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困经济的冲击有多大?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这场罕见的危机?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最应该投向哪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累积的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有没有贬值的风险?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独家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秀云.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和新动力?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最大难点也是重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要走依靠内需之路,同时,中国经济也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TPP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法动向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力 《政法论丛》2011,(3):26-33
在APEC框架下进行的TPP(环太平洋战略性经济合作协定)是一种广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法的地理邻接性的空间限制,而其中的美国、日本等国的动向对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中国有必要在战略高度上审视其经济一体化对策,积极应对TPP带来的新挑战。从国家利益出发权衡利弊,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到TPP谈判进程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逐步深化经济改革以及法制改革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而新的破产立法亦正处于改革的前沿。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破产法律制度面临着哪些要求,相对应地,中国新的破产法应该有哪些应对措施;其中,跨界破产法正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宋华安 《法人》2010,(1):24-25
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是投资还是消费?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在《新世纪周刊》成立20周年庆典间举办的“2009首届新世纪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试图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并相信——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发展模式将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城市化将是这个转型中的动力和亮点。  相似文献   

6.
郎咸平 《法人》2010,(3):40-40
我从来不预言的,但是我不得不提醒大家,2010年的经济是不容乐观的。首先消费这一驾马车,我也不用说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老百姓哪敢消费!用什么去消费?这一驾已经跑不动了。出口,讲出口就不得不讲奥巴马,这个家伙来中国带来了三个“礼物”:贸易大战、汇率大战和成本大战,这三个大战之后我们的出口马车还能跑多远?这个问题给大家思考。现在还有一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向前走,那就基础建设。告诉你,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靠持续投资基础建设而成为经济强国的。  相似文献   

7.
贾品荣 《法人》2007,(9):22-25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七大将于十月中旬在北京召开。对于活力四射但也问题重重的中国经济而言,这次会议必将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十七大之后,市场经济怎样完善?如何构建现代政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法治社会?能否建设企业文明?这些热点问题引起企业家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气候谈判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之后,低碳经济很快风靡全球。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但是低碳经济究竟是何物?如何对其界定,本身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风口浪尖。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承诺的必然选择;又是调整经济结构,建设新型工业国家的重要战略契机。  相似文献   

9.
国际收支不仅是各国经济领域内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各国间结算债权、债务关系的主要依据。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是该国国际经济活动的直接反映。本文将从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入手,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指出应该理性看待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法实施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法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涉及多元利益,且受到执法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法的实施变得非常复杂.中国经济法在实施中面临和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较高违法率和较低查处率并存;问题解决与矛盾转移并存;对执法机构的过度倚重,对来源于社会和市场的法律实施路径较为轻视;某些情形下的立法缺乏从实施角度的考虑.因此,应该从立法和实施两个层面进行制度变迁:经济立法应该反映执法机构的现实状况;提高经济法律的威慑力;运用信用体系促进市场主体自律;依赖非政府的力量实施法律.  相似文献   

11.
这个冬天似乎有点冷。这种感觉不只来自于天气,更多的是经济。 广东许多出口企业纷纷关门,浙江急报国家发改委:“全省200多万家民企处境微妙,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连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老总马云也号召员工准备过冬,给员工发出公开信——《冬天里的使命》。停建、缓建、下马、减店、裁员……企业“倒闭潮”真的来了吗?  相似文献   

12.
叶雷 《法人》2013,(11):95-95
美国著钇经济学家、“发展形式”理论创始人镭利斯·钱纳里,有一个著名论断是:在不具备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必要条件的情况下,找到关键性阻碍并改变它,就能加速发展。并且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走的正是这条道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从农付扩展的改革。伟大经济学家马歇尔何一句名畜,“自然不会色跃”,经济奇迹背后的“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独特在哪里?近年来,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关键性阻碍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控制经济,对法律服务有着迫切、广泛、深刻的需求,而法律服务主要是由律师这样一个专业群体来实施的。这样,就需要我们弄清以下几个重大而急迫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律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怎样给律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定位?律师个人与群体应该怎样组织和管理?尤其重要的晏,作为一种现代法制力量,律师在整个司法体系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律师与法宫、检察官、警察是什么关系,律师应该奉行何种职业操守和价值取向?进而言之:在民主与法制国家里,为什么必须有律师,律师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应该和将…  相似文献   

14.
王伦刚 《现代法学》2008,30(3):56-62
西方市民社会的历史多样性决定了中国经济法学借鉴市民社会理论存在选择问题,但是,学者们却在批判西方现代市民社会的基础上直接将当代市民社会作为中国经济法的社会基础,这会导致种种弊端。在历史视角下,我们会发现中国市民社会正在形成之中,而且西方现代与当代市民社会之间存在有机的历史联系,因此,中国经济法的社会观应该是中国市民社会,即立足于中国并借鉴和整合现代与当代西方市民社会特点的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目前,楼宇对讲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哪些?中国的份额有多少?中国楼宇对讲产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如何?市场量有多大?中外楼宇对讲厂商在中国市场正在展开新一轮的角逐,那么,当前的竞争态势如何?中国楼宇对讲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期《中国楼宇对讲行业大扫描》或许能告诉您一些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地位是不相同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相对有利地位。首先,这是由中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中国的经济实力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迅速增长,专家预测,中国在今后二十年仍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其次,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三,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依托巨大的本土市场,在劳动密集和中间技术制造业,中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有可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因此,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尽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利大于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力度向前推进,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象。经济全球化催生法律全球化,而法律全球化使得中国要迫切加快法制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对此,我国应抓紧时机,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法律体系,进行法律制度改革,推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实现司法独立,早日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本文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肖思  海莹 《政法论丛》2003,(5):80-83
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 ,除了正视和积极参与之外 ,别无选择。一方面 ,决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风险 ,就置身事外 ,甘当观潮派。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 ,就必须对外开放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我们要树立起全球意识 ,具有世界眼光 ,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全球化进程 ,勇当弄潮儿 ,借助世界经济的舞台 ,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大计。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 ,不能对全球化抱盲目乐观的态度 ,不应把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强国会自动放弃强权政治和掠夺政策 ,以为从此便天下太平 ,世界大同 ,而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具有清醒的估计。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次发布的《中国会议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每年举办各种会议多达几千万个,涵盖公司会议、政府会议、事业单位会议和社团会议四大类,会议经济产值近万亿元。会议经济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对此,网民纷纷表示难以认同依靠会议经济驱动增长的方式。有网民指出,开会越多只会导致消耗更多的社会财富,降低效率,呼吁提倡高效节约的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与反垄断立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明月  侯茜 《现代法学》2004,26(5):109-1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于国内因素的考虑而制定的反垄断法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问题,美国和欧盟等都开始对传统反垄断法进行调整。经济全球化也促进了反垄断国际规范的发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及时制定反垄断法或反限制竞争法;并且在制度安排上应注意:坚持垄断中性的认识,充分体现合理规则,中国反垄断法应以规制限制竞争行为为中心,充分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合理安排责任制度,有克制地赋予域外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