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闻一位老干部对新提拔的干部这样寄语:走上新的岗位,要记住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这番话言简意赅,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为官、为人、为业很有启发,大有裨益。做官知足,这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现在有些干部热衷、陶醉于做官,"官瘾"十足。从本质上讲,共产党的官更多地意味着一种责任和奉献,意味着一种风险和挑战。只有看淡名利,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一个人民公仆应尽的本分。做人知不足,这既是一种自律,更是  相似文献   

2.
知足、知不足与不知足,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哪些方面要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哪些方面不知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  相似文献   

3.
<正>党政干部在做官、做人、做事的从政过程中,其心态、态度应是把"做官要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这三者相连、相应、相促、相一体,其作用、价值就大了。在这里,做官要知足是原则、本分;做人知不足是精神、动力;做事不知足是境界、操守。不过,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要用心灵去体会,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动去实践,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人生就显得精彩,品德就显得靓丽,事业就显得红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裘法祖曾说过一句话: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句话对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深有启示。做人要知足。我们常说,知足者常乐。但是,面对生活,知足和不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老人对升了官的儿子说:"职位升了,千万别张狂,做官要知足、做人要知不足、做事要不知足。"老人的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无论对儿子还是对他人,对为官者还是对为民者,都颇有启迪作用。做官知足,这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有些干部热衷于做官、陶醉于做官,"官瘾"特别强。他们精心设计自己的升迁路线图,步步为营,煞费心机"跑官要官","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者更不少见。要其端正"官念"、淡化"官  相似文献   

6.
一位哲人说: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达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俗话说:“知足常乐。”世间的财富、名利等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实际上非常少。我们每个人都要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不要站在这山,  相似文献   

7.
做官做人做事关键在人生的价值取向,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这样才会不折腾、不陶醉、不停步,才会真正拿到了人生价值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日前,一位老同志对换届提拔的干部说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走上新的岗位,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记住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集中解决我们党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学习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我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的问题,一个是实践的问题,也就是"知"和"行"的问题。"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知"是解决价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面前."无为"这一古老的哲学观念和实践原则有其值得重视的生态价值."道法自然"表现出尊重自然、依循规律和崇尚自然道德的精神追求.有着深刻的深层生态学意义;"无所作为"突出了自然自组织演化的力量和趋势,是对自然智慧的肯定和信任;"清净无为"、"知常"、"知足"的生活态度彰现出一种朴素生态主义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1.
袁震 《廉政瞭望》2010,(6):56-57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政党课。台上,讲课人是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欧泽高;台下,听课人是巴中市四大班子的领导成员。“领导干部要把‘四知’铭记于心,一要知足,二要知惧,三要知交,四要知责,要算好政治账、声誉账、经济账、亲情账。  相似文献   

12.
孙立坤 《党建》2014,(4):46-4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严三实"精神,就必须懂得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从思想到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解决好知恩、知责、知足、知止的问题,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公仆。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要把‘四知’铭记于心,一要知足二要知惧,三要知交,四要知责,要算好政治帐、声誉帐、经济帐、亲情帐……”讲课人缓缓道来,言语朴实,语重心长,句句饱含着对巴中市党员领导干部的关心、关爱。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政党课。台上,讲课人是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欧泽高;台下,听课人是巴中市四大班子的领导成员。  相似文献   

14.
<正>坚持刀刃向内,经常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整改,这是擦亮初心底色、筑牢使命定力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应当好初心使命"啄木鸟",为初心使命防病治病,切实保持初心成色不蜕  相似文献   

15.
知足     
知足,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懂得知足并能做到知足的人是幸福的、快乐的。相反,不懂得知足,整天为自己的名利得失斤斤计较、牵肠挂肚的人,只会被各种各样没完没了的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决心。因此,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自警、自省,切实强化"五种"意识,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学是为了知,是为了行,学、知、行三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想行,必先知;要想知,必先学。人都是学而知之,并非生而知之。唯有学习,才有知识。而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可有效地克服"本领恐慌"。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相似文献   

17.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强大精神动力。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非易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理想信念确立主要包括三个关键要素:第一是"知"。它要求人们确立理想信念首先要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第二是"情"。人  相似文献   

18.
守纪律讲规矩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新形势下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当下"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做讲规矩,有纪律的合格党员,关键是要学规矩、讲规矩,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9.
别样的成功     
人们常用知足者常乐来表达对知足的认同和以此作为一种普遍认知的价值来推崇。知足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劝慰和平衡。从人的心理角度看,人是不愿知足的。不知足,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进取心的表现。但从现实看,人,还是该知足。知足是自我慰藉、自我平衡的有效办法。世间万物不可能总是天遂人愿,总有很多无助无奈的事情实现不了、如意不了。人可以  相似文献   

20.
闻,最开始的意思是听。《说文解字》云:"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在古汉语中,闻多作动词用,比如《木兰诗》中"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的闻,是听见、听到的意思;《出师表》中"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闻,表闻名、传扬之意。闻也作名词用,比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闻,指的是见闻、知识;《论语》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的闻,指的是名声、名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