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论公民社会公共交易功能的机理及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机制解决公共事务和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共交易的过程。各利益相关方平等、充分、合理地进行公共交易.进而达到令各方接受的均衡交易结果,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公民社会作为公民的自组织结构体系,有能使公共交易规则具有现实性、增进公共交易过程中的信任、强迫公共交易的发生以及降低公共交易费用等四种机理。公民社会的公共交易功能与社会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实现对公民社会的有效引导,使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完善公民社会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可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出现了数量增加和对抗性加剧等新的特征和趋势,表明了我国社会运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非均衡态势。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机理性原因在于群众和政府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群众和政府之间无法或不愿在体制内就各自的要求、诉愿、主张等进行"交换"。公民社会的结构地位使之能够促进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政治交换过程,从而减少体制外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现象。因此应当积极培育和鼓励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其"交换"功能。  相似文献   

3.
唐逢九 《电子政务》2011,(11):47-54
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探究了政府、媒体、公民、NGO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剖析了这些主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困境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作用,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和信息公开体系、加强舆论监督管理和官员素养建设;重视媒体的引导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一直呈频发和上升态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尽管群体性事件成因复杂,形式各异,但其最终的指向均为各级地方政府。这凸显了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机制的滞后与缺失。因此,地方政府应革新治理理念,转换治理范式,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当前,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利益协调与对话机制、政府预警与应急机制、地方领导责任机制以及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等,是我国破解群体性事件频发困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金伟  钱耕 《长江论坛》2011,(3):63-66
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严重危害到了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是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并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作为执政党,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对某些具有社会性特征的事件的统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各种利益格局重新分配调整,各种思潮和观念交错影响,我国社会已步入群体性事件多发阶段,其背后是社会问题的日趋突出和社会矛盾的综合集结。大众传媒作为公众了解信息的通道、守望社会的窗口、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力量,其在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使着重要职能。媒体作用发挥得当,会对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和处理起到积极的引导与消解作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的功用主要体现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客观报道的媒介;利益表达的通道,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群众监督的利器,引导舆论的关键;社会和谐的柱石,公民社会的推动器。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安定和谐是高校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及时化解群体性矛盾冲突,维护好高校校园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以公民为基点对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做总体概括。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成绩的取得不能淹没问题的存在。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产生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社会排斥、消极公民、政治冷漠等与公民意识相关的问题。按照公民意识的经典理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关系的扭曲与不和谐。对此,只有以协调社会生活各领域关系为基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市场领域、国家领域和公共领域和谐共处,才能构建良好的公民意识现状,为提高政府的综合治理水平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的分类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应该从公民个人或集体(群体)与政府之间矛盾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群体性事件的最初起因,可分为由间接的公民个人或集体(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引致的群体性事件和由直接的公民个人或集体(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可把这两类性质的群体性事件中主要的、带有典型或普遍意义的事件按发生地归纳为三类:乡村群体性事件、城市群体性事件、城乡结合部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张力加大和社会稳定性降低的突出表现。如何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采取切实可行办法来预防和消减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社会利益格局失衡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结构性诱因;利益受损者的相对被剥夺感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心理性诱因;负面的"集体记忆"导致弱者符号化的认知模式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认知性诱因;政府信息管理"缺位"和媒体应对失当导致的谣言弥散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信息性诱因。  相似文献   

11.
何红娟  刘衡 《人民论坛》2013,(11):45-47
近年来,随着群体性事件频发,党群干群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思考,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寻找到群众与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的关系所在,以期为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发展,全面彰显党内执政能力的独特性和权力性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安机关应准确认识当前偶发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实施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专案经营机制,正确处理慎用警力与善用警力的关系,加强指挥体系的建设,切实掌控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体制上的疏漏,切实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社会治理、实现有效社会整合,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群体性事件形成、发展的特点,遏制民众与公权力的疏离、对立趋向,缓解社会矛盾冲突,疏导不良社会心态成为有效应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关键.从社会整合视角加强制度建设,必然要求加强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创新发展公共管理与服务体制、建立健全政治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冲突加剧,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为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确实是必要的,运用现代化科学方法,及时、准确地实施预测、预报,尽早、尽快地做预防和处置工作,以降低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法治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法治的视角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十分必要。目前导致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公民法治意识欠缺,国家法制制度不完善,法治预设的救济渠道不畅。要处置好群体性事件,应培养公民现代法治意识,拓宽民意表达的合法渠道,完善法律制度,严格依照法律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社会舆情的监测与调节机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社会舆情监测与调节机制是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必要前提。正面舆情会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负面舆情则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对舆情采取监控、研判、引导、应对四大措施,并使各环节联动协调,从而维持舆情的平稳,避免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相似文献   

17.
田丽 《长江论坛》2014,(5):76-79
当前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茂名PX群体性事件"为例,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指出:政府政治传播系统的功能失效,特别是发展与社会控制功能失效,是引发该事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其他同类事件的发生逻辑,以及政府降低或规避群体性事件风险的策略选择,具有一般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薛松 《公安研究》2011,(4):20-22,51
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合法主张行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是信息社会中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制度外主张行为.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规模以及对抗程度都在逐年上升,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政治参与制度的相对缺失必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防范和处置,要拓展公众政治参与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健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视阈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既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与处在既定社会规范制约下的群体行为相对而言的集群越轨行为.突发群体性事件数量迅速增长,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和功能、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与公共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关联,有的公共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就是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但三者内涵、外延有很大的区别,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是事发突然,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没有任何征兆。二是事件敏感,经常牵涉到行政执法、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