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2.
作为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3.
作为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4.
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坚持把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严格区分开来,而共和主义则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政治社会.哈贝马斯强调,既必须把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区分开来,又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共领域,并通过公共领域的自由讨论来影响政府决策,控制社会权力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才能保证自由和公正.而政治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也是在公共领域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调查数据,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政府信任对政治参与的重要影响。文章对政府信任作了中央政府信任与地方政府信任的二元划分,并将政治参与区分为制度内政治参与和制度外政治参与两种类型,文章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政府信任对制度内外政治参与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信任对制度内政治参与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公民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程度越高,参与村居投票选举活动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然而公民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对制度外政治参与没有显著的影响,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会明显激发制度外政治参与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学界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区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但是,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活动主体,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之区分只是存在于学理研究的逻辑之中。对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其功能则既关涉到个人,同时又关涉到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应该在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辩证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解释。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于以价值引导的方式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促进个人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认同,使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安排得到普遍认同,以形成持久的利益认同精神支柱和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英津 《新视野》2000,2(5):33-35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权型政府体制必然要被打破。那么,我国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根据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对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的性质和功能,笔者认为,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政府必须在社会的整体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并起主导作用,它的角色定位只能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权威的强政府,而不能是一个效率低下、功能弱化的消极政府。一、我国强政府角色的定位依据  1.是由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上官酒瑞 《探索》2012,(5):58-63
良善的公共生活需要政治信任的润滑与滋润。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政治信任困境。在现代社会,确立政治信任与国家制度建设是同一过程,是高度契合的,国家制度建设构造政治信任在根本上是通过制度化不信任的建立健全与有效实施来实现的。中国政治信任的建设不是也没必要彻底消解民众的不信任情感,而是要不断提高政治信任的修复能力,目标是形成以制度信任为要核的现代政治信任模式。这关键是要通过激发制度活力、增强制度供给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根据制度化不信任的理念构造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为民众施予政治信任形成激发机制,为政府维系政治信任形成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政治信任是维系政权的合法性基础。从意识形态、政治绩效、党性修养入手赢得民众政治信任,是我军树立政治工作威信的传统优势。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教育知行脱节所引发的信仰危机、角色认知错位所导致的军人荣誉感下降、少数高级干部腐败现象所引发的信任危机,是导致当前军队政治工作威信下降的重要原因。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实现从人格信任到制度信任转型,是新时期增强我军政治工作威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国际问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国际关系的本质,才能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这些方法论原则是:必须把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区分开来;必须把内部思想教育与对外宣传区分开来;必须把策略与战略区分开来;必须把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手区分开来;必须把愿望与现实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关于政府信任的分析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任对于政治系统的秩序维持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政治互动关系。就政府信任的产生而言,政府信任高低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就政府信任的效果而言,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因此,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就构成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权力结构,所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都建立在这三者关系基础之上,所有的政治功能都围绕这三者关系展开。可以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功能的每一项重大变化都是在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基础上发生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表明,随着党的角色与功能的改变,党权领导政权的方式、党权实现民权的方式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围绕着党权、政权与民权关系而进行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4.
良性互动:社会资本建构的综合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秋菊 《求实》2005,(7):57-60
在社会资本建构中,应避免滑向两个可能的误区一是忽视甚至排斥政治国家作用的社会中心论,一是崇尚制度万能的制度主义。一个综合的社会资本建构框架应该是将国家和社会都纳入进来,既有自上而下的有效控制,又有自下而上的有力推动,真正实现上下的良性互动,在国家和社会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中克服国家干预的失效和社会的不自足性。提升社会资本存量,实现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政治关联是连接企业内部治理与其所处制度环境的纽带之一。铁路债务融资能力和融资风险与其行业性质及政府管控密切相关。我国铁路债务风险在高度集权垄断的管理体制下容易演变为行业系统性的债务危机。实现政企分开是从制度层面完成对铁路风险管控的第一步,其次是规范铁路政治关联机制。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规范铁路政治关联的机制,充分考虑铁路债务既有情况、渐进式的制度改革逻辑以及铁路客观经济技术属性,调整政府与铁路的关系,使其制度框架趋向合理化,促进铁路这一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能够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6.
苏共扮演着一个全能党全能政府的角色,垄断一切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将所有资源裹挟其中,同时在自我绝对化和神圣化的逻辑进程下将自己也陷于其中不能自拔。苏共就是契科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既是制套者,也是套中人,苏共不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最终深受自我编织的政治、经济僵化的体制套子所累而丧失执政地位。这场悲剧不能不引起全能党(政府)的警觉和反思。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以后,应时刻联系群众,不能脱离群众;时刻代表人民的利益;在政治上应该与时俱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经济上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政府信任是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处方的基础,而国内学者对此关注和探讨的还不多。一个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政治互动关系。就政府信任的产生而言,政府信任高低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偏离程度大小;就政府信任的效能而言,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必须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才能得以说明。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科学阐发,蕴含着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规律的重要探索。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的特殊性、客观现实性和内在逻辑、如何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制度及意识形态安全的分析,对于今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索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因此,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就构成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权力结构,所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都建立在这三者关系基础之上,所有的政治功能都围绕这三者关系展开。可以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功能的每一项重大变化都是在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基础上发生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表明,随着党的角色与功能的改变,党权领导政权的方式、党权实现民权的方式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围绕着党权、政权与民权关系而进行的各项改革将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20.
政党时代的来临带动了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转化,即从政权转移逻辑向革命逻辑、国家构建逻辑和民族复兴逻辑的转换。中国共产党在克服了多重政治力量之缺陷的基础上,使新型的政治发展的逻辑得以呈现出来。中国共产党的特性使其集创新力与修复力于一身,从而缔造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在创新机制和修复机制灵活而务实的组合中,中国政治发展确立了独具一格的动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