回扣等同于商业贿赂。2、范围狭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界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围较为狭窄,有些领域,有些行为没有界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没有对索贿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没有作出规定。对市…  相似文献   

14.
新法知达     
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月1日施行为了正确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依法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最高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0,(7):58-58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国家工商总局将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消费维权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祖国大陆对商业秘密进行系统的实体保护,是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开始的,尽管此前有关法律法规对商业秘密从不同角度规定了程度不同的保护规定。国家L商行政管理局于1995年11月23日发布了《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作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业秘密的配套行政规章,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和《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直播带货中主播的商业宣传行为应当有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我国行业自律规范对主播商业宣传行为的规制威慑力虽略显不足,但却已经及时高效有针对性地构建起网络直播营销领域的行为规范;我国《广告法》对主播商业宣传行为的规制虽面临商业广告基本概念认定上的争议,但是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代言人的主体角色类型化视角思考,可以有助于厘清主播在从事商业宣传行为时的责任义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能够有效地对主播商业宣传行为进行规制,但仍需要进一步通过加强行政执法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政策信息     
《政策》2004,(3):62-6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体系日益走向完善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于1993年12月1起正式实施。10年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工作从无到有,逐步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务院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人大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其中,  相似文献   

2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2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竞争是市场最基本的运行规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市场的基本要求是:市场主体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