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西欧、美国的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中"俄罗斯研究"(Russian studies)的地位。探讨"俄罗斯研究"学术共同体在一些学科中相对稳定的原因,以及其他学科对俄罗斯关注的局限性。观察西方"俄罗斯研究"学界与俄罗斯社会科学界的关系,并探讨西方"俄罗斯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央-地区-地方自治:当代俄罗斯的中央再集权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中央再集权政策的源头、基本观念和利益是什么?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了它的进程和结果?中央再集权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前景如何?本文旨在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首先纵览俄罗斯1990-2000年变革背景下的地区化趋势;接着考察2000年以来中央再集权进程中各政治力量的理念和利益所在,及其对俄罗斯联邦改革政策的影响,该政策可以称之为"新中央集权"(区别于苏联时期的"旧"中央集权).接下来分析"新中央集权"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俄罗斯国家改革进程的影响.在总结部分,就中央再集权对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意义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主体、观念、结构与周期的视角,来观察当代俄罗斯的外交现象。外交主体及观念视角的讨论,深入分析了俄罗斯外交角色的复杂含义,旨在探讨西方叙事模式、单线时间观念、以"民主-专制"简单化地将世界一分为二等标准的局限,从而展现俄罗斯外交主体的独特身份。结构角度的研究阐释了俄罗斯在世界文明、国际体系中的成长、发展过程,包括其文明结构的内在属性与外部特征,以及在大国多边关系中的地位、动态性结构功能等。周期性视角下的研究则通过"短-中-长时段"分析,追寻俄罗斯对外关系中反复出现的逻辑特征。本文把对俄罗斯外交的研究置于全球转型,尤其是俄罗斯与其他国家间的互动过程中进行。力求基于事实与理论的分析,通过反思,为这一领域的学术范畴与理论工具的构建与运用,提供若干建设性的参照与铺垫。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20年后,几乎所有的前共产主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然而,仍然有些转型国家在这一进程中落在后面,其中就有前苏联的5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对于这些既不同于俄罗斯和东欧,更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来说,实现转型没有明显的参照模式.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在东亚地区取得成功的"发展型政权"是否也能够为中亚经济体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解体和20世纪90年代的动荡导致了俄罗斯国家权力的流失。在30年的转型进程中,俄罗斯始终在推行国家重构策略,追求建设一个“强国家”。俄罗斯国家的重构策略可以从政治制度与精英体制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在政治制度方面,俄罗斯国家主动塑造了一个以联邦主体首脑为绝对核心的地方政治体系。在当代俄罗斯地方政治中,“州长”合并了苏联时期多个政治机构的权力与职能,“州政府”则成为州长权力体系的延展和辅助。为避免对“州长”的过度依赖,俄罗斯国家进行了复杂的制度设计保证对“州长”的权力进行分化与制约。一方面,俄罗斯国家在联邦主体层面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的竞争结构,使纵向从联邦到地方层级,横向从政治、经济到社会领域的众多精英都能参与对“州长”职位的竞争。另一方面,俄罗斯国家还通过上级与下属机关等正式机构,以及直管机构、派驻机构、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四类非正式机构实现了对“州长”权力的拆分。最终,俄罗斯国家塑造了一个治理者与治理工具相分离的治理模式。通过对治理工具的掌控,联邦政府就能灵活调整联邦主体首脑所拥有的权限和影响力,并对其长期持续性地施加压力。治理者与治理工具相分离的特征实际上正体现了俄罗斯地方政治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在后社会主义转型进程中,中欧和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模式在经历了深刻的重构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趋势.前者形成了一种"民主型国家"治理模式,且国家整体的治理质量较高;后者形成了一种"勾结型国家"治理模式,且国家整体的治理质量较低.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来看,上述两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差异可以从政治体制选择、利益集团分化、市民社会发育,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缘因素等加以综合解读.  相似文献   

7.
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是影响国家治理的关键变量,能否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的秩序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绩效.本文从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的关系入手,对俄罗斯20世纪中期以来的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化路径以及期间的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绩效变化进行了深刻剖析,对"梅-普"时代的国家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俄罗斯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转换关系的倒U型曲线.  相似文献   

8.
