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政府法制》2008,(24):39-39
姜明安我们知道,公众参与、政务公开、权利制约权力与权力制约权力的结合,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和特色。而这些重要制度的实现和重要特色的显示,均有赖于正当程序法律化。特别是行政程序法制化,更有赖于公权力尤其是行政杈力依正当法律程序运作。  相似文献   

2.
监察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系统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表明我国反腐机构专门化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方向.但反腐的标本兼治不仅是个反腐机构专门化的问题,还是一个反腐新制度、新机制的建设问题.在刑事诉讼领域,监、检、法关系的确立应当符合宪法精神、法治规律和司法规律.监察委员会职权兼有行政权和司法权属性,而现代法治要求监察委员会腐败犯罪调查权应当更加凸显司法权属性.监、检、法关系的新型构建,应当坚持法治原则、"职权等量配置"原则和"兼顾程序"原则,其关系架构应当以"等边三角形"模式为基本形式."等边三角形"架构有助于:理顺监、检、法权力关系,做好职权分解;划清监、检、法责任界限,加强权力制约;严格监、检、法用权管理,完善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当法律程序,作为反映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重要程序理论,因其内蕴的普适公正性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并作为考量司法程序是否文明、理性的重要理论标准。但对于刑事诉讼中何为"正当程序"并无普遍的共识,本文从正当法律程序的内涵、判断基准以及违反正当法律程序的法律效果等方面对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实体性正当法律程序是美国法院审查政府立法合宪性以保护公民权利的重要原则。实体性正当法律程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实体性正当法律程序适用范围的变化,从最初适用于财产权领域,尤其是保护契约自由的权利,到上世纪后期适用于人身权利领域,重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  相似文献   

5.
张有亮  赵龙 《法制与社会》2011,(20):248-249
2011年初,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里程碑式重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形成.要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重重难题,构建和谐、法治、人道的司法环境,不能仅靠正当法律程序的程序文明和法治文明.但毋庸置疑,侦查领域的正当法律程序问题是与刑事司法改革最具相关性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现行侦查模式下警察侦查活...  相似文献   

6.
《权利法案》是美国立宪过程中一部重要的宪法性文件,其中有关"不得立法"、"正当法律程序"的条款,从侧面对公民的权利予以保护,使立法权的行使受到公民权利的制约。分析这些制约,对如何实践我国立法原则中的宪法原则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是在美国宪法中确立的,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本文就正当法律程序与美国行政法的关系做一探讨,从正当法律程序存在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行政法发展的统一趋势、对构建和完善我国行政法的启示这样三个方面对正当程序原则进行了剖析和论证,力求为科学地揭示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提供系统的理论论证,并为科学地构建中国行政法上之正当程序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清 《河北法学》2005,23(10):78-83
正当法律程序源于英国的普通法,盛于美国,在当今世界各国影响甚大,其发展历程与权利保障密切相关;程序法定原则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奉行的原则,与正当法律程序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但后者含义更为丰富,正当法律程序所具有的权力控制和人权保障功能,以及诉讼过程和判决的正当化功能,对于我们认识刑事诉讼中正当法律程序所具有的价值和宪政意义具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钱坤 《法学评论》2021,39(6):27-39
《共同纲领》中的民主原则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基础,指向"人民民主"与"实质民主",在规范体系中起到建构性作用.在国家权力配置领域,《共同纲领》设置了常态与过渡两种体制.从民主原则中可以提炼出民主正当与民主制约两项规范要求,二者间虽存在一定张力,但初步建构起了国家权力正当化的体系.在基本权利保障领域,与国体相适应的"民主权利"观侧重于权利的制度属性,具有多元面向的"专政"概念则与其相互构成,民主原则成为基本权利的分配规范.《共同纲领》以其民主原则深刻影响了新中国的宪法秩序,但伴随宪法修改与变迁,对现行宪法中民主原则相关规范的解释还应更多注意到其与法治国家、人权保障等规范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章剑生 《法学论坛》2005,20(4):95-98
一国的宪法是支撑行政程序正当性的规范基础.从世界范围看,作为支撑行政程序正当性的宪法规范主要有三种表述即"正当法律程序"、"法律(定)程序"和"法律规定".我国现行宪法虽然没有直接为行政程序正当性提供规范依据,但是我们可以从"主体参与"和"法治国家"的宪法规范表述中,获得行政程序正当性在宪法规范上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宪政与司法:刑事诉讼中的权力配置与运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宪政为背景,以司法审查为进路,阐述了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领域内的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与司法权的关系,并就我国的侦查权与检察权的定位进行了分析与检讨,认为二者作为行政权力,具有“范围宽泛”和“不受制约”的特点。作者认为,应当按照“有限政府”与“权利保障”的宪政要求,在我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通过实行司法令状和非法证据排除等措施,规范和制约我国的侦查权与检察权,以实现宪法“保障人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请求权概念与性质之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民法学界实际上在两种意义上使用“请求权”这一概念”,但理论上并未对其各自的性质正确地加以区分,从而引起了相关概念之间的混淆。本文分析认为,两种请求权性质上分属权能和救济权,故将之区分为“权能性请求权”和“救济性请求权”,并对各自的概念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3.
1949年《共同纲领》与《政府组织法》共同确立了堪称"四九宪制"的国家权力配置基本格局。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宪法传统不同,四九宪制虽然同奉议行合一原理为圭臬,却有自己的独特创造,表现为通过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职位实现议、行两端的权力集中。然而决策权与执行权在规范层面的分工模糊与权能交叠,使四九宪制在实际运行中无法确保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对国家事务直接和经常的领导。随着机构改革与权力重组的受挫,这一时期宪制的制度弹性逐渐耗尽,新政权的缔造者们最终通过在1954年《宪法》中对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设计实现了对议行合一体制的重设。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Japan and Korea formally normalized their relationsin 1965, these neighbours remain wary of each other becauseof their awkward histor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when Japan annexed Korea and oppressed the Koreansin many ways. Korean scholars believe strongly that this annexationwas "illegal" and that it constituted a violation of internationallaw when it occurred. Japanese scholars tend to admit that theJapanese occupation of Korea was brutal and caused enormoussuffering, but they are reluctant to acknowledge that the annexationwas "illegal", because other great powers were annexing smallcountries during that period. The US action supporting the overthrowof the Kingdom of Hawaii in 1893 and annexing Hawaii in 1898may be helpful in finding an appropriate resolution to the Japan–Koreastandoff. In 1993, the US Congress enacted a joint resolutionformally apologizing to the Native Hawaiian people and callingfor a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ativeHawaiians. This resolution acknowledged that the US diplomaticand military support for the 1893 overthrow was "illegal" andwas in viol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This strong statementseems to be an application of "intertemporal law", whereby presentviews of international law are applied to the events of the1890s, but, in any event, it is a powerful acknowledgment thata wrong occurred, causing injuries that can still be felt today.The reconcilia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NativeHawaiians is now under way and, to be complete, it will requirethe restoration of the sovereignty of the Native Hawaiians anda return of land and resources to them. Japanese officials haveoffered apologies to the Koreans, but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the two countries can become complete only if these apologiesare accompanied by a transfer of items of real value. This paperproposes that proper payments to the Korean comfort women anda renunciation by Japan of its claim to Dokdo/Takeshima (thetiny islands claimed by both countries) could serve to formalize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se two neighbours.  相似文献   

