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德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道德文化、农耕文化、和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常德市先后实施文化名城、文化强市战略,为文化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2012年,是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旅集团在十多年的改革、重组发展中,形成并深化了以"人本、和谐、干事、创新"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这一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塑造力,打造了以"中国意识""中国品格""...  相似文献   

3.
用和谐文化“以文化人”,促进不同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目的。“以”是建设、构建;“文”特指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即变化、变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特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以文化人”就是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组织文化,潜移默化地感化、教育、说服、引导、约束人,以形成全体组织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建设组织和谐文化,实现“以文化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也是难点。巫溪县塘坊乡学堂村作为一个边远山区县的贫困村,通过短短几年的有效实践,唱响了一曲“文化搭台、精神聚力、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歌,走出了一条有效、实用、可行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概念,是在整个核心价值观中最具传统文化根源的一个思想。和谐意和睦、友好、调和;谐,由"言"和"皆"组合,原意"大家同时发音"。因此,和谐就是和睦、协调。它作为一种国家价值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宣传部门如何立足自身职能,把握好工作着力点,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担负的职责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的工作。作为党委主管意识形态的职能部门和承担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宣传部门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培育责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娄底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唱响城乡文化“交响曲”,实现“城市文化下乡”与“农村文化进城”有机融合,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城市文化下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一是开展政策  相似文献   

8.
宁夏新形象是一个“地区形象”问题。地区形象是地区发展的一种新动力,其文化意蕴,就是小省区也能办大事,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特质在于它是宁夏人追求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宁夏的实践过程,反映了宁夏人思变、求新、拼搏、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旨在推动贵深两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升级,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聚集更多要素,为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3月21日,春分,在这个春耕春播的农忙日,贵阳和深圳两市为日后共同发展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出席推介会,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作推介,并为"贵阳市人民政府驻广州投资促进局"授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副省长王江平,省政协副主席黄康生,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出席会议。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7,(10)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半个世纪以来,"双百"方针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贯彻"双百"方针,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第九部分明确提Ⅲ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阐述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周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2.
高树印 《学习论坛》2007,23(4):64-67
与经济发展一样,文化发展也是有路径依赖的。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民族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最能体现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是“中”,河南“中”文化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由河南“中”文化孕育出来的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河南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崛起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河南“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有重要作用。但是,弘扬河南“中”文化,发挥河南“中”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的作用,必须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笔谈(三篇)——和谐文化论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锦涛同志2006年5月在云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多元互补、兼容共存、和谐有序、和而不乱。和谐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其根本着眼点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筑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和谐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觉醒和创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自觉反映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公正、仁爱、共享"。现在急需这种文化自觉,以文化认同召唤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但是,从深层次看,文化自觉的养成,来源于以什么样的理念、思路来改革文化自觉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运行关系。"包容性增长"倡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合理地分享发展成果,核心是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这为文化自觉的养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旅集团在十多年的改革、重组发展中,形成并深化了以"人本、和谐、干事、创新"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这一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塑造力,打造了以"中国意识""中国品格""中国性情""中国品质"和"中国传统"为丰富内涵的"中国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大势。这种文化发展大势,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反映。作为新生的文化现象和崭新的文化命题,和谐文化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优势,又深刻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新特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发展的新的自觉和新的提升。可以这样讲,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催生、孕育的成果和产物,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一句话,是与时俱进、带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深化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不仅是当代文化的重要课题,而且是构…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深圳在过去的20年,靠中央给予的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由一个农业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都市。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深圳靠什么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深圳人的答案是:文化立市,打造未来的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郭建宁 《学习论坛》2006,22(10):24-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传统的"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3,(4)
一个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文化和谐。和谐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通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和谐文化具有的"和谐"思维与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定位,开辟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蔺伟  高雪峰 《实践》2008,(3):48-49
和谐文化在民族地区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反映和表现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兴盛,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利于边疆巩固、国家文化安全、壮大中华民族实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