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在试图还原一种多元化文学史观的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的重估中,应该把发生在现代的少数民族文学现象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去审视、研究。这是因为现代文学具有多元化的历史特征:一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文化启蒙,促使少数民族产生并发展了成熟的现代作家文学;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学又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思想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影响和丰富了现代文学,成为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新文化运动在迎拒与选择过程中喊出了欢迎“模拉尔小姐”、“穆勒尔姑娘”(Miss moral)的口号,提出了建立中国新的道德文化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启蒙思想家们在道德文化领域发掘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并从个体人、政治人、社会人的层面为其构建了全新道德价值标准,从而促进了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五四”及其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不仅对新文化是一种启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水岭,而且对现代化也是一种启蒙,给当代中国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所以,我觉得纪念“五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以前的学者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往的哲学家尤其是近代资产阶级人性论者,在关于人性问题上,把人看成是脱离任何社会现实的思想中的人。他们看到了人的社会性一面,但都只是抽象地谈人的社会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人的本性之一便是“自然合群性”,“人的这种本性必然把人们导向社会生活,而人生来  相似文献   

5.
70年前的“五四”实际上包括了新文化运动和爱国反帝运动两个部分。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痛斥封建礼教,批判传统文化,在“五四”这曲时代交响乐中,突出了思想启蒙的主题。但是,当时极力推崇“德”、“赛”精神的五四青年,所面对的却是一个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泥淖中越陷越深的贫弱祖国。当务之急乃民族救亡图存。这样,当思想启蒙的第一主题达到高潮,救亡图存的第二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诗发端于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诗”,而“白话”作为新诗赖以存在的语体,它是在当时人们日常口语的基础上,经过传统白话语言和欧化语体等多重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尽管白话诗中的“白话”不等于口语,但它与口语的关系最为密切。“白话”本质上就是一种叙述语言,所以,白话诗具有赖以存在的叙述基因和要素。虽然白话、口语一直是百年新诗史上最为重要的焦点话题之一,并且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但真正能与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诗相提并论的,也只有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口语写作思潮。无论“前口语”还是“后口语”,实质上都是一种叙述语体,并且以此前后呼应、影响,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诗歌叙述风气和思潮。如从历史过程看,无论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叙述诗,还是新时期启蒙年代的口语叙述性写作,均为中国现代诗的叙述学提供了典型文本和叙述思想。  相似文献   

7.
毕耕  马岚 《学习与实践》2015,(3):129-134
在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把《新青年》作为宣传平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有力促进了中国思想启蒙、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的启蒙思想一直都认为是民主与科学,但实际上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探讨青年文化、东西文明、反孔非儒、文学革命、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多方面。《新青年》以思想启蒙为旨归,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论、批判,宣传启蒙思想及民主、科学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启蒙主题,呈现出"多元变奏"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而五四运动则将新文化运动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这些科学论断,早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我国人民的共识。近年却有一些人出来否定和责难。他们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说成是五四运动的传统和五四运动的精神,指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这一传统的中断,还说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断裂”。这股翻案风是对历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发生整整八十五年了。这是中国激进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启蒙和救国的群众运动,他们热烈地倡导新文化、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振臂高呼“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向落后腐朽的旧制度宣战。运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向欺压自己的列强和无能腐败的当权者奋起抗争。八十五年来,围绕“五四”运动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守旧派抨击它数典忘祖,毁灭传统文化,使中国不再像中国;极左派则利用其激进的口号,鼓吹平均主义的小农式乌托邦;狭隘民族主义者把“五四”的爱国主义解释成盲目排外,特别是反…  相似文献   

10.
新启蒙运动兴起于1936年下半年,其主题是反孔和爱国救亡,其思想武器是“新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新启蒙者正是继续“五四”启蒙精神,纠正第一次新文化运动理论和实际脱离的缺陷,将辩证唯物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孔子传统,推动文化上的爱国救亡,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新启蒙运动是连接20世纪30年代反尊孔读经潮流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具体环节之一,在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贵刊第九期“学术争鸣”栏目发表了袁伟时先生的“回答对新文化运动的三大责难”一文。拜读之后,感慨良多。袁先生以深刻的洞见、敏锐的笔触、史家的良知,厘清了无政府主义、专制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最后明确提出必须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袁先生的文章,其意义不只是对中国近代百年思想启蒙艰难历程的爬梳,更为重要的是其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者,诚如梁启超所言:“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  相似文献   