越南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自 1986年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在工业部门迅猛增长的带动下 ,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外资引进逐年递增 ,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受到世人关注。本文通过对越南经济 ,特别是从 1992— 1998年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越南工业化进程当中一个有悖于一般新兴工业国家的特点 ,即 :工业化进程不仅没有大量创造工业部门的就业 ,也没有顺利实现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是因为 ,当前越南经济增长模式正处于由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模式向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转型阶段 ,工业发展以及外资引进的资本密集型的特征 ,是制约越南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一个主要问题。最后本文就越南向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的可能性以及转型的关键环节做了一定的数量估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与转型性经济危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俄罗斯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是一个宏大的学术问题。视角不同,逻辑路线和问题设定将有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从制度视角展开对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和绩效特征进行概括性分析和描述。分析认为,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俄罗斯转型性经济危机是转轨的政策设计以及转轨中的公共选择力量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金砖五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机制,是为实现成员国广泛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金砖成员国内部认同感将是保障金砖国家机制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只有增强内部认同感,才能保障金砖国家在具体问题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推进全球治理机制改革,通过国际合作来摆脱"治理困境"。本文以俄罗斯主流印刷媒体2013-2014年间对金砖国家的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媒介话语设置的议程,探讨俄罗斯对金砖国家身份的建构,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面临严峻的内部政治、经济问题的情况下,俄罗斯对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认识以及由此对金砖国家这一合作机制的期待。研究成果将为预测未来金砖国家合作的走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科索沃危机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北约关系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危机。本文首先考察了科索沃危机对俄北双边关系的冲击和考验,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这次危机对俄北双边关系未来发展以及欧洲安全建设的影响和涵义。科索沃危机打破了俄罗斯和北约寻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以及"制度化合作关系"的神话,为日后俄北合作机制的调整和变革埋下了伏笔;这次危机也再次强化了美国和北约在欧洲安全新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俄罗斯在这一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危险进一步加剧了。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内在的联系,社会转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现代化本身还可能成为社会转型的动力或者目的,当社会中的现代化因素遇到了制度因素所无法克服的阻力时,社会转型就成为了突破这种阻力的力量或过程。本文把俄罗斯的转型放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考察,在现代化理论背景下对苏联解体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把俄罗斯的转型方向定位为后工业化,并分析了后工业化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苏联脱胎于沙皇俄国,俄罗斯则来源于"苏维埃帝国"。"帝国"继承国的特殊国家身份从两方面影响了俄罗斯外交:一方面,苏联给俄罗斯留下了丰厚遗产,也留给了俄罗斯比普通大国更多的外交"包袱",使其经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另一方面,苏联留下的丰厚遗产使西方不能忽视俄罗斯的影响与雄心,继续沿用看待苏联的眼光审视俄罗斯外交。分析俄罗斯外交,既要分析作为国际体系"单元"的俄罗斯自身特性,也要分析不同时代国际体系的性质和体系性质变化导致的俄罗斯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变化,还要考察俄罗斯自身和外部世界对俄罗斯国家身份认知这一重要因素。国际体系的观念结构和物质结构体现出一种历史惯性的力量,对俄罗斯外交有很大制约。未来俄罗斯会对西方采取进攻性的防守姿态,争取有利条件下的妥协。俄罗斯外交的"双头鹰"战略未来会更加平衡。国际体系的观念结构和权力结构以及中俄彼此认知,决定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是可期的。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开发,是俄罗斯国内外政治经济要素互动的结果。从历史脉络来看,沙皇俄国和苏联对远东西伯利亚的开发受到了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而开发的结果又对俄国和苏联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了改变。新世纪初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国家对外政策优先次序变化等,均对远东西伯利亚开发产生影响。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2012年)以来,将远东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优先方向,并将远东开发的区域经济政策与转向亚洲的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强调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对外政策的互动。在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开发抛弃"殖民思维",远东西伯利亚也在俄罗斯的认知中由"边疆"转变为核心利益。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已经是俄罗斯社会的共识,但远东开发的目标是什么、远东开发的利益如何分配、远东开发成果如何才能最大化惠及俄罗斯民众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远东开发虽然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战略选择,但其整个过程却受制于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周边地区的安全环境、俄罗斯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关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新析——经济利益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经贸关系中始终存在并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与困难,其中问题与争议的焦点,集中反映了两国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本文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视角对此加以分析,认为中俄经贸合作中的问题与矛盾的深层原因,可从中俄经贸"经济互补性"的局限、"成正比发展"的困境以及"经济利益论"抉择等方面加以探讨。为此提出,要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就要真正巩固中俄之间的国家政治经济互信,努力寻找中俄双方核心利益的契合点,同时,对俄罗斯未来的前景应有战略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可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和未来的经济走向带来的影响,梳理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在经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总结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经贸关系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乌克兰危机对前苏联国家以及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明确指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中俄两国与中亚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双方共同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7.
对于俄罗斯而言,叶利钦时代与普京时代的转型既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但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体现出一定的断裂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俄罗斯改革的目标,至少在口头宣示上,与其说是从极权体制向民主制度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如说是要从叶利钦时代转型形成的制度陷阱--非效率制度均衡中脱离开来,试图通过增加国家能力的途径建立新的效率制度均衡.运用"第二次转型"的理论范畴有助于全面认识发生在俄罗斯的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转化以及与此相伴的社会转型进程,能够对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之所以败、普京时代俄罗斯之所以兴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同时,这也表明原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多重制度转型改变了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成为转型国家制度改革的目标.国家治理模式重构的进程异常复杂曲折,转型国家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治理危机.尽管不同国家的制度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路径存在差异,但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间的关系依然是其转型深化阶段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关键.对转型国家重构国家治理模式的进程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选择更为有效的国家治理模式构建战略.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治理央地关系的效果一直遭到质疑,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和联邦主体最多的国家,它没有像中国那样实现地方经济活力的释放和地方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俄罗斯形成了一种"国家能力维护型联邦主义":在政治上承认宪法保障的地方分权事实,同时却寻求利用多样化的治理工具实现对地方的权力控制。因此,俄罗斯的央地关系长期受到地方独立倾向的挑战并威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治理央地关系面临常规工具选择的困局:在联邦宪政体制背景下,中央政府只能依据宪法规定的权力清单来规制地方政府;苏共的全面解体导致地方行政资源更多地集中到地方精英手中;中央政府秉承的不干预为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坐视刚性的联邦财税制度和混乱的"联邦—地方"协议体系完全破坏其财税杠杆工具。为了突破以上困局,俄罗斯中央政府基于其地方当局依赖能源产业的现实,选择能源治理作为非常规的央地关系治理工具,从国家能源重点资产的控制权着手,配合限制地方油气出口能力的高税负和管道配额歧视政策,以国家油气公司为主要平台,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规制,并通过法律巩固利用能源工具治理央地关系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经济转轨进入深化阶段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基础和前提.选择适宜的国家创新战略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对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技术创新战略演进的路径的,从经济转轨初期的"培植战略"、"引进战略"、"转让战略"到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后的惯性发展模式、出口发展模式和投资发展模式的转变.揭示其技术创新战略演进的内在逻辑和动力,即俄罗斯创新战略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创新战略之间的互补性与递进性、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统一.阐述俄罗斯国家整体创新跨越战略的实施路径选择,并提出对我国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