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审讯以言语交际为表现形式,审讯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语言运用。实践中由于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突出,抗审现象普遍存在,侦讯双方的对话往往充满了"火药味"。审讯中侦查人员问话语言具有权力优势,因此,在问话中往往直接提出要求、指令甚至是命令,有时还会做出批评、谴责、威胁等语言行为以实现其对审讯的控制。审讯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言语交际过程中存在着话语权不平衡、信息传递方式一元化、问话语言偏向、有罪预设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审讯中引入"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树立应用"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进行审讯的理念,促进会话沟通中的"合作",并适当引入赞誉、同情,发挥"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在审讯中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审讯时,侦查人员的眼神、表情、动作、气质及其他身体语言与口语应同步。如果侦查人员在审讯中不注意身体语言,滥用身体语言,就会影响侦查人员的形象,给犯罪嫌疑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让犯罪嫌疑人失去对侦查人员的信任,从而影响审讯的顺利进行。在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会有种种身体语言表现,侦查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身体语言为审讯服务。审讯中,如果将以上两种身体语言有机结合,将对审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逻辑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它由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组成。在侦查审讯中,运用逻辑规律,是侦查人员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是论述在侦查审讯实践中如何保证侦查人员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及时揭露犯罪嫌疑人违反逻辑规律的错误,确保刑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讯问中,侦查人员利用序位效应对与犯罪嫌疑人相关的证据和事实进行恰当的编排,使犯罪嫌疑人在讯问的各个阶段获取不同的信息,从而影响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评价,使其拒供、谎供的态度得以转变,并作出如实供述。  相似文献   

5.
从权利与效率的关系看“沉默权”的取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应否赋予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权,或者说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应否引入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与我国公安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有关于此的争论中,有人主张“沉默权势在必 行”,有人则认为“实行沉默权弊大于利”。前者的理由主要是,沉默权制度的引入将大幅度地减少刑讯逼供现象,从而充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避免司法人员过分依赖口供定案,以及提高审讯的文明程度等;后者则认为,沉默权会限制侦查人员的审讯活动,影响侦查…  相似文献   

6.
犯罪嫌疑人拒供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嫌疑人拒供是侦查讯问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影响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原因中,拒供动机是较难把握的一种现象。通过对国外学者的观点和国内的相关研究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拒供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或弱化各类拒供动机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突破口”是军事术语。借用于讯问,是指侦查人员在犯罪嫌疑人拒供情况下从案件中打开的缺口或攻击点,是查清全案具有关键意义又容易攻破的薄弱环节或对象,能使讯问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禁刑讯逼供,我国的刑事法律和有关的司法解释均有明确规定。但司法上刑讯逼供屡禁不止,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案件不断发生。究其原因,立法是根本:法律没有沉默权规定,而关于“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实际上间接地为刑讯逼供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律没有严格的证据排除规则;自首规定在司法中得不到实质性的体现。相应的立法对策:一、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二、确立严格的证据排除规则,明确规定以非法手段获取证据无效;三、修改关于自首的条款。  相似文献   

9.
审讯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为查明职务犯罪事实真相、获取犯罪嫌疑人及其他涉案人员供述或其他言词证据而采取的的一种侦查措施,也是实现侦查目的的重要手段。依法灵活采用审讯侦查措施,对于提高职务侦查能力、收集固定证据、侦破案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嫌疑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由于心理失衡、侥幸和畏罪等心理存在,使得他们在侦查审讯中难以如实供述。侦查人员要想顺利收集到职务犯罪证据材料,应注重对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创造适宜审讯的气氛,并采取多种措施,促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事实"向"心理证据"转换。同时,侦查人员还应注意职务犯罪嫌疑人超我人格的形成,增强其如实供述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1.
对审讯人员刑讯逼供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一、审讯人员刑讯逼供的原因。首先,传统、落后的观念作祟,高高在上的特权思想挥之不去;其次,基层少数领导事前的不良诱导,事后的无原则保护,纵容了审讯人员的放任与依赖心理;其三,少数民警急于表现,立  相似文献   

