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的早春,省政协副主席潘心城率部分文教卫体委员会领导及文艺界政协委员一行11人,前往南日岛调研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情况。前一天还是春雨滂沱,乍暖还寒,大家都担心这样的天气能否登岛,不曾想第二天一早却是春阳灿烂,晴空蔚蓝,南日岛在浪花的簇拥下,显得格外的美丽。作为福建省的第二大岛,南日岛位于平海湾和兴化湾交汇处,东临台湾海峡,全岛总人口54000多人,有耕地2.38万亩,林地2.13万亩,森林覆盖率31%,辖17个行政村,其中9个为纯渔业村,是一个以渔为主的海岛镇。南日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始终牵动着潘心城副主席的心,这已是他第5次上岛…  相似文献   

2.
胡枫  廖超文 《当代广西》2014,(10):48-49
正9岁,母亲因脑溢血离世,她赶不及见母亲最后一面。15岁,父亲中风导致偏瘫,她休学回家照顾父亲。16岁,她背起父亲上学去。17岁,经过精心护理,父亲一次能站立半小时。她叫陈春林,1997年出生在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家庭虽贫寒但也完整幸福。然而,9岁以后,母亲早逝、父亲瘫痪,年幼的她和弟弟的生活开始布满阴霾。  相似文献   

3.
李振鲁  李振燕 《黄埔》2011,(2):26-27
又是一年春来到,父亲李越众离开我们已近两年了。2009年4月16日,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父亲安详地走完了他奋斗、坎坷的93岁人生。1916年农历七月初八,父亲出生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农民家庭,八岁进入本村小学,16岁高小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保定第七中学,因为一年要交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7,(1)
正我的父亲蒋润苑今年100岁,是抗战老兵,经历了8年抗战的每一天。1936年秋,父亲19岁。为了谋生,父亲在亲戚的帮助下,从山东到西安参加了东北军53军。父亲参军不到一年,日本侵略军挑起了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从此之后,父亲跟随东北军开往抗日前线,参加了太行山游击战、武汉会战、洞庭湖防务。1941年,父亲考上了黄埔军  相似文献   

5.
深情忆父亲     
刘晓华 《台声》2013,(12):81-81
我一直以为父亲能活到100岁。然而自去年父亲查出肾病综合征,与病魔抗争一年多以后,还是在8月22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6.
今年75岁的父亲是一位有着53年党龄,33年军龄的离休干部。父亲教育我的两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7.
张治平 《黄埔》2020,(2):52-55
我的父亲张子忠出生于1924年2月12日,是家中的长子。父亲出生时,爷爷便为他取名"子忠"。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爷爷的寓意是:要以报效国家为大,国比家大,有国才有家,虽然说是百善孝为先,但是要真正和国家相比,孝敬父母应该位居于次。1939年,黄埔军校已经迁到成都北较场,父亲以出色的成绩考取了黄埔军校17期辎重科。父亲当时的实际年龄还不满16岁,为了早日保家卫国,谎报说18岁,加上父亲体态瘦小,更显得瘦弱。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陈泽同与毛泽东周世钊的一段往事追记陈淞我的父亲陈泽同,于1898年生,1989年逝世,湖南长沙人。父亲生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工程师。1919年,父亲11岁,在长沙市修业小学读高小。这一年,毛主席与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先生同在修业小学任教,毛主席教历...  相似文献   

9.
左太北 《黄埔》2014,(3):71-73
我母亲原来是北京的学生,“七七事变”后为了不当亡国奴,于1937年10月到了延安。1939年2月她被派到太行山工作并结识了我父亲,他们于4月16日在八路军总部结婚,当时父亲34岁,母亲22岁。婚后的母亲在太行山区做妇女抗日救亡工作。我出生于1940年5月。  相似文献   

10.
父亲山     
对于有儿有女的家庭来说,父亲和母亲都不可缺少,他们是领头羊,左右着这一个张着大嘴的家庭。我很早就夭折了父亲。我的兄弟们就时时叫我的母亲头痛万分。父亲是重要的,父亲是一座山。厚重的山。 我的父亲何忠俊,是1972年的一个黑夜里离开我们的,他那时正当年,刚好37岁。 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然而,对于父亲,我们仍然记忆犹新。 父亲是一位慈祥和沉默并具的  相似文献   

