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是多民族国家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重要课题。促进四川藏区民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有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符合四川藏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公民教育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现代公民教育应当成为四川藏区群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亓瑞环 《工会论坛》2007,13(5):114-115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都具重要意义。作为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他们的道德素质、诚信品质,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是十分关键的,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明礼诚信"的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心灵和谐: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灵和谐是和谐社会建构的精神根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注意培育人们和谐的心灵。和谐心灵能够起到社会凝聚作用,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使心灵和谐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的心灵和谐度有两条途径:一是要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谐的能力,二是要创造更多的和谐要素。  相似文献   

4.
宗教既是一种久远的历史现象,也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相当广的范围内存在。对宗教事务的社会管理将始终是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宗教认同在国家间关系变迁、民族国家建构与分化、超国家共同体的扩张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正视宗教认同的作用、引导宗教认同发展趋势成为宗教事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党在历史上就注意到宗教问题,并谨慎地处理宗教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宗教政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党的宗教政策的基础。建国后,经过探索总结,党提出了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命题。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一命题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即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宗教认同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充分发挥宗教认同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特定作用。要重视和发挥宗教认同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社会文化交往功能,也要注意降低宗教认同在破坏社会稳定、阻挠社会变迁方面的消极性社会功能。在引导宗教认同的基础上,使宗教认同适应社会主义。要努力通过以下方式推动宗教认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化解宗教认同中的消极因素,充分发挥宗教认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指出了社会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试探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认同原理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模式的途径,为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大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与他们成长、生存的环境以及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因此,要结合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并创新推进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追求,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平台和占据新媒体阵地等途径,教育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执行者。  相似文献   

8.
职业社会化是大学生逐渐接受社会的职业文化规范,并使自己逐渐成为合格的社会职业公民的过程,其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职场表现及发展潜力.基于经验调查资料,本文提出了以求职准备为导向,包括认同职业、认识企业世界、确定职业角色、了解职场人际关系、求职准备五个方面的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五维动态螺旋模式.以五维动态螺旋模式为参照,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和指导,对大学生顺利实现职业社会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追求,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平台和占据新媒体阵地等途径,教育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执行者。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认同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社会发展主体积极融入社会建设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表现规律的分析,有着对性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更好地成为维护边疆地区稳定的坚实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工入粤,民族和宗教问题由此日益彰显,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广东民族、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基于这一现状,应加强相关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和管理,以适应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孙朝晖 《工会论坛》2009,15(5):24-25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政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政治协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完善政治协商职能的主要途径是:发挥政协委员在政治协商中的主体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政治保证;推进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的各种欲望和追求无限膨胀,导致道德底线被冲垮。新闻工作本身的性质及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加强新闻自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自律,必须从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建设和各种监督机制的建设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现代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大学生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高校应采取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等措施来培育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农民工输出大省——贵州,在金融危机下,大批农民工集中返乡,社会各领域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治安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必须就政治、经济、公安队伍自身建设、弱势群体、大学生及农民工就业等这些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根据各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青年发展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当代青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不仅因为当代青年必将成为和谐社会的主要成员和受益者,更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具有鲜明的代群特征,面临特殊的人生难题,从而将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和走向。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跟踪把握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青年的发展状况,不断完善心理矫治、社会化养老、社团管理等机制。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使当代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教育是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的一项活动。在中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追求社会和谐成为社会共识、建设和谐社会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情况下,公民教育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的素质与能力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高校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历来是国家、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建设公平正义、高效有序、安定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成为每一位“大学人”孜孜不倦的追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担负着维护秩序、教育学生、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使命。通过对云南警官学院以制度创新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为例,归纳出这一成功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应在现实的历史基础上作出具体的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凸现了个人发展和个人权利要求,也使社会公平与正义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社会价值,于是,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政治上达成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相对平衡。为此,应在民主制基础上建设集中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威政府,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现阶段,面对权力高度集中的事实,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设政治前提。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