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自由概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赛亚·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所论述的"积极自由"至少包括以下四种含义:"自我解脱"的禁欲主义自由、"自我实现"的理性主义自由、集体和社会化形式的自我肯定、强调政治参与和"自我立法"的共和主义自由.伯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与贡斯当的"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无论从思想史还是哲学分析来看,"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都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赛亚·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提出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在19世纪前后,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两种自由的态度是不断变化的,以至于以自由为核心内容的法律家长主义在现实中的境况也有所不同.这两种自由都有其固有的缺陷,我们能看到法律家长主义的合理之处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自由在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流派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侧重点,在弗洛姆的自由学说中,更多的是侧重于心理学的层面。弗洛姆从心理学的层面认为人之所以要逃避自由,不是真的要逃避自由,而是要逃避所谓的消极自由,摆脱消极自由所带来的自身孤独无力感,摆脱现实资本主义社会机制所带来的对人的能力和潜质的限制,以求达到自我能力的全面发挥,获得积极自由,获得最终的人生自我实现,但是在从消极自由跨越到积极自由的路径上,弗洛姆依然过多地依赖于心理学的解决办法,从而使该路径太过理想化,而无法触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弊端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以赛亚&#183;伯林自由主义宪政思想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伯林试图解答的主要政治难题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这两种自由概念;伯林强调了在现代社会里首先应当维护消极自由的理由以及无节制消极自由也会导致不良后果的现实,伯林还论证了人类价值多样性和冲突必然性;伯林自由主义宪政思想的遗产在于提出,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宪政文明,宪政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变迁不断修订和完善现有基本社会制度,基本制度设置的核心理论依据或指导思想将完成从一元论到多元论的转向,基本制度设置的重心将完成从维护制度利益或公共权力到维护公民利益或个人权利的转向,从而为后人探索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制度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斯金纳试图再现一种历史上曾经占有重要地位而后却逐渐衰落的自由谱系,即共和主义式的自由传统,这尤其体现在他所称之为"新罗马"理论家的思想中。新罗马自由理论从自然身体与政治体之间的类比出发,认为当政治体不能依据自身意志追求目的之时就应当被看作是一种非自由状态,而个体公民只有生活在自由政治体之中才能获得自由。这种承接了古代共和主义传统的自由理论对个体权利有着明确的关切,表现出了伯林意义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双重特性,尤其在消极自由方面,它以依附而不自由取代了干涉而不自由作为自由与否的评判标准,在依附通往不自由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逻辑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窥见新罗马自由理论由于内含未完全展现的契约主义而导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6.
魏春雷 《工会论坛》2011,(2):168-169
以赛亚.伯林关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区分,使"自由"这个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在更深的层次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自由只是人类众多价值中的一种,为了维护人的尊严,自由必须受到限制。选择的自由的价值就在于,它使人有机会成为主体想成为的那种人。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及批评家大都忽视了伯林的“狼的自由是羊的末日”这个命题,我们已经习惯于“狼的自由”,麻木了“羊的末日”。然而这却是伯林的世纪隐忧,而且他一层层地挖掘出“狼的自由”与“羊的末日”之间的真正关联。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极大深化了人类对自由的认识,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区分“人的自由发展”的两个不同领域,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关于自由的观念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学说"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免于……的自由",积极自由是"去做……的自由",确认和保障自由是法律的目的,民商法体现的是一种消极自由观,经济法则反映了积极自由的观念,是对民商法消极自由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由于西方的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近现代中国的一个转型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康有为和严复以各自的理论视角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而在当时富强也几乎成为压倒性话语。即便在富强语境下,康有为和严复依然为自由留下了探讨的理论空间,某种程度上他们探讨的就是自由与富强的关系问题,他们主张在富强语境下自由也是可欲的,只不过它被富强所涵容而已。通过文本解读,我们发现,康有为和严复二人基本上都对自由作积极和消极两种解,也就是说他们既承认自由是一种工具善又承认自由是一种目的善,不过他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康有为更多倾向于积极自由,而严复更多倾向于消极自由。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共和主义可以分为两派:一派重视"积极自由"的观念,强调民主和政治参与,其主要代表为哈贝马斯;另一派重视"消极自由"的观念,强调法治和权利,其主要代表为佩蒂特。与当代其他共和主义者相比,佩蒂特不仅对共和主义思想给出了最为详尽的论证,而且还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共和主义理论。