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沙楚 《小康》2005,(5):45-47
博士生兼职做了村长助理,来自高等教育的知识和成果落入了农村。这与四十年前的“上山下乡”运动仿佛类似,但多了一层市场经济下的战略考虑,因为“教育上的差距,最终体现在发展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白雪山 《西部社会》2002,(8):11-12,28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5·31”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学、查、改”工作.坚持“学深、查实、改快”,全面加快发展步伐。学深,抓好“四学”:学文件、学理论,学政策、学先进:查实,开展八个查找:查找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查找在经济发展速度、总量和规模上存在的差距,查找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存在的差距,查找在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上存在的差距,查找在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的差距,查找在执行中央和区、市政策上存在的差距,查找在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上存在的差距,查找在改进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一年多来,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给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但离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总体目标还有不小差距。缩小这一差距,深化“三基”工程建设,突破口是加强国家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徐昌碧 《创造》2003,(8):39-3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差距”成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万事万物相比较而呈现的一种状态。国家如此之大,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既然差距是客观存在,就要准确估量,州与州之间、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对差距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解决差距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有差距,才有比较,才有特色。我们的态度不是否认差距,也不是全部和永恒的消灭差距,而是要承认差距,正视差距,正确对待差距。我们的很多工作及其措施,都要着眼和立足于“差距”,也就是要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国企高管的薪酬待遇与普通职工差距越拉越大,动辄就是员工的十几倍,有些甚至达到几十上百倍,去年“中航油事件”的主角陈久霖的年薪更是高达2350万元。据3月7日《京华时报》报道,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透露,国有企业管理层年薪将设最高额限制,初步定为不超过员工平均工资的14倍。“限薪令”甫一传出,在最为迅捷反映民意的网络平台上,便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然而,国资委本来旨在缩小岗位薪酬差距、维护基层员工利益的“限薪令”,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掌声;相反,在难得一见的叫好声…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前,安徽小岗村十八户村民的“冒险”举动—“大包干”,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进入了小康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扩大了。  相似文献   

7.
直面“看病贵” 解决“看病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这是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或可称为中国改革进程中最“无奈”的话题。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把工作目标定位于“医院管理年”。卫生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点,也把目光盯在了关注百姓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上。如何迎刃“看病贵”,解决“看病难”,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笔者从管理者的角度,谈谈这几年探索实践的思考与体会。“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在哪里“看病难”,集中表现为“看病贵”、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医疗条件差距大、优质医疗条…  相似文献   

8.
刘学 《公民导刊》2011,(7):58-59
导语:重庆市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4:1,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区县人均GDP相差10倍。“十二五”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缩小“三大差距”、给力民生幸福生活,成为重庆未来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不能认为目前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两极分化”吴振坤(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一、"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在t和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个人收入拉开了差距。进入90年代后,这种差距还将继续拉大。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这种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徐亚娜 《前沿》2008,(1):165-167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水平。由“灰色收入”导致的收入差距,破坏了社会公平,离心了社会和谐。本文首先对“灰色收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灰色收入”的来源和渠道,指出“灰色收入”无论是在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还是社会风气层面都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制止“灰色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削减政府权力、消除行政性垄断和健全税收征管体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 ,我国城乡都有一部分人处于弱势地位 ,被称为“弱势群体”。他们无论在生活方式与职业的选择上 ,还是在享有社会权利与资源的运用上 ,都远远落后于其它社会群体 ,其思想、情感和心理相当复杂 ,带有明显的消极和负面色彩。其一 ,传统的“均贫富”理念与现实的贫富距离之间的反差 ,催生了“弱势群体”内心的相对被剥夺感。一些人长期生活在吃大锅饭的环境中 ,形成了传统平均观念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却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市场机制必然导致人们收入的差别。适当的收入差距 ,有利于激活人们创业增收的冲动 ,但是 ,当这种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低保工作的家庭收入测算由“应得收入”改按“实际收入”后,总体上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增强了保障力度,有力地保证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在实际工作中,低保工作者虽然竭力把关,但“应得收入”与“实际收入”之间的予盾、差距很难把握。比如,工人六个月领不到工资可以申请低保,债务方就以有低保维持其生活为由,放松了支付工人工资的迫切性。再如,养子女不赡养父母、继父母不抚养子女、离异夫妻双方不互相抚养,政府给予了生活保障,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导致了这类应得收入的无限拖延或不了了之。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扶贫作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到了全党面前,强调“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到2000年,基本解决目前仍处于贫困状态的7000万人的温饱问题”。省第九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力争到1997年解决2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这一目标。因此,在现阶段扶贫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实现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扶贫该“扶”些什么?笔者已于1995年在盱眙县参加了一年的扶贫工作,从实践看,当前扶贫应着重在扶“脑”、扶“智”、扶“才”、扶“能”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曹发军 《求索》2008,(4):115-117
十九世纪末,“以太”概念开始纳入中国近代哲学家的视阈,他们纷纷对其做出解读。康有为把“以太”说成“仁”;严复把“以太”说成“气”;章太炎把“以太”说成“阿屯”;孙中山把“以太”翻译成“太极”。中国近代的哲学家直接把“以太”这个原始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这折射出中国近代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差距。这个差距体现在各自的哲学思维方式上,根源于中西方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选准“突破口”牵住“牛鼻子”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缩小我区差距的一点认识燕合义,班桂英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我区与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日趋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社会各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少主张和措施。譬如“念草木经,兴...  相似文献   

16.
“贫”与“富” 一个国人关注的敏感话题徐少伟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时间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也很小,几乎不存在着财富差距。但是,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80年代,神州大地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分配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讲学习是“三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学习搞好了,就能为“讲政治、讲正气”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为此,“三讲”教育要始终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摆在重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一、提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质量,必须在进一步增强学习自觉性上下功夫求突破许多同志的经验表明,学习的自觉性首先得益于认识上的提高,学习的差距首先也在于认识上的差距。当前一些同志在学习认识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观念。例如,有的把学习单纯当作一项任务,被动地、应急式地学;有的自我满足,觉得现有的知识已经够用了,多少年都这么干下…  相似文献   

18.
沈宣 《今日浙江》2011,(15):38-39
收入差距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收入差距问题。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通过采取税收制度、社会保障与义务教育等“主要招数”和措施进行调节,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曾在报纸上撰文表达了对“中国梦”的期待。他写道,“在新一届领导人即将主政的十年里,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在他看来,新一届中国政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大规模的农村一城市移民、令人窒息的污染和环境破坏等,“调和这一切的唯一方式,就是推出一种新的‘中国梦’,融合人民的致富憧憬与更可持续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王国斌 《政策》2004,(9):32-33
为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初,夷陵区专门进行了研究,及时组织开展了以“抓调研助增收”为主题的“千名干部万户行”活动。我们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必须在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农民市场组织化、农村城镇化上下功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