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及其人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边塞 《理论月刊》2006,25(1):16-20
本文多角度地分析了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全面展开了列宁民主自决权思想的丰富内容,并从人权的视角论述了这一思想对于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宝库,对于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以及对于今天正确坚持和维护民族自决权原则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所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民族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必将进而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第一节民族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民族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近代殖民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近代民族压迫的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文明正是建筑在对殖民地附属国的掠夺和奴役上的。到了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产阶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8)
列宁在领导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结合当时国内和国际的现实情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并形成符合当时俄国国情及世界形势的列宁民族主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民族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殖民地问题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了民族平等理论和民族自决权理论,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中国人民还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还在朦胧中探索社会主义思潮的时候,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列宁,就以极大的注意力关注着中国革命的事态发展。他从1900年在《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中国的战争》一文开始,连续发表了《中国各党派的斗争》、《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新生的中国》、《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等重要文章。现已收进《列宁全集》和《列宁文稿》中论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单篇论文或章节就达百余篇。在这些宏富的著述中,列宁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高瞻远瞩地指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为新民主主义总路线与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彭清 《理论月刊》2004,(6):21-23
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个理论与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革命的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列宁将世界分成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两部分的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3月2日患病期间口授的最后几篇书信和文章:《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使国家计划委员会具有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由于其中思想的丰富和理论原则的重要性,在列宁的思想遗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只就列宁提出的有关改善无产阶级国家机关的思想谈一点儿认识。列宁的最后几篇著作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苏维埃政权建设最初五年的经验,考察  相似文献   

7.
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逾百年,百年之后重新审视列宁的这篇著作,可以看到列宁如何延续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列宁延续了前人既有成果又跳脱了窠臼;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站在资本主义对殖民地、世界市场被瓜分的形势下判断了国际格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把握中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关系出发来剖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方法,开拓了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的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战略高度审视与应对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最悠久、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冷战结束以来,民族问题出现一些新变化、新趋势。“三基本”和《当代世界思潮》都涉及民族问题,但都分别从各自体例角度来论述。近日我们召集校内外有关专家对国际国内民族问题进行了研讨,一致感到,需要从理论和战略高度来集中审视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这对于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来把握世界总体态势和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内外民族矛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主流与分裂逆流二战后,殖民地人民开展了声势浩…  相似文献   

9.
<正> 一些论著说,因为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所以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为什么同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土耳其和伊朗(波斯),以及大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却先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应如何解释呢?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前途即发展道路,列宁曾经认为有三种可能性:沦为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若干过渡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即非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走资  相似文献   

10.
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生命,邓小平对这个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备民族得到发展繁荣恩格斯指出,民族平等的含义只能是消灭阶级。列宁把消灭阶级引伸为实现社会主义。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思想,他明确指出,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才能得到发展繁荣。他说:“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个多民族国家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民族问题。按照国际法,国内民族问题一般不属于国际法调整的范畴,不能用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原则”来解决。关于这个问题,联合国大会1960年12月14日通过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规定指出,大会“认识到世界人民迫切希望消灭一切表现的殖民主义”,必须“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的表现的殖民主义”;同时,“使人民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但由于敌人的强大,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类型民族国家及其构建方式为依据,可以把当今世界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归结为三种,即原生形态民族政治发展模式、衍生形态民族政治发展模式和后发形态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伴随着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匈三大帝国的解体,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出现了民族国家全球扩展的第三次浪潮,在此进程之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及其民族政治发展,是后发形态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对于民族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进行概括和总结,是推进民族政治发展问题研究理论化、系统化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党员之一,是我党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他曾与李大钊等一起,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太雷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依据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的原理,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原则,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权问题本来属于主权国家管辖的国内问题 ,但随着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 ,频繁的国际交往 ,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奉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实行惨无人道的掠夺政策和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进行的灭绝性的大屠杀 ,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公愤 ,保护人权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要求 ,使人权问题由国内扩展到国际关系领域。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中指出 :“为挽救今后世世代代 ,使其不再遭受我们今世两次经历给人类造成无穷痛楚的战争灾祸” ,“重申对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男女平等权利及大小国家平等权利的信念”。从此 ,尊重人权和主…  相似文献   

16.
倪健捷克 《统一论坛》2005,(5):32-32,33
1945年8月15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同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远比自己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伟大奇迹。一洗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民族精神空前高昂,被割让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宝岛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败走向振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御外侮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台湾光复60周年,就是要弘扬中国人民在八年抗战中所…  相似文献   

17.
我和《思想战线》结识,算来已十易寒暑了。1981年秋,史学、民族学编辑何耀华君向我约稿。他说,你还不曾在我们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写一篇如何?言语间情真意切。在何君敦促下,我写成一篇题为《民族问题理论新探》(以下简称《新探》)的论文,《思想战线》1982年第一期给我发表了。是时,正值理论界拨乱反正。一些似是而非的极“左”认识都翻了个兜。我在《新探》中,对几个民族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例如在确认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一部分的论述中,同时指出民族问题也有自己的矛盾特殊性亦即相对独立性;又如,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重新认识列宁关于“两个民族”、“两种民族文化”的论断。《新探》的第五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杨天虎  陈燕 《求索》2013,(9):56-58,66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历来重视民族问题.尤其是民族主义的问题。爱尔兰问题为他们理解民族主义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例。爱尔兰问题是指。在英国对爱尔兰进行军事征服,殖民,最终将其合并的过程中.爱尔兰人民在政治、经济、宗教方面的抗争,以及英国政府对其抗争所作出的反应和对策。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是爱尔兰问题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解民族主义提供了范本。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爱尔兰问题立场认识民族主义,对解决当今的民族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来,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台湾省作为新兴工业化地区之一,已日益受国际上普遍的注意。因此,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台湾经济的性质,对于分析台湾经济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便为促进台湾尽快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政策依据,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半殖民地性质论不符合台湾的实际有一些同志认为,现今的台湾经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典型的半殖地性质的经济。这个论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 列宁关于半殖民地的定义在《帝国主义论》这篇经典著作中,列宁把半殖民地定义为在帝国主义分割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