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春秋》2021,(1)
正李大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从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十月革命,到悉心教育指导青年,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领军人物与栋梁之材;从创建一个又一个进步组织,到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共"一大"胜利召开;从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全面工作,到白色恐怖下坚持战斗、被捕入狱、从容就义,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变的信仰和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2.
<正>从抗战后期的"自然科学座谈会","民主科学座谈会",到1945年9月3日的"九三座谈会",再到1946年5月4日的"九三学社"成立,九三学社秉承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同宗共源,同气相求。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九三学社与其他民主党派一起参加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五四"纪念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五四"纪念话语也随着历史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内涵主旨。从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人民日报》"五四"纪念文本的词频分析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四"纪念话语主要呈现学习与建设等主题,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五四"纪念话语进一步凸显斗争与劳动等主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五四"纪念话语则着重强调现代化建设与五四精神等主题,而新时代以来的"五四"纪念话语尤其宣扬青春与奋斗。  相似文献   

4.
<正>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当代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起了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科学》2007,(2):34-39
1919年的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进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人民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运动,本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报刊上发表的有关“五四”的纪念文章中做了一些摘编,从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在革命战争年代,“五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性质得到了突出的强调,并作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凸显了五四运动的政治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四精神鼓舞着人民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迈进,伴随着社会主义探索的曲折过程,纪念“五四”也曾经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留下“左”的色彩以至“文革”的印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作为“五四”两个号角的民主与科学,重新被凸显出来,其内涵和时代特征不断深化、升华;爱国主义则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五四”纪念的始终。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不懈的努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把五四精神与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结合起来,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不断升华到新的境界。2006年5月4日,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强调要继承“五四”的光荣传统——民主与科学,并阐明了“民主与科学”新的时代内涵。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同志在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又一次指出: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就是追求真理。中国要有光明的未来,必须发挥全体人民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让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更为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我们要进一步挖掘“五四”的思想资源,把民主与科学的传统内化到爱国主义精神之中,切实地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民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过程,要一步一步走,我们一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朝这个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金意 《前进论坛》2014,(8):40-41
<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愿望。从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到同盟会;从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从今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到今天亿万中华儿女;从大洋彼岸,到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我们大家一直在为一个共同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忘我奋斗。统一战线是伴随着抗日战争而孕育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她像一个堡垒,一个坚强的堡垒,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三个伟大飞跃"的实现和展开,中国共产党领导清晰地展现了从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再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演进的历史进程和历史逻辑。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这一时期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个从革命向现代化建设转变辉煌而曲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复兴的领导者,是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史,就是践行初心使命不懈奋斗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成功崛起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2019年已经179年了。中国从一个受到列强欺侮、羞辱的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一个既"站起来"又"富起来"的国家,其间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此呕心沥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我们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富民的进程中还有不少路要走。"两个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同"中国梦"相辅相成。"两个一百年"是指:第一个一百年,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五四运动的百年历史,指出五四运动的"青春"意义。五四运动源于青年,然而其本质却是青春。青春本自青年而又不限于青年,青春影响青年而又会向家庭、国家、民族、人类辐射传播。五四运动的实质是一个五千年传统民族的青春诞生,一个新型的以蓬勃朝气为特质,以先进思想为武装的青春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个以向上向善正能量为核心的中国新青年群体的诞生。文章分析了青春内涵的发展,指出理想和立志是青春的起点,活力和热情是青春的温度,奋斗和无畏是青春的气质,并从民族发展、政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所带来的全方位"青春"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与民主"是强国富民之路,是世界之潮流。上溯173年,1840年鸦片战争的耻辱唤醒了中国知识界。我国的仁人志士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奋斗。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精神,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五四运动在思想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将五四精神表述为: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可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党建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研究五四运动对党建文化的影响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课题。在吸取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早期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及其在党建方面的运用,认为五四运动中民主与科学、问题与主义、矫枉过正等对党建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2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与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21,(6)
正2021年是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回顾中国现代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国共两党分分合合的历史演义。"作为参加过五四运动、大革命、北伐及抗日战争的著名爱国人士卢立群之孙,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文史专家卢纲在这样的感慨中与记者同行,重温那一段段波澜起伏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之前,以恽代英为核心的武昌青年学生在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下成立了道德互助性的小团体——互助社,在武昌青年学生之间进行人格互助修养实践活动。五四运动之后,在注重实行的社会改造氛围中,互助社成员打破地域的封闭性,成立了兼新文化传播与新生活试验的小单位——利群书社,进行"共产公有"的乌托邦社会改造实践。通过对恽代英从五四到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发展与社会实践轨迹的考察发现,恽代英五四时期的小团体实践与中共的起源,以及此后的中国革命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外交独立自主的70年。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与实践,曾经和正在经历着从谋求国家发展空间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再到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和贡献中国智慧的历史过程。从"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保持着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天下观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重大事件,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四运动高扬"民主""科学"的旗帜,激励着几代青年人追逐着青春理想,五四精神得到继承与弘扬。百年来,"德先生"和"赛先生"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展现出随时代共进步的亮丽轨迹。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五四运动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展现五四运动在当代中国所呈现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48年4月30日发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到1949年10月民主联合政府开始运转,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不打折扣。这是中国共产党讲政治诚信的一个成功范例。从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算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建立70周年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共23条,其中第五条的内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怀有崇高使命的政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行了深入阐释,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指明了方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追求和情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的追求必须把"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整体把握,增强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24)
正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举国欢庆之时,《小康》杂志为读者奉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列封面报道。从全面小康社会的"约定"到"实现"、从实践到理论,既分享了七个市县特色鲜明的发展经验,又展现了三个企业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开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小康的百年航程,进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从一百年前小小红船上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