这种系统的共和主义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佩蒂特提出了一种共和主义的自由观念,它既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也不同于传统共和主义的积极自由;其次,他阐述了一种政府理论,并且规定了共和主义政府的四个方面;最后,他表达了共和主义的两个理想,即平等主义的理想和共同体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危机是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理论及其制度博弈的极端化反映。从1980年代开始,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走出了理论极端化误区,开始吸收对方理论的合理性因素,追求社会和谐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以和谐社会为核心的霍布豪斯自由主义理论为当代自由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兼容并蓄的社会;是以立宪主义宪政为基础的法治社会;是个人自由和权利得到保障、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社会自治制度完善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就其各自的抽象涵义而言,法治主要是对公民消极自由的保护,而民主主要是对公民积极自由的肯定.应该厉行法治,用消极自由规范积极自由;推进民主,用积极自由推进消极自由;进而在此基础上促进两者的双向互动和动态平衡,以实现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老子思想的真正精髓不是消极无为,而是包含着一种积极救世的精神.在救世的方法上,老子同儒家选择的是完全不同的致思倾向,因而与儒家有完全不同的方案和理想.老子思想可以说是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老子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有现实上和学理上的必然性,而他这种救世方式对我们也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无疑充分肯定了自由的重要性。然而何谓自由?谁之自由?自由是否意味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不好好思考这些问题,就不能很好理解自由的价值所在。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针对自由概念进行深入分析。自由概念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包含了几个重要的维度,包括对自主与责任、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政治自由与精神自由等维度的思考与理解。正确地把握西方自由的概念、内涵与精神旨归,对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康德哲学立场具有本体论与人性的二重性,受其影响,康德的自由观中也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绝对自由与人学意义上的有限自由的张力.因此,全面理解康德的自由概念的发展需要考虑两个相关的角度或线索:一是具形而上学或本体意义的传统理性主义至善观点,即认为实体、神作为无条件者是“自因”、“充足理由”的观点,所成就的是一种本体论和神学的自由建构;二是体现了康德人学立场上的有限性思想和批判精神,它更为强调人的有限的自由意志以及这种有限的自由意志在现实和历史中的实现问题.只有重视这两个角度和线索的相关性才能理解康德自由的复杂性,理解为什么康德的自由思想构成以后不同取向的自由理论的共同资源.  相似文献   

17.
消极自由观和积极自由观各有其理论根源和现实依据 ,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是实现自由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就其总体精神气质而言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积极自由的自由观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排斥消极自由。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并且确立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实现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有机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8.
消极自由观和积极自由观各有其理论根源和现实依据,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自由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就其总体精神气质而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积极自由的自由观,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排斥消极自由.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确立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实现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有机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曾经作为认识世界与社会斗争的指导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兴盛一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辩证法似乎要被打入冷宫。但实际上,黑格尔辩证法拥有其哲学自身的理路,对于它,庸俗泛滥的理解固不可取,简单的抛弃也非科学的态度。辩证法不是处世的小计谋,而是生命的大智慧,即是实现自由的方法和道路。在对自由的理解上,康德因其揭示了自由的先验来源而功不可没,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却使自由从康德的“天国”回到了“人间”,“对立统一”就是要使自我在他者中实现自身的自由,使自由成为存在于他者之中的现实;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不是自我对异己的消耗,而在异己中保持住自己,它既成全了自身,也成全了他者。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是要让人在天地之间找到自身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严复将自由意译为“群己权界”,其要义不仅在确认个人之间私权的边界,而重在区分公域与私域、国家公权力与个体私权利之间的权界。他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论断的那样主张“己轻国重”,将个人自由作为服务国家目的的手段;而是区分了两种国家(对内的统治主体和对外的国际法的主体)和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国家对外独立自主和个人私域的自由),其自由主义思想并非以儒家伦理和以国家权力为本位,而是以个体权利为本位,兼顾国群。他提出的“自由为本,民主为用”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