12.
彭传华 《前沿》2013,(14):9-11
王船山的君权观是王船山政治思想的重组成部分,其君权观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关于君主的产生,船山提出了“保类卫群”的新见解;第二,关于君权的性质,船山强调君权的神圣性和至高无上性,又祛君权之魅,宣扬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船山的贵民、重民思想;第三,关于君权的范围,船山认为理想的君权主是保类卫群,然而现实的君权范围却极其广泛;第四,关于君权的更替,船山一方面强调君权可禅可继可革,另一方面又反对弑君、逐君、篡夺,而革命和篡夺之间的分际在于是否合乎“古今之大义…‘天下之大公”。王船山的君权观是王船山政治思想具有民主性因素和近代性因素的重体现,在王船山政治思想体系中具有重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才能真正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黄立忠社会进步的变革,都有先进思想的先导。本世纪我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就是思想解放的硕果。在19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之后,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孕育了辛亥革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14.
雷颐 《北京观察》1999,(5):10-12
“五四运动”过去已经整整80周年了,这场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启蒙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新时代。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巨人,可以说都是在这次新文化运动中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伟人”,给历史打上了深  相似文献   

15.
孙文建 《传承》2009,(20):100-101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这主要是北洋政府的宽松政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作用和辛亥革命的思想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原因的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民俗学研究视野与现代文学国民性主题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林红 《求索》2008,(11):185-187
民俗学研究是五四文学探求“国民性”改造的重要部分,五四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民俗学研究首先以学术的视角拓展了国民性研究的视野,使“国民性”反思突破了五四初期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层面而进一步延伸到民俗文化的深层,也使“国民性”改造的启蒙思考真正贴近了乡土国民的精神世界。正是民俗学视野的介入,也使得现代文学在开创之初就以乡土为文化指向而获得了启蒙与审美的双重深化,使民俗社会中符合自然人性的本真状态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国民性”改造也因此获得了可汲取的本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廖思湄 《求索》2008,(1):172-174
“以人为本”理性思想原本提出的目的是反叛“以神为本”的宗教理性原则,表现人是世界之本源状态和内在结构状态的人本观念。后现代主义“人本”理性并不是对“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的科学诠释,它的主旨是体现当代社会下的消极人文理性价值,尤其是后现代状态下个人精神文化价值的毁灭。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张扬了人性,但同时它又渲染和强化了人为的高度物质享乐意识、追求物质意识,这完全背离了传统人文主义理性的深层人本要求和我们所理解的“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价值的丰富内涵。同时,它又违背了我们现在所追求的那种高度人性化的、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精神。可见,后现代主义下的“人本理性”所表现的是一种虚无的发自人性心灵深处的自由感性心理活动,是人处于一种极度状态下的人性的和谐和感情升华感应过程,在当代消费社会下完全可以体现为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狂想的、误入歧途的“人本实践”或“人本体验”。  相似文献   

18.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这主要是北洋政府的宽松政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作用和辛亥革命的思想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原因的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开始于16、17世纪之间,即从明朝嘉靖(1522——1566)到万历(1573—1619)年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刚刚开始萌芽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把这一时代叫作“天崩地解”(黄宗羲语)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思想家、他们祛蔽发蒙,以六经之理开启生面,从而在封建社会内部树起了早期思想启蒙的大旗。首先,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借助于程朱理学的“存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5月推出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一书 ,系王业兴教授在长期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撰述而成。该书以史学著作的体例 ,史论结合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80多年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而又带有专题性的梳理 ,填补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系统研究的空白。该书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研究时段定位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直到20世纪末约80多年的这一时间跨度内。在内容的安排上 ,该书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将这80多年划分为若干时段来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