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公正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完善的刑事司法公正包括刑事司法的实体性公正和程序性公正两个方面.国际社会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积极而审慎地推进司法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司法的程序公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程序公正是整个司法制度的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司法的程序公正进行论证.即司法程序公正存在的不足;司法程序公正的价值内涵;司法程序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与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对司法机关提出的起码要求 ,也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由于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序公正与否对实体公正能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有关刑事诉讼的改革就成为我国目前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实践中影响程序公正的几个突出问题 ,涉及证人出庭、证据移送、举证责任和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4.
慕平 《中国审判》2014,(12):9-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规律是支配事物发展过程的自然的、固定的因素.司法是人类社会以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的活动.司法规律是司法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表明人类司法制度发展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从野蛮到文明,从专制到法治的发展过程.刑事司法规律是司法规律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法治社会的刑事司法应当实现公正审判和采用正当程序原则,司法公正是刑事司法的价值,正当程序的一系列原则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审判公开是我国宪法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三大诉讼法规定的一项诉讼原则.目前,我国以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务实地推进,而推行司法公开既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从理论上讲,司法公开应从狭义、中义、广义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司法公开的主体应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两个司法机关;司法公开的核心领域应是刑事司法,刑事司法公开不应局限于庭审、审后两个阶段,应扩展至审前阶段;刑事司法不公开的案件范围不应突破法律规定,大众传媒对刑事司法的报道也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维护司法平等公正,保障公民基本人权,是刑事抗诉的根本目的。近年来我市刑事抗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保障刑事司法公正,保障被害人合法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刑事抗诉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其在保障法制统一和司法公正中发挥着什么实际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什么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愤在刑事司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时候它能够对司法起到一定的外部监督作用,但是从根本上看,民愤违背了司法独立、司法理性、司法公正、司法权威等原则,可以说民愤是刑事司法的一个致命弱点。正确认识民愤有助于摆正舆论监督与刑事司法的关系,进而促进刑事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吕建设 《法制与社会》2010,(22):133-133,137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当前各种问题的起点,也是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要改变目前刑事再审程序混乱失范、司法资源浪费之现状,维护司法终审权,实现司法公正,就必须改革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启动程序,走出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困境。本文从启动立法的局限性、面临的双重困境、改革的具体思路方面展开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价值目标与我国当前进行的司法改革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为人大监督方式的转变本身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就司法改革的目标而言,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大多数学者主张司法改革目标的一元论,即部分学者认为是司法独立.还有一部分认为是司法公正。有学者认为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追求公正的努力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司法公正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途径之一。刑事司法公正的实现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骐 《法学研究》1999,(5):21-27
司法公正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公正既包括实质公正,也包括形式公正,〔1〕其中尤以形式公正为重点。这里的形式公正,是指对符合实质公正的法律和制度的严格、一贯和不偏不倚的执行。〔2〕司法活动当然不能无视实质公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部分   一、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   (一 )关于司法改革的目标问题   司法改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单一论”。认为司法改革的目标仅仅是司法公正,换句话说,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唯一目标。   另一种观点是“双重论”。认为司法改革的目标既包括司法公正,同时还应包括司法效率。因为迟来的公正并非公正。因此,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统一。   也有代表认为,司法改革的目标还应当包括立法公正在内。因为立法公正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的重要前提,司法改革的推进必然涉及立法问…  相似文献   

14.
孙婷 《法制与社会》2012,(26):20-21
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全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司法公信力,而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基础和保障.司法公正又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都是构成司法公正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推进我国法治进程,提高司法公信力,研究程序公正的价值、提升程序公正的地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安东 《中国司法》2014,(10):4-5
提升司法公信的前提是司法本身必须公正,而且是获得社会认同的公正。当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问题高度关注,对司法不公时有反映,司法公信力状况不理想。究其原因,与社会各界对司法了解不够、群众参与司法不足而导致司法神秘、司法缺乏有效监督制衡等,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左世忠 《中国审判》2014,(12):12-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规定十分清晰地表明,人民法院在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定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公正司法作为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 机关,司法公正无疑是其全部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其各项审判工作的最高目标和原则,刑事审判也 概莫能外。推进刑事司法公正,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各项刑事司法制度,从而以制度促公正,以制度保公正。 一、深化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必须树立和强化现代刑事司法观念 制度的建立要靠人,制度的操作和运行同样要靠人。人的因素──人们的观念、人们的意识在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中起着先导的、决定的作用。因而,推进刑事司法制度的…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司法公正也并非一个单纯的法律过程,它应当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司法机关对诉讼当事人作出的裁决或处理结果是公正的:第二.诉讼活动的过程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或者说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所受到的对待是公正的。但在现实社会中,关于司法公正的评价标准不仅有法律标准,还有社会标准。法律标准即司法过程及结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社会标准是指社会舆论、人民群众对司法过程及结果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李海  沈鹏 《法制与社会》2013,(30):105-105,163
本文结合社会中产生的真实案例,分析了影响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因素,以期为提高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实现可能.为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全方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开展,法律监督在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刑事审判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重中之重,更以其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权威的制约作用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刑事审判监督活动主体。但从基层检察工作实践来看、刑事审判监督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