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  相似文献   

2.
倡导新理念     
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颁布实验,以新教材的逐步推广和使用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倡导新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新理念就是与时代发展脉搏相合拍、与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符合、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例如,淡化知识的简单传授及其预设,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是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为贯彻实施上述要求,笔者就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案例教学谈点粗浅认识,以抛砖引玉,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一、从中考政治命题特点看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政治命题,我们不难发现其特点:重视基础、联系实际、渗透课标、关注热点、凸现能力、鼓励创新。各地中考政治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和认识实际,在学…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品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它要求教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一课程建设理念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品德课的考试命题均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对日常教与学起着重要导向作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设计1.说课程标准:根据《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本课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2.说教材。由于在社会生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循环教学,指学校依据思想品德教师的师德师风、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学校实际分配课务,思想品德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学生发展和中考实际,采取有效策略和手段,从低到高依次实施七到九年级的学科教学,并就其对学生、教师、学科和学校的发展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文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之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依照新版课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其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因此,笔者认为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是有没有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德育的持久长效。下面,笔者结合苏人版八年级下册"抵制不良诱惑"一框的教学研究过程,与各位同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分析1.链接课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二)承担社会责任",目标之一为: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内容标准的2.2为:"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这既是与正义相关内容的教材编写依据,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理念。课程以生活为基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构建以生活为主题,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强调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是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教材的滞后性十分明显。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要以充满生活味的信息来创设情景,使教学贴近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和实际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毕竟不是生活本身,大多数的生活素材都必须经过整合、开发和改编,以便适合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回归生活”———学生的生活逻辑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课标》)的研制工作中,课标组形成了几点重要的共识。一个基本共识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要努力回归生活,回归品德,并转向公民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构成了这种共识的一个起点。这一思想是由鲁杰老师在参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个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时提出的。回归生活,就要以学生生活事件为叙事题材,紧扣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生活逻辑,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线索。学生品德的发展不是离开生活的,他们理解品德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坚持以生活化的内容作为切人点,以"品德"行为实践为核心,必须努力改变过去以"教与学、练与考"相结合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学习模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才能绽放出人文之花。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五条"教学建议"。在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在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生活逻辑”,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经济生活》不但在整体架构上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而且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了“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生活题材之中,通过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例来展示观点…  相似文献   

18.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就要在新学期开始使用了。我在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的新教材过程中,对其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有一些感悟,现简单陈述,以供大家共同探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的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乡土资源以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优势正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植入乡土资源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机的补充、渗透、整合、延伸,从而打破文本与生活的壁垒,让文本教学与乡土生活对接,引领学生沐浴着乡土阳光回归到最自然的社会生活中,使教学更加趣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是鲁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6单元第14课第一个目的内容。本单元的生活主题是过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辨别高雅情趣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