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主要指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它们是党的执政地位赖以巩固的基本条件.只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这棵参天大树才会枝繁叶茂、万古常青.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一方面增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也给党执政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要求 ,深入研究我国社会阶级阶层构成的新变化以及对党执政基础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动摇 ,不断增强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必须团结和教育社会各阶层的群众 ,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是否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揭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一观点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阶级基础是党所产生和依托的阶级力量,它决定着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着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能是工人阶级。党的群众基础是…  相似文献   

5.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爱林 《求实》2002,(8):16-18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历程不断发展壮大的借鉴是我们在新时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依据 ;中国工人阶级自身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及其在新世纪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现实依据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包括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两方面.要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发,做好社会各阶层优秀分子的入党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内涵、现状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就是指党“依靠谁、靠什么执政”的问题,”即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政治合法性基础”角度看,它主要由意识形态基础、绩效基础和法理基础三大要素构成。当前,从总体上看,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执政是认可、拥护和支持的,因而党的执政基础是巩固的。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党要根据实际,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基础、拓展绩效基础和构建法理基础。这样,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8.
研究和维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最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巩固党的群众基础、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疑虑 ,如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明确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地位没有改变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把党变成“全民党” ,也不是向社会民主党演变 ;新的社会阶层也是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鼎亚  王琍 《求实》2003,39(9):23-25
政党是阶级的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无产阶级政党是由无产阶级先锋队所组成的。保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是对现代政党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转变,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探索,拓展了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巩固了执政的组织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科学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提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这对于在新时期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变革引起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共产党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重构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进党的现代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的内容。只有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党永远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何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我们必须要积极开展和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这也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逻辑要求.具体地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的逻辑要求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吴若兰  饶燕 《党史文苑》2007,3(11):26-28
江泽民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科学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提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这对于在新时期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包含于阶级基础之中 ,党的阶级基础包含于党的群众基础之中 ;党的先进性是其阶级基础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但它又相对独立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处于主导的地位 ,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是其实现对群众的影响和领导的先决条件。因此 ,党的先进性、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三个时期来回顾中国共产党自根据地局部执政以来,增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肖赞 《学习月刊》2010,(16):8-8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保持长期执政的一项战略策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扩大党的群众关系?这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此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金东 《求实》2002,39(2):16-17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不仅是我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也是当代国外政党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当代国外政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逐步弱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它为我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供了重要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