15.
“警察人性化执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玉功 《时代法学》2007,5(5):87-94
警察人性化执法,是指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在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改变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以人为本,实现执法公正的一项专门活动。在警察人性化执法中,严格执法是前提,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包括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核心内容,人文关怀是方式,实现执法公正是终极目标。而"懦弱执法"、"人情执法"、"不平等执法"和"首次不罚"的执法都不是警察的人性化执法。警察人性化执法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完善公安法律制度;二是提高人民警察自身的素质;三是加强监督,从严治警。  相似文献   

16.
"一事不再罚"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麻烦,表明其深层理论之单薄.从另一层面揭示了一事不再罚的若干理念、规则和运作过程,从哲理和适用实践的结合中对一事不再罚中的"事"、"罚"、"事与罚之关系"、"不"等进行了认真分析,在哲理分析过程中,尽可能结合规则与案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下行政裁判实践中,主要存在“行政行为分析方法”与“行政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民法上成熟而严谨的“请求权方法”可以引入行政裁判,通过行政法上“公法权利之甄别”、“请求权基础之检索”和“公法限制之审查”等步骤予以适用。当下的行政裁判上请求权分析方法还存在“规范缺失”、“视野偏狭”等问题,需要与传统的行政行为分析方法相对接,并适当引入“正当程序”和“公共政策”等考量因素,使其充实并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当程序:滥用程序权的判断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乏有关程序的法律依据时,行政机关对程序拥有裁量权。行政机关对程序的裁量违反正当程序原则的,构成滥用职权。正当程序原则的合法地位源自《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行政行为不得滥用职权。法院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存在滥用职权的判断标准之一,是正当程序原则。上述规则的确立,经历了学说借鉴、政策回应、司法实践和法律确认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法律裁判并非仅仅通过推理即可形成。法律推理其实是为判决结论提供正当理由的过程,可是推理本身是无法为自身的"前提"提供出处的。这就需要将裁判思维的视野扩大到推理"前提"的获得以及获得之前的心理活动上。如果将前提的获得称为发现,将结论是否合理的证明过程称为证成,那么裁判思维就可以被分成"发现"与"证成"两个脉络。  相似文献   

20.
Three programs for computer microcalculators "Elektronika MK-52", "Elektronika MK-54", "Elektronika MK-56", "Elektronika MK-61", and "Elektronika BZ-34" were studied. The first program allows one to calculate degree of substance extraction and rate of its distribution between two liquid unmixing phases; the second program is used for calculations on substance distribution in the orga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 third program helps to calculate specific and molar rates of light absorption. Programs may be used in mathematical processing of results obtain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