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完善中国的应急志愿服务法律保障体系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于川  梁爽 《河北法学》2011,29(5):56-64
应急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者在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提供、开展的志愿服务。应急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特殊形态,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发展的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和公共性、时间的紧迫性以及采取特殊措施的必要性等特点,法律应当就应急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组织与管理机制、组织化与专业化保障以及应急志愿者面临的特殊风险及其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规定,通过法律保障发挥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应对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对应急志愿服务作出积极回应,加以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政府转型和社会力量有序发展,社会组织成为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其应急协同能力成为政府部门管理社会组织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援的现实情况、中国国情和社会组织本身的独特性,客观地分析了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应急协同能力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以北京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为研究实例进行了评估验证。研究结果为科学认识社会组织应急协同能力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和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民众在自然灾害中作为应急志愿者而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组织性、有序性和专业性,一定程度上也加重救灾负担,同时也给自身安全增加风险。日本的志愿者救灾活动有比较长的历史,也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管理体制,国家对社会自发形成的应急志愿者在组织、协调、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应急志愿者服务现状,借鉴日本应急志愿服务的优秀经验,为完善我国应急志愿者服务提出合理的管理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研究"雅安地震"和"汶川地震"中的志愿失灵,以及借鉴国外环境突发事件志愿者服务应急救援的体系建设的经验,探求我国在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志愿失灵的现象及其原因,重要的是避开了志愿者日常服务的一般性研究,而是将其置于国家环境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下,结合政府的应急管理,在法律层面重点探讨突发状态下志愿失灵问题,将着眼点放在国家环境突发事件中配合政府应急管理的志愿服务上,并且阐述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如何预防和治理志愿失灵,让志愿服务有序、有效地参与应急救援,以期构建国家环境突发事件的志愿者应急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5.
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时代命题已经摆在国人面前,通过强化服务理念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已基本形成共识。文章通过梳理我国目前志愿服务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志愿服务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尝试提出了志愿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部分举措。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商业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公益事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公益事业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志愿服务"这个名词随着奥运会、抗震救灾等事件,在各种媒体上高频率地出现。但是在志愿服务璀璨成绩背后,相应管理的落后却成为志愿服务稳定、健康、高速发展的瓶颈。高校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中最为庞大一个团体,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在校大学生和高校志愿者组织的特点要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必须采用不同于一般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式。此文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商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试图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提升就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对于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做的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化为就业的动力;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毕业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应对未来就业的激烈竞争;强调志愿服务中学习的重要性,加深毕业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谭利 《法制与经济》2009,(22):59-61
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起步、迅速发展。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志愿服务法治化道路。志愿服务立法经历了从社团规范走向法律规范;地方立法先行,未来将实现全国立法的自下而上的立法模式。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志愿服务地方立法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至今日,已不能适应志愿服务的发展。社会呼吁志愿服务规范化、法治化。从志愿服务法治化的已有路径分析,在志愿服务立法新阶段应该坚持民主原则、突显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普志慧 《法制与社会》2010,(34):225-226
我国现已进入高风险社会,各种不安定因素促使应急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新形势下,法律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应急法制的不健全影响了整个应急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完善应急法制,从多方面、多层次为应急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熊亮 《法制与社会》2012,(10):270-272
世界志愿服务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慈善团体中,教徒凭借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为需要者提供服务并希望借此达到灵魂的救赎.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美国把志愿服务纳入了本国的联邦体系,促进了志愿服务的跨越式发展,并逐渐完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志愿服务也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志愿服务起步晚,体系不健全,社会认知度较低等原因一直举步维艰,特别是尚未完成全国性统一的志愿服务立法,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本文拟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关两国的志愿者服务立法进行初步分析,以此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起步、迅速发展。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志愿服务法治化道路。志愿服务立法经历了从社团规范走向法律规范;地方立法先行,未来将实现全国立法的自下而上的立法模式。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志愿服务地方立法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至今日,已不能适应志愿服务的发展。社会呼吁志愿服务规范化、法治化。从志愿服务法治化的已有路径分析,在志愿服务立法新阶段应该坚持民主原则、突显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公益事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公益事业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志愿服务”这个名词随着奥运会、抗震救灾等事件,在各种媒体上高频率地出现。但是在志愿服务璀璨成绩背后,相应管理的落后却成为志愿服务稳定、健康、高速发展的瓶颈。高校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中最为庞大一个团体,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在校大学生和高校志愿者组织的特点要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必须采用不同于一般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式。此文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商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试图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托上海实践,从社区治理的服务对象与自治主体——"居民"角色着眼,探讨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现状、特点,并指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不足、推动社区治理乏力的问题,从如何加快志愿服务发展、促进社区共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对于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做的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化为就业的动力;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毕业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应对未来就业的激烈竞争;强调志愿服务中学习的重要性,加深毕业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李清 《政府法制》2012,(19):23-23
志愿服务需要所有有能力者积极参与,当然也包括公务员。但需要指出的是,既然是志愿服务活动,就应当主要由社会力量主导。政府可以对志愿服务给予支持,包括政策与经济上的,公务员也可以当志愿者,但政府组织公务员做专门展示,去“引领”志愿服务,是喧宾夺主的行为,有违志愿服务的本意,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个体并非缺乏志愿服务动机,但信息不足阻碍了其参与意愿。研究借助社会组织评估场景,采用调查实验的方法,探究有关社会组织评估的政府信息公开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实验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在实验组中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组织评估信息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和预期频率,该过程通过影响公众感知的组织声誉水平来发挥中介效应;且对于过去参与频率较低的公众而言,信息公开的影响效应更大。研究认为,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有利于缓解公众志愿服务参与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合法性,还具有动员“沉睡”的志愿者的巨大潜力。研究结论直面当前志愿服务实践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拓宽了信息公开议题在公共管理学术研究中的解释场景。  相似文献   

17.
王美倩 《法制与社会》2010,(11):245-245
志愿服务已成为现代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以对东北师范大学的调查为基础,从学校和社会的作为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志愿服务是人类互帮互助、相互友爱的美好感情的表达,如果给其赋予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性,可能会使广大的志愿者因为害怕"惹上法律的麻烦"而减退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取得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已有相关条例的情况下,立法显得没有特殊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年志愿工作对凝聚青年学生、推动共青团整体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需在共青团工作体系谋划和开展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本文指出应始终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在不断深入做实志愿活动的基础上,推动创新,实现共青团组织志愿事业新发展,将青年志愿精神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20.
高娟 《行政与法》2007,(12):101-103
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由于志愿服务理念不普及,志愿组织的管理、运作不规范,活动资金严重短缺,影响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必须从政府与志愿组织本身寻找构建志愿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政府应从法律制度层面为志愿服务组织的成立、发展提供宽松的法制环境,志愿服务组织要强化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