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咨询     
不交案件受理费会有什么后果?编辑同志:我被人起诉到法院后,我向法院提起反诉。法院送达了一份诉讼费用缴纳通知书,但我家庭困难无钱缴纳,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6,(9):60-60
法官: 2006年2月,柳某到我处赊购价值8万元的货物时,与我签订了一份《房地产抵押合同》。约定,如果柳某不能在2个月内还清贷款,其提供作为抵押物的店房则归我所有。期满后,由于柳某未能清偿贷款,我提出办理转移抵押店房所有权的手续,却遭到柳某拒绝。无奈,我向法院起诉,要求责令柳某履行合同。不料,法院竟认定我们自愿签订的合同无效。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对于无解除权人的合同解除行为,而相对人并未在约定或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是否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的规定.笔者对合同解除相对方提出异议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建议合同相对方在接到解除合同通知后以书面回函、继续履行合同等方式表示异议时,应认定其与向法院起诉具有同等效力,以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平衡合同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4,(8):74-74
从日本侵华战争被掠劳工到日本起诉至今,在日本各地法院起诉的案件已有数起,但被法院判决败诉的居多。从2003年以后,案件的判决向着有利于被害者的方向发展。7月9日,在日本法院审理多时的中国劳工起诉日本西松建设公司索赔案,在日本广岛高等法院做出二审判决:法院判令西松建设公司赔偿5名原告每人550万日元,推翻了2002年广岛地方法  相似文献   

5.
孟丛珊 《江淮法治》2014,(18):34-34
正2013年4月19日,季某因从事鸽子养殖资金不足,向淮南淮河银行申请借款10万元,借款期限一年,由其姐姐为其提供担保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14年4月19日该借款到期时,季某归还一部分本息,剩余4万余元便不再归还。淮河银行于8月8日将担保人起诉到淮南市潘集区法院。法院受理之后,承办法官立即电话联系担保人。电话中,她态度非常激动,说自己不是借款人不应还款,且银行不应起诉到法院。承办法官听到担保人的话后,凭经验觉得此案有望调解解决,当即向其  相似文献   

6.
马良骥 《人民司法》2012,(2):107-109,1
行政诉讼中,一审法院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应予撤销。但因一审法院未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未进行答辩,导致二审法院无法判断上诉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二审法院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的,原审法院经继续审理后认为原告的起诉不符合其他法定条件,仍可以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李某与张某因房屋产权发生纠纷,李某起诉到法院。一审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并收取诉讼费210元。李不服,上诉到二审法院,二审法院撤  相似文献   

8.
起诉与受理,关系到法院行政诉讼审理程序的正式启动。从原告的角度来看,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起诉行为;从法院的角度来看,则是对原告的起诉审查后,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立案审理的行为.起诉是原告行使诉权的行为,而受理则标志着行政审判程序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王慧芳以其子张凯的名义为张凯办理游泳卡一张,面值2000元.后发生纠纷,王慧芳以张凯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退还剩余款项.在庭审过程中,关于张凯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这一问题的争议较大.这一问题认定的关键在于将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与法定代理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这两类合同进行区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提出铁路法院作为专门法院,近几年来受理了一批备受社会公众瞩目的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件,这些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中有数起诉因是铁路旅客认为铁路企业在履行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时存在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提起的诉讼。笔者在此摘录三个案例,以案例反映出的  相似文献   

11.
王小红 《河北法学》2006,24(6):123-130
芬兰的行政案件由行政法院审理,行政争议的任何一方都能够作为原告起诉,起诉停止被诉行政决定的执行.行政案件传统上实行书面审,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具有主动性.存在颇具特色的特别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刑事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实证分析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撤回起诉(简称撤诉),是指公诉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后,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或不能将被告人定罪的情形,检察机关依法决定撤回起诉请求的诉讼活动。撤回起诉是一种刑事诉讼过滤机制和诉讼程序补救机制,与公诉机制共同彰显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起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耀军 《法学论坛》2007,22(5):105-111
根据控审分离原则,对公诉案件是否提起公诉属于检察机关自由裁量的范畴,法院的主要职责是审判.但是,为了制约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保障被害人人权,德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又规定了强制起诉制度,对于检察机关已经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赋予被害人申请法院强制起诉的权利.对该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合理性及限度,对于改革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事二审程序中原告能否撤回起诉、如何处理原告在二审程序中提出的撤回起诉的请求,理论界一直争议很大.审判实践中已有不少法院支持了二审程序中原告撤回起诉的请求,但基于什么理由则常常含糊其辞或各说不一.至于审查判断的标准及具体处理程序,更是各行其是,大相径庭,有的阻碍了当事人合法诉权的行使,有的更是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15.
孙韬 《中国律师》2013,(4):53-55
案例:1、丈夫瞒着妻子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妻子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赠与合同无效。法院认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赠与行为无效,判决"第三者"全额返还受赠财产。2、案情相同,法院认为丈夫处分妻子份额部分无效判决"第三者"返还一半受赠财产。3、案情相同,法院认为丈夫处分财产系不法原因给付,侵权一方为丈夫,与"第三者"接受赠与无关,判决驳回。4、丈夫出资购房,将产权登记在"第三者"名下。后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证》2010,(6):61-61
装修工讨薪公证处里拨老板电话取证 打工3个多月.装修工张全(化名)有1.3万多元工资没领到.每次去找老板讨薪都无功而返。老张想起诉到法院,这才发现手上没有用工合同。空口无凭怎么办?最后他选择了到公证处给老板打电话并录音取证。  相似文献   

17.
一、重新起诉制度面临的尴尬(一)尴尬之一:理论质疑我国理论界对重新起诉,尤其是法院作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后的重新起诉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重新起诉违背一事不再理原则、导致国家追诉权的滥用等等。如有学者认为,法院作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后的重新起诉,是以起诉书否定了法院生效判决的效力,违背了一事不再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2010年6月22日,就在孙涛(化名)苦寻失踪近3个月的妻子陈静(化名)时,意外地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这时,他才知道,妻子已经到法院起诉离婚了.更让孙涛无法接受的是,妻子竟然在起诉书中称双方没有一分钱的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19.
一方以《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为证,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履行协议中约定的宅基地安置义务;另一方则摆出大量规划变更、大部分村民回迁到安置小区的证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83户村民,5年的坚持,在律师打起的证据突围战下,一举赢得83份胜诉判决书.  相似文献   

20.
日前,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因假牙堵塞呼吸道致使老人窒息死亡而引发的家政服务合同纠纷案。原告韩某起诉称,2012年7月22日,原告通过被告A即某劳务服务中心介绍,与家政员即被告B周某签订了《劳务(家政)服务合同书》,约定由周某为原告父亲(半自理老人)提供家政服务,服务合同期限为1年,每月工资2600元。2012年10月26日下午,因周某喂食不当,导致原告父亲的假牙脱落掉入呼吸道,原告发现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后原告父亲经抢救无效在家中去世。原告以周某未尽到照料老人的安全注意义务,二被告存在违约情形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二被告支付违约赔偿金10万元和精神抚慰金5万元。庭审中,原告、被告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