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目前,连南瑶族自治县创新思路,特色村寨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与移民搬迁工作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就地移民的新路子,着力建设瑶族特色村寨,力图把瑶族村寨打造成集生产生活、文化、商贸、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新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建设美丽中国醉美贵州为题,从站在全球和全国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发展视野建设醉美贵州,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特点,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从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醉美贵州的路经选择4个方面,探索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途经。  相似文献   

3.
贵州苗族村寨凝聚着我国少数民族古老文化结晶,却经济落后,处于地理劣势,并逐渐被盲目的旅游业所侵占,本土文化缺失。从苗族历史发展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先民所具有的文化生态意识是超前的,并发现贵州苗族村寨风景园林文化生态特点与生态意识变迁规律,为将来保护与规划少数民族古村寨提供帮助,同时在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村寨更新规划中建立理论依据,最终让苗族文化生态和苗族村寨重现光芒。  相似文献   

4.
戴勇 《群众》2023,(11):41-4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因为文化赋能而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位;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为旅游带动而增添了活力、释放了魅力。  相似文献   

5.
诗二首     
<正>题记: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振兴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读2011年10月28日《作家文摘》,转载国务委员马凯文曰:格律诗因其均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和简洁美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大美的诗体,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复兴中华文化,不能少了格律诗。吾为师表,秉烛育人;率性习作二首,以飨师生友朋……  相似文献   

6.
长汀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为一体的美丽山城。独特的文化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点燃了“大美汀州”的梦想。“近年来,长汀县人大常委会创新理念,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着力推进大美汀州建设。”长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日源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7.
湖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起步较早,工作成效显著,村寨自然生态得以保护,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特色得以彰显,和谐文明氛围不断增强.其经验为: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建设中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三者必须协同发展;政府重视、学者支持、村民热情参与是村寨建设成败的关键;特色建构型村寨虽然部分与历史文化真实不尽一致,但在村寨保护与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胜高 《长白学刊》2012,(1):146-148
当前的道德困境,使得我们有必要反思文化的社会属性:我们习惯强调群体的文化共识而忽略了个体的文化自律,使得道德建设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习惯强调文化自上而下的教化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自化,使得流于空洞说教缺少自我省思;习惯强调"以吏为师"而忽略了"里仁为美",即不能从理论宣示达成风俗之美。未来的文化建设,需要注意处理好上述三个关系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
大美北海     
张国成  邱海雄 《当代广西》2012,(19):2-M0001
碧海蓝天,文化传承,大美北海。 饱览银滩、涠洲岛美景,品鉴百年老街、合浦汉墓历史文化,宛若人在图画内,心游历史中。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民族村寨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文化机制创新不足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构建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补偿的原则、标准和方式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制度保障、法律保障、财力保障、参与保障等四个方面。论文通过对村寨建设中民族文化资源补偿机制的探讨,以期对村寨建设中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实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12,(16):68-71
近年来,文成县围绕“刘基故里、秀美乡村、养生福地”这一主题,按照“四美”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乡土文化、民资侨资等特有优势,坚持“全域性规划、联动式建设、差异化发展、融合型支撑、常态化管理”,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县1个乡镇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生态镇2个,建成省级生态乡镇8个、市级生态乡镇9个、市级生态村241个,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13,(3):60-6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近年来,保康县通过实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程,着力将早期楚文化与生态文化旅游、文艺精品生产相结合,倾力打造"荆山楚源·大美保康"文化品牌,催生保康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一、保康早期楚文化探源及品牌建设定位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2,(12):33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酒是陈的香",一壶陈年老酒,不知能引得多少酒鬼流连忘返;一杯沏好的陈年普洱,其中的浓郁滋味和醇厚色泽是新茶所万万不能及的。酒、茶如此,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来说更是如此。随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笔者认为,在这个以新为美、以变为美的时代,沉淀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文化之美则更显得弥足珍贵。对海南来说,历史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展示历史文  相似文献   

14.
日前,贵州省黔东南州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今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据介绍,该州今年将完成30个农村消防试点村寨建设任务,高质量确保全州农村消防试点建设五年规划圆满完成;着力实施农村消防“安居工程”,深入推进农村消防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防火委员会、“电管小组”、“户管小组”等自治组织,200户以上村寨和民族文化旅游村寨、  相似文献   

15.
<正>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仅要有发达的经济,而且要有繁荣的文化。为进一步推动高邮文化工作的繁荣与发展,高邮市政协围绕"唱响先进文化主旋律,促进文化高邮大繁荣"议题,召开主席会议,积极建言献策。第一,以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龙头,引领高邮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民族对应着不同的文化体系,各民族的分区居住或共同杂居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民族文化分区。民族文化区的划分明确了民族村寨的文化归属,同时也带来了统一文化区内村寨旅游开发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破解,可以以民族文化区对应的文化体系为背景,在此基础上,找准各村寨不同的旅游定位,强化村寨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文化开发上建立共识,与其他文化区内或区外的村寨协同发展,以此来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各自不同的特色发展,并确保民族文化区中文化借助旅游路径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纲  史道智 《群众》2009,(10):34-35
当今的时代已经被人们称之为“文化战略时代”。兴化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建设全面小康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建设“富庶兴化、生态兴化、文化兴化、和谐兴化”目标,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突出位置,这无疑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如何实现文化兴市,结合兴化实际和实践,我们认为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文化生态语境中侗族鼓楼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侗族村寨,从历史记忆、宗教信仰、艺术娱乐到地方习惯法、习俗、节庆、交际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鼓楼,鼓楼长久地"在场",并造就和谐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惠焜 《思想战线》2001,27(5):53-62
"西双版纳"这一个响亮的名字,从20世纪50年代起便新人耳目,60年代以后家喻户晓,改革开放20年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千万游客直接进入它的田园,领略它的"异国风光".如果开发得宜,这一品牌将长盛不衰.我们的任务是保护这一品牌,强化这一品牌,持久地完善这一品牌.曼景兰旅游新村的策划,要从传统加现代化的高度面对新世纪,考虑可持续发展;要突出传统,突出个性,突出特点,避免趋同;要为西双版纳村寨建设和村寨旅游摸索一个好的模式;要为全省旅游景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陈寿  宋雪峰 《今日民族》2013,(12):56-58
红河、文山两州2009年以来宴施民族特色村寨建设11个,其中红河州6个,文山州5个。州级检查验收和省级复验为优秀的民族特色村寨有5个,其中红河州4个,占已实施村寨的67%,文山州1个,占已实施村寨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