11.
徐、蒋家世徐悲鸿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他是江苏宜兴人,1895年生于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章达公擅长书画,全家靠父亲卖字画为生。或许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徐悲鸿从幼年起便爱写写画画,因此,十几岁时便小有名气,以能书善画闻名乡里了。19岁那年,徐悲鸿的父亲去世了,他是长子.只得放弃学业,从上海回到宜兴,挑起养家的重任来。为了多挣点钱,他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7,(3)
正我的父亲蒋润苑生于1917年11月16日,已经100岁。他是黄埔军校第17期的毕业生,也是一名抗战老兵。1985年4月28日,沈阳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父亲被聘到同学会工作。1988年8月16日,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在沈阳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基础上成立,此后,父亲便在省同学会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四、嘲笑父亲后的追悔□姜玉胜五岁的时候,父亲在我眼里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他能使我的一切愿望都得到满足。父亲的身上始终带着让我仰视的光环。十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在我眼里是个很平常的人,通过简单的比较,我认识到父辈的平凡和家庭的困窘。十八、九岁的时候,父亲一词在我眼里只是一个长辈的代号,因着血缘关系我所必须使用的一个称呼。我可以用平视或略带蔑视的目光看父亲。父亲身上的光环丧失殆尽……十几岁到二十多岁,我是无法理解五十多岁的老人是依靠回忆往事作为信念而生存的。父亲一生平凡,足以引为骄傲的是在“大跃进”时代由一个…  相似文献   

14.
《春秋》1998,(5)
我们的父亲于力群,生前担任乳山市教学研究室高中数学教研员、乳山市政协副主席,为威海市科技拔尖人才、山东省劳动模范。1927年3月27日,父亲出生于胶县东乡大西庄一个农民家里。7岁人本村私塾读书,12岁进胶县城里信义小学读书,15岁时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只好辍学回家务农。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父亲李善勋,1914年出生,黄埔军校第十五期毕业。原任傅作义第十六军少将副参谋长,1949年1月随军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五军任军后勤部副部长。2010年11月1日去世,享年96岁。至死不渝的黄埔情结父亲生长在苏北农村,祖辈种  相似文献   

16.
赵永春 《黄埔》2011,(2):19
父亲冯锦彬,1920年农历5月初三生于云南巍山县(原蒙化县)。18岁时被国民政府抽丁去当兵。父亲当时还算有点文化,后考入黄埔军校昆明第五分校,成为黄埔军校十六期学员。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调云南部队到东北打内战。战役中父亲所在部队投诚,经转化培训后于1949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7.
我的母亲刘慧征,生于1895年,卒于1985年。她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我父亲张澜先生是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和四川反袁斗争的领导人之一,是一个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奋斗不息的民主人士。母亲19岁与父亲结婚。在父亲的影响之下,母亲的命运也与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我的外祖父是解元,1902年被清政府选送留日,次年病死,那时母亲8岁,因家境贫困,靠外祖母纺纱、织布、刺绣度日。母亲识字不多,但能背诵很多诗词与文章。辛亥革命后,父亲历任川北宣慰使、国会议员、嘉陵道尹、四川省长,为官8年,廉洁奉公。母亲则在乡下放牛割草,下种收粮,克勤…  相似文献   

18.
第132级台阶     
母亲去世后,在父亲执意要找这个比他大几岁的继母时,我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几年以后,父亲去世后老家就剩下继母一个人,我对她的态度就更加模棱两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1895年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的一户清贫人家。1913年还不满18岁的父亲投身冯玉祥将军麾下,开始了戎马生涯,并由士兵升至军长、省主席。1926年五原誓师,邓小平、刘伯坚等一批共产党人进入冯玉祥的部队做政治工作,这成为我父亲接触共产党的契机。他主动接受党对他的帮助,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从此坚定跟着共产党走,对党的信念矢志不移,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振兴中华。1930年中原大战,阎冯败北,蒋介石收编了冯玉祥的部队,为笼络我父亲为他围剿工农红军打冲锋,我父亲被委以双路总指挥兼三十军军长。由于父亲已…  相似文献   

20.
曹景滇 《黄埔》2008,(2):21-23
我的父亲曹艺(黄埔六期生)于2000年8月21日去世,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