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3月6日,叙利亚驻华大使穆罕默德·海伊尔·瓦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作了题为<叙利亚与中东和平进程>的演讲,现将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韩志斌 《西亚非洲》2005,38(4):12-16
叙利亚与黎巴嫩“特殊关系”的成因有四:安东·萨阿德“大叙利亚民族主义”的影响;共同的地缘、历史基础;泛阿拉伯生义、反殖民主义和反以色列的深层意义;黎巴嫩国家结构、民族构成和教派分布的镶嵌性特征。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的原因同样有四:泛阿拉伯主义动量的消失;美国单边主义与国际社会的压力;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处理中东地区国家关系和大国关系时的务实态度;黎巴嫩民众对叙利亚认同感的缺失。叙黎“特殊关系”终结已是不争的事实,将会对中东混乱的政局造成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叙利亚前途与命运已沦入大国主宰轨道,并成为大国交易的重要筹码。涉叙利亚地区各方基于自身利益分"傍"美俄,阵营分野与分化鲜明。压缩或扩大"碎片化"区域,成为美俄两大阵营现阶段在叙利亚角逐的焦点。叙利亚乱局与中东地区其他热点形成紧密联动,并推动地区格局加速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叙利亚乱局继续表现为中东的"枢轴热点",影响其他热点的升降张缓。展望前景,美国携盟友将继续致力于在叙利亚实现"政权更迭",俄罗斯率伙伴将力阻美国意图得逞,叙利亚乱局尚看不到得以终结的任何迹象。  相似文献   

4.
目前,叙利亚已成为"阿拉伯之春"政治动荡的"重灾区"之一。随着示威抗议活动与暴力冲突此伏彼起及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叙利亚之所以发生如此严重的危机,除"中东波"冲击的外力作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其内部矛盾的长期积累和集中发酵。外部势力的干预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一旦出现叙利亚内部分裂和西方军事干预等戏剧性变化,巴沙尔政权将面临倒台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1993年12月15日,我协会会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振亚同志在协会作了出访中东三国的报告。杨会长此次随王丙乾委员长访问了埃及、叙利亚和塞浦路斯,并顺访了科威特。杨会长说,实现中东全面和平过程正处于重要阶段,中东问题的解决是曲折和艰苦的过程,但和平解决是大趋势。中东之行使他强烈地感受到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第五年,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通过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阻止了恐怖活动的进一步蔓延、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当前,中东地区矛盾依旧纷繁复杂,多方势力持续深度博弈,俄罗斯两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出部队,展现了其军事-外交联动运用的“巧实力”,获得了战略红利、实现了部分既定地缘政治目标。然而,俄罗斯长期介入叙利亚与美国及西方展开地缘博弈,对其国家振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及域外大国的深度介入,使俄罗斯虽两次宣布撤兵,却从未真正撤出,围绕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将在各大国间反复上演。随着普京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破除西方制裁、振兴国家经济等问题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普京和俄罗斯精英阶层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是美国国内从事中东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也是对美国的中东政策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库.自1988年起,该研究所每逢美国大选之年都召集两党部分政要和中东问题专家组成"总统研究小组"(the Presidential Study Group),撰写并向新一届政府提交研究报告,就美国的中东政策提出对策建议.17年来,总统研究小组共向政府提供了5份此类报告,即:<建设和平>(Building for Peace,1988)、<美国-以色列持久合作>(the U.S.-Israel relationship:Enduring Partnership,1993)、<在中东建设安全与和平>(Building for Security and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1997)、<乱中行:新世纪的美国与中东>(Navigating through Turbulence,2001)及<安全、改革、和平:美国中东战略的三大支柱>(Security,Reform,and Peace:The Three Pillars of U.S.Strategy in the Middle East,2005).  相似文献   

8.
自2011年3月爆发危机以来,叙利亚国内外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反对派。目前,叙利亚境内外的反对派团体多达数十个之多。主要有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委员会(机构)、自由叙利亚军等。本文试就叙利亚政治反对派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叙利亚未来局势走向作一粗浅分析。叙利亚政治反对派现状  相似文献   

9.
2017年4月4日叙利亚西北部发生毒气致人伤亡事件后第三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是叙利亚政府制造了这次事件,下令对叙利亚的军用机场进行导弹打击。但美国国内专家及前高级情报官员纷纷质疑特朗普的指责及军事行动。促使特朗普匆忙做出军事打击决定的三大因素是:急于摆脱"通俄门"困境;与俄罗斯争夺中东地区主导权;以军方为主的安全团队起了决定性作用。通过梳理近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举措,可以清楚地看到,特朗普的外交决策具有明显的"新干涉主义"特征;具有多变性、不可预测性,且更多冒险性;外交军事化色彩较浓。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叙利亚库尔德问题,是指叙利亚库尔德人寻求民族自决、政治独立或者自治的问题.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人约为200万,人口数量仅次于阿拉伯人,约占叙全国人口的10%,是叙最大的少数民族.叙利亚的库尔德人主要居住在叙利亚与土耳其的边界地区,如伊夫里(Afrin)、库巴尼(Kobani)和杰兹拉(Jazirah)地区.另外,大马士革和库尔德山(Kurd-dagh)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