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完善●李高中贺小勇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已发生了几十起上市公司收购案件。收购人既有国内企业也有国外企业;受让股份包括国有股、法人股和上市股;既有发生于场内交易市场的,也有发生于场外交易市场的。这些案件的发生,一方面促进了产权市场的...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部分收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部分收购的法律问题张敬前上市公司部分收购作为收购的一种,自应遵循收购的一般原则、基本程序及有关法律、规则的一般要求。但是,部分收购又不同于全面收购,其经济、法律效果、影响也有其特殊性,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理念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收购是与收购相对应的一种防御行为。收购的目的(或第一阶段的目的)在于夺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手段则主要采取在公开交易市场上股份或向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以高于市价的出价发出股份收购要约(tender offer)及协议受让大宗股份等形式。由于收购人“超过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头顶”直接与股东接触,且收购又往往导致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被更换,所以在后者看来,收购常常带有明显的敌意。  相似文献   

4.
《商务与法律》2006,(3):42-43
2006年8月1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做出了重大调整,将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方式调整为由收购人选择的要约收购方式,赋予收购人更多的自主空间,降低了收购成本,充分体现了鼓励上市公司收购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5.
数罪案件举证,是指公诉人在法庭调查中,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二个以上罪名的刑事诉讼活动。数罪案件,大多属于疑难、重大、复杂案件,具有被告人多、案情复杂、责任混杂、证据庞杂的特点,因此,其举证方法和要求与一人一罪案件有着明显区别。一、举证顺序举征顺序是指在庭审中公诉人出示证据的先后次序问题。数罪案件因罪名多、案犯多、行为次数多,侦查阶段往往收集了很多证据材料,既有真假报案的举报材料,又有道听途说的传来证据;既有真实的控诉证据,又有虚假的辩护证据;既有有罪、罪量证据,又有无罪、罪轻证据;不但有多次重…  相似文献   

6.
大港油田收购爱使股份的操作实录与法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证券市场既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是优化资产结构、发挥证券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渠道。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证券市场来实现企业的收购、兼并及重组,十分普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收购亦方兴未艾。上市公司的收购又称接管,是法人或自然人在证券市场上公开收购某一公司的股份而获得对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由于收购通常涉及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因而对目标公司各种利益主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目标公司董事会减员的影响最为严重。所以收购就有了“善意…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7,(2):10-13
除了以跨国公司在华诉讼为明显特点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见本刊今年第1期),2006年涉及公司企业的其他各类新类型案件也是层出不穷,特点鲜明:公司法新修订后出现的各种新类型诉讼引人瞩目;法律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都敢于向各种行业管理和潜规则挑战;公众维权更加细化和深入,从电梯广告收益到垃圾邮件乃至推销电话都引发诉讼;公众挑战的内容既有像电话月租费这样的老行规,更有诸如油价下调.机票超售.不降价承诺之类的新焦点,体现了诉讼的深度和敏感度,公益性质更加明显……本文以公司诉讼、消费者案件、金融案件.房地产案件以及其他案件为序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要约收购法律制度的缺陷、不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导致上市公司股份协议收购大量发生的原因,应进一步完善协议收购程序、义务规范。  相似文献   

9.
张坚 《中国律师》2009,(11):45-46
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体系层次较为分明,最高层次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刑法》及刑法修正案和《企业破产法》等;第二层次主要包括《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第三层次就是证监会制定并公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下简称为《收购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10.
论要约收购的基本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要约收购的基本法律问题●虞政平要约收购,是指接受企业(投资者)以公开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上市股票并获得该公司控股权的行为,它与协议收购共同组成企业股权合并的两大方法。西方各国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及上市公司的繁荣,有关要约收购的规则较为完善。如美国《威...  相似文献   

11.
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做法关咸良我院审结的企业申请破产案,既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又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由于这些案件中企业性质不同、案情不同、争议问题多,处理的难度很大,往往造成审理期限长。如何提高企业破产案件的办案效率,本文提出我们的做法以...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收购与兼并徐冬根在证券市场上,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以争夺控股权的方式展开。低迷的市道,往往成为收购上市公司流通股票的大好时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收购兼并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应受到法律的制约。企业兼并涉及到很多政策和法律问题,如公司法、证券交易法...  相似文献   

13.
王欣 《公民与法治》2010,(11):41-42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渎职案件呈上升趋势,但自侦案件轻刑化的问题亦日益突出,免予处罚、缓刑判决率居高不下。自2008~2009年,河北省吴桥县人民检察院办理自侦案件13件14人,其中判处免予处罚、缓刑件13人,占所办案件数的93%。究其原因,既有县情县状的客观因素,又有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观因素;既有罪犯认罪态度的问题,又有检察干警素质的原因。因此要通过加强业务领导,提高办案能力;加大内部配合力度,加强外部联系强度等途径,积极探索实践严厉打击各类腐败分子,解决自侦案件轻刑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公司合并时除外。”从理论上讲,股份是公司资本的构成单位,如果允许上市公司收购自身股票,必然导致资本减少,这就可能损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从实践上看,允许上市公司收购自身股票,会引发公司内幕操纵股价、通过炒作公司股票来掩盖公司实绩等问题。因此,各国公司法一般都严格限制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实践中,不严格执行(公司法}第149条关于限制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在证券市场上,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以争夺控股权的方式展开。国家主管部门如何规范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活动?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行为中,如何及时、正确地适用法律?如何判断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的合法与否?是我国股市进一步完善过程中所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摆在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和证券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本文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中出现和存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从法律  相似文献   

16.
论公司收购中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公司通过收买另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部分或者全部有表决权的股票,从而取得对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产权交易行为。上市公司收购是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的反映;在西方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方兴未艾。 在我国,自从1993年9月“宝延风波”拉开了上市公司收购的序幕,收购事件就接连不断,迄今已有十几起,这表明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监管尚很不健全,特别是《证券法》迟迟不能出台,有关的法规主要是国务院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企业的收购与兼并,淘汰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淘汰不合格的企业家,实现存量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公司的收购与兼并是企业间的一种经济活动,涉及到存量资产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迅速集聚、产权的转移、公司重组、资本重组等诸多经济和法律的问题。律师为买方公司收购兼并非上市公司提供法律服务一个企业收购、兼并另一个企业的资产和产权是一种资产买卖活动,产权转让行为,买方公司可以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资产,也可以只收购部分资产,本文所…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被称为“中国并购元年”。跨国公司或外商投资企业收购中国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屡见不鲜,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中国资本市场直接上市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国重点垄断行业之一的民航业,也自2002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国家商务部等四部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法律制度沈志军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公开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以实现控股或兼并,已经成为企业向外拓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健全的证券立法和市场管理机制,企业的这类控股或兼并活动已经引发出许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收购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收购人是上市公司收购中的关键当事人,如何规范其行为,是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国于2006年9月1日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强化了对上市公司收购的规范和监管,并着力规范了收购人的行为。本文结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认为收购人应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承担诚信义务,并详细分析了收购人的诚信义务内容及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