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结构体例上看,我国的刑事诉讼(公诉案件)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且各程序之间呈一种层级递进状态。侦查立案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第一级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标志和基础,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法条结构上《刑事诉讼法》以专节的形式对侦查立案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包括立案的条件、管辖、程序、监督等内容。我国诉讼法理论学界认为,立案是每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程序。只有经过立案,其他诉讼阶段才能依次进行,公安司法机关进行侦查、起诉、审判活动才有法律依据,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对此,笔者不完全认同,认为将立案作为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标志和基础使侦查机关诸多的立案前行为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综观世界各国有关刑事诉讼立法,除前苏联,东欧和蒙古等国与我国一样,将提起刑事诉讼即立  相似文献   

2.
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成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已实行十六年的刑事诉讼法作了一系列重大修改,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大步骤,令世人瞩目和关注,国内国外都有好的评论。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由原来的164条增加到225条,共修改143处。主要内容有:一、四项司法机关间的法律关系,使其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具体和科学。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贪污贿赂犯…  相似文献   

3.
控诉权与审判权彻底分立,这是刑事诉讼民主、科学、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从基本原则角度讲,法律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控审分离”这样的概念,但对于“控审分离”的基本含义及主要内容还是予以肯定的。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批准逮捕和检察(包括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中,刑事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主体。基于此,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并将其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据刑事诉讼程序的阶段划分,刑事诉讼可以分为立案程序、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以及执行程序。相应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可以分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监督。  相似文献   

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扩大了律师参加刑事诉讼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的保护,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化、民主化的又一突破。这项制度的确立,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同时它与国外一些国家律师介入侦查的做法也有很大不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一、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该规定将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人限定为律师,而不能是其他公…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各类高等学校法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刑事诉讼法规;司法机关在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外以及历史上刑事诉讼制度和理论学说。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典规定的编章结构以及刑事诉讼理论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来的。从总的体系上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立法根据、任务和基本原则,以及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我国宪法也作了同样的规定。这条规定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或曰刑事诉讼的原则)之一。而所谓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公、检、法三机关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准则,是以指导司法机关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为目的的原则,而不是在刑事诉讼法的立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立法原则同司法原则不同,尽管司法原则是由立法原则所确立的,但立法原则并不等于…  相似文献   

8.
新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增补条文刍议杨连峰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法律,它是我国的基本法之一。自我国颁布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以来,通过十六年的认真贯彻执行,从司法程序方面保证刑法的正确执行,对实现刑事诉...  相似文献   

9.
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专章规定的特别程序,相对于现行刑事诉讼法更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规定还需要完善,以进一步有利于对刑事诉讼中的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应当从程序法的角度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作出特别规定;应明确肯定无罪推定原则;应增设特别帮助和保护原则;应增加规定讯问时辩护律师在场;应为刑事诉讼中的未成年人设置特别的程序法律后果。同时,关于合适成年人在场和针对未成年人的强制措施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田云鹏 《法制与社会》2011,(35):263-266
中国自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刑事诉讼的制度逐步完善,其中包括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制度建设,到目前为止,对于某一个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在我国三十余年的法制建设中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冤假错案在刑事诉讼中还时有发生,部分地方甚至经常发生,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刑事诉讼的辩护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具体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相对于侦查起诉一方受到了很大限制,这与中国法治的传统思想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法律制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2,(11):149-152
作为规范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法——《刑事诉讼法》自制定以来,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现行《刑事诉讼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刑事诉讼现实的需要,特别是有些诉讼程序已经不符合正当程序理念的要求,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本文从正当程序的基本理论、正当程序在我国实行的条件及正当程序理念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如何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贯彻实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完善了司法机关办案的程序,规范了司法机关执法要求,保障了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尤其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对犯罪行为人的不同称谓,一定程度上严密了司法规范用语,维护了犯罪行为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当前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称谓方面还存在不严密的现象,即在审判前一律对“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称为赃款、赃物,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要求和原则,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益。  相似文献   

13.
刑诉法再修改涉及检察机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列入本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从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运行情况以及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来看,对这部法律进行修改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惩治犯罪,保障人权,有利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一、关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原则1.坚持宪法原则,维护宪政制度。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讨论中,人们提出了许多原则,如程序法定、保障辩护权等。但是,有关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研究和讨论,只有在一个基本的前提原则、框架之下,各种不同的观点、意见才有交流和对话的基础,才能最终达成共识。这个基本的前提原则、框架即是宪法。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4.
黄士元 《中外法学》2006,(4):484-493
<正>一、引言2002年,谢佑平教授、万毅博士在《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程序法定原则"。自此,这一原则在没有经过任何反思性评论的基础上就得到了我国很多学者的赞同,甚至被提升到与"罪刑法定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同等的高度。一些学者明确主张在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加入该原则,甚至有学者在自己主编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中将该原则列为刑事诉讼的第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于9月20日至23日在兰州举行。本次会议是刑事诉讼法研究会成立后所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会议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甘肃政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公、检、法、司实务部门以及各高校、研究机构200余位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年会。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诉讼法修改”这一主题分别就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理念与原则、刑事诉讼程序的修改、刑事证据规则的构建等几方面进行了研讨。现将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问题(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  相似文献   

16.
论军地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斌 《法学研究》1989,(5):76-80
刑事案件的管辖是指根据刑事案件的不同情况和司法机关的职权范围,确定由哪一个、哪一地、哪一级司法机关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刑事诉讼制度。管辖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律师有权介入侦查程序并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但是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的地位和身份。但是,从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目的、任务、律师在侦查阶段发挥的作用的角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成为诉讼法学界当前讨论的热点,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侦查程序也是近来探讨较多的问题。考察域外一些国家刑事诉讼法典中的侦查立法体系,可以借此审视当前我国侦查立法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必须立足于刑事诉讼制度的整体性考虑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侦查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修订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实施 ,司法机关及政法干警的刑事诉讼的程序意识、权利意识和时限意识不断增强 ,大多数人能够遵守办案期限依法办案。但是在有些地区和部门 ,不遵守刑事诉讼的办案期限 ,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依然存在 ,有的还很严重。根据我们对本地区有关这方面的调查情况看 ,造成超期羁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侦查机关的技术装备及办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适应新形势下侦查办案的需要 ,有些案件侦查中该收集的证据没能及时收集 ,结果因证据不足造成久拖不决。 (2 )侦查机关以人找证、先抓人后取证的侦查办…  相似文献   

20.
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由此可以说,我国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既是刑事诉讼制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重要的宪法原则。所谓分工负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自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