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值隆冬,一层层包裹在人们身上的衣物彰显了这个冬天的异常寒冷。行走在大街上.偶尔会不会有一个身影——街头流浪汉映入你的眼帘?他们衣衫褴褛,蜷缩在城市最繁华处的一角。近期各城市都在大力推行救助流浪汉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弱势人群的关怀与救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本出于好意的措施却并未受到预期的希望和群众的赞扬。这不禁让我们深思当前救助流浪无着人员制度层面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潘颖 《检察风云》2023,(9):24-25
<正>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这表明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改善妇女发展环境的意义日趋重大。开展司法救助、保护弱势妇女,也一直是检察机关的坚定立场。近一年来,为全力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部署开展的“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  相似文献   

3.
《江淮法治》2013,(2):26
编者按:时值隆冬,一层层包裹在人们身上的衣物彰显了这个冬天的异常寒冷。行走在大街上,偶尔会不会有一个身影——街头流浪汉映入你的眼帘?他们衣衫褴褛,蜷缩在城市最繁华处的一角。近期各城市都在大力推行救助流浪汉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弱势人群的关怀与救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本出于好意的措施却并未受到预期的希望和群众的赞扬。这不禁让我们深思当前救助流浪无着人  相似文献   

4.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3):104-104
鲜江凌在2004年2月26日《经济参考报》上著文认为,弱势群体概念在政治生活中的启用,是政治伦理的进步。弱势人群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对社会人群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的结果。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等方面,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弱势群体。权利弱势人群,是指自身权利行使受到公共权利或者其他权利限制,合法权利的实现存在障碍的人群。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权利受到公权行使的制约,权利处境不佳;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背景下司法救助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行司法救助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亟待予以完善(一)司法救助工作的现状无法满足庞大弱势群体的司法需求2002年3月,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但并未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明确界定。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因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人群共同体。其外延主要由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8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出台的《救助管理办法》,不觉间已是一个十岁少年。或许,对于一个国家,抑或人类的历史长河而言,十年时光的确有点短,就如白驹过隙。但就这部行政法规而言,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不凡岁月。  相似文献   

7.
刘婷婷 《江淮法治》2013,(20):14-17
从2003年8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出台的《救助管理办法》,不觉间已是一个十岁少年。或许.对于一个国家,抑或人类的历史长河而言,十年时光的确有点短,就如白驹过隙。但就这部行政法规而言,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不凡岁月。  相似文献   

8.
针对司法救助案件线索来源少、救助不及时问题,检察机关通过聚焦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役军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涉法涉诉信访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国家司法救助线索大数据筛查智慧应用平台,通过数据比对碰撞,精准、高效筛查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变当事人申请为检察机关主动排查,跑出司法救助“加速度”,全力防范化解因案返贫、致贫风险,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检察力量。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保护已形成制度。在我国民事司法活动中,人民法院应正确认定弱势群体并对其进行程序、实体保护以及司法救助,同时应争取社会公众对对弱势群体的上述保护的认同并尽可能将该保护规则化、适度化,反对个别人利用弱势身份谋取超额利益。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是一个高危人群,我们应拉起一个结实的保护网,切实保护弱势人员的合法利益,消除社会的不安,巩固社会的稳定。今天我们请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宋英平庭长、西北政法学院法学专家李集合、西安市劳动局劳动监察处杨志敬处长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目前社会弱势人员的状况,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童静铭 《犯罪研究》2009,(1):48-53,59
城市中外来低收入务工人群有极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也是城市犯罪主要产生因素之一,追溯其发生原因,可以发现社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是造成当前城市外来人口犯罪众多的深层原因,城市对于外来边缘人群的救助缺失对于犯罪的高发生率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从社会救助入手,减小贫富分化缺口,将从根源上起到犯罪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民维权     
杨忠传 《江淮法治》2011,(19):20-21
关注特定人群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残疾人、归侨侨眷等特定人群的合法权益是全椒县人大常委会特别关注的工作内容。连续几年通过执法检查来督促“一府两院”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使全县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全椒县人大常委会今年7月调研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13,(12):4-7
从2003年8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针对城带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出台的《救助管理方法》,不觉间已是一个十岁少年。或许,对于一个国家,抑或人类的历史长河而言,十年时光的确有点短,就如白驹过隙。但就这部行政法规而言,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不凡岁月。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六安市金安区全面启动十二项民生工程,当年度共支出1.2亿元补助资金。这些资金来源渠道广,涉及部门多,发放程序繁杂,是不是全部发放到位?急需救助的人群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救助?有没有被截流、挤占和挪用情况?金安区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惠民资金去向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在当年11月和12月,分别采取视察和暗访的形式,组织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民生工程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奎 《中国司法》2006,(6):83-85
一、司法鉴定援助的缘由和价值援助,就是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所谓弱势,就是低于一般水平或标准,比如智力的、文化的、行为能力的等等,不仅仅是经济的;所谓救助,也就是帮助、救济,同样,包括经济的、道义的,然而,就司法鉴定的援助方式,却更多的是法律意义上的帮助——证据支撑。与  相似文献   

16.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1):64-64
特困人群的“后事”政府埋单 2009年12月18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各地政府逐步建立“殡葬救助保障”制度,对生前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由政府承担基本殡葬费用。  相似文献   

17.
到2010年,我国所有城镇居民将全 部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而呼声颇高的全 民医保问题,也已经成为医保改革的远 期目标。医疗保险改革将按照先城镇后 农村、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落后地区、 先正规就业人群后非正规就业人群,再 次非就业人群的梯次方式推进(据9月7 日《第一财经日报》)。 一个不争的实事是:上述人群后者 的收入总体低于前者。就医能力与收入 水平有直接的关联,收入更低的人群要 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反而成了“远期目 标”,这种整个儿颠倒的“梯次方式推 进”,让我实在看不懂。强势人群比弱势 人群,难道更迫切需要基本医疗保障? 我当然注意到报道中的这句话:“目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18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民政部制定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于200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 《办法》共18条,包括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原则、救助站设立和管理、为求助人员提供的救助内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及违反者责任追究等,标志着我国对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细则》共24条,明确了《办法》规定的救助对象。同时还对救助方式、救助内容、救…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特殊的弱势人群,他们因疾病症状支配发生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他们因疾病折磨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他们很痛苦,很无助,需要特别的关爱。这个群体,就是重性精神病人。  相似文献   

20.
《法治纵横》2014,(6):33-33
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制度即将全面建立。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13章70条,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完整清晰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规定社会救助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