12.
迷惑式审讯策略是讯问人员利用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不对称,使其内心世界出现错觉,形成不得不如实供述的意识。该策略对侦查讯问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当前侦讯实践中存在着运用频率低、运用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要突破迷惑式审讯策略的现实困境,侦查人员要充分做好审讯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把握策略适用的度,注意各种审讯策略的相互配合,并应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刑讯逼供为何屡禁不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刑讯逼供,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或将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在封建社会,刑讯逼供作为种审讯方法和取证了段,具有合法的地位,依据这种了段所取得的I仪和证言,。。I作为定罪的依据,因此在忖建社会长期合法地存在.在父今文明村会,无论是资本本义m家还足社会主义国家,在抨大封建(制用刑讯侵犯人权的同时,普遍在法律中规定禁止用非法的干段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l供及证人证;j;。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强调要实事求是,反对刑讯逼供。我同《刑事诉讼法人《刑法…  相似文献   

14.
侦查讯问是侦讯人员同犯罪嫌疑人之间用言语作为斗争手段的语言较量。讯问语言艺术在侦查讯问活动中作用重大,主要有:有利于技巧地选用讯问语言,挫败犯罪嫌疑人反审讯的伎俩;有利于正确施展讯问谋略,揭露证实犯罪;有利于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犯罪事实;生动形象地语言有利于促使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的良性转化。讯问言艺术受特殊的语境及讯问词的支配,其语言表达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含蓄语,熟语,隐语,方言土语等。  相似文献   

15.
侦查人员"口供情结"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存在于刑事诉讼之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侦查水平相对滞后、个别侦查人员素质较低、监督制约机制欠缺和惩处不力。然而从深层次而言,司法人员特别是侦查人员头脑中存在的"口供情结"是产生刑讯逼供的主要原因;"口供情结"也是我国封建诉讼观念和侦查工作现状的必然产物。根治它,仅靠各类"加强"、"提高"措施不行。沉默权的提出,为根治、消除"口供情结"提出了一个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刑讯逼供罪     
刑讯逼供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即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逼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目的。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工作秩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行为。刑讯逼供指采用肉体刑罚(如捆绑、吊打)或肉体摧残(如冻饿、曝晒、不让休息)等,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折磨,以达到通取。供的目的根据《刑法》…  相似文献   

17.
审讯的过程是为了克服嫌疑人被认为有罪的预期的阻力,获得法律容许的供词。因此,审讯的目标就是制造和增加犯罪嫌疑人的焦虑和绝望,减少其否认和沉默,以获取口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侦查人员采取的战术,包括隔离犯罪嫌疑人,然后采用正面或负面的激励。该文通过理解犯罪嫌疑人在特定情形下如何做出决定,然后描述虚假供述中的存在问题和外在因素,什么情况下会把无辜的人处于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18.
审讯工作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项具有很高技巧性的工作。突审对侦查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案情的了解、审讯方案的制定、审讯技巧、审讯方法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掌握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完成审讯任务、迅速破案。  相似文献   

19.
讯问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讯问获得的证据种类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以及通过该口供获得的物证、书证.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中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该规则的确立要求公安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既要重视口供又不搞刑讯逼供,不搞口供至上;既要探求实体公正更要重视程序公正;既要注重办案的效率更要重视对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的保护.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不规范的讯问方法,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公安办案讯问的一系列方法.公安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从“硬审讯法”转变到“软审讯法”.这种“软审讯法”包括讯问中的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同时为了保障这种讯问方法的实施,应当具备的一系列配套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是侦查讯问中经常会运用到的一种语言策略,借助于语言的魅力和技巧,利用审讯人员发出信息和犯罪嫌疑人接收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性,获取口供。模糊语言策略,在审讯人员审讯复杂案件或是遇到证据不足、找不到讯问突破口的尴尬时,无异于一剂良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如此,模糊语言的运用并不是随意的,更不能毫无节制地任意为之。实践中往往与"威胁"、"引诱"、"欺骗"的界限不明确,使得这种策略方法很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刑讯逼供"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