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人员的主体身份认定是困扰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普遍性难题。文章认为,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凡源于控股之国有单位的委派担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等高级职务的人员和部门、车间等基层管理职务的人员,均可认定为国有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转委派人员和缺乏委派形式的人员的主体身份要通过事实和本质特征来认定。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资助的基础,是公平、公正、合理分配国家资助资源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当前认定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提出贫困生生源地认定办法,构建了新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是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中的"熟人关系"问题、政策解读和认定操作过程的不规范等因素使贫困生认定工作应具有的公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深入调研贫困生资助现状、积极建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认定操作模式、加强政策宣传及精准解读等是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公平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新党员发展认定标准,从认定标准与评价主体的关系看,可以划分为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从认定标准的表现形式看,可以划分为过程性标准与结果性标准。认定标准是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的统一、过程性标准与结果性标准的统一。以此为基础,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员标准的要求和教育评价学关于学生评价的相关原理,构建大学生新党员发展认定标准与评价模本。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也愈演愈烈.虽然我国《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对该罪的一些疑难认定问题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这些争议包括:对商标权犯罪对象的认定;对反向假冒行为刑法上的认定;对违法所得和非法经营数额与既遂未遂的关系与认定;对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关系与认定等.  相似文献   

6.
孟亚生 《学习月刊》2010,(13):50-52
女儿下班途中被火车撞死.古稀老母为其申请工伤死亡时.由于劳保部门和法院均认为火车不是机动车,导致两次行政认定,法院一审、二审、两次再审,四次判决,均全部驳回工伤认定申请。“火车不是机动车.难道是人拉、牛拉、马拉的吗?”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偏偏不信这个邪,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驰名商标认定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很大缺陷,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应大力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体制,实现驰名商标的认定司法化,不断变革与完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以便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8.
《军队党的生活》2012,(6):80-80
为提高两级党委机关帮建指导基层效能,推进基层建设科学发展,武警广东省总队党委紧紧围绕“任职经历、业务水平、现实表现、群众公论”四个方面内容,按照“有阅历、有能力、有政绩、有形象”的标准,严密组织两级党委机关干部抓基层资格认定。对认定不合格的,通过学习、培训、下基层锻炼等方式进行补课,认定合格后才准予下基层帮建;对长时间不能获得资格认定的干部作出组织调整,切实从源头上把严关口,进一步提高了两级党委机关帮建指导基层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论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驰名商标在司法认定的问题,阐释了驰名商标的含义及其法律保护范围,提出了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审查驰名商标要素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开展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文章对贫困生的认定职责、贫困标准、认定方式以及分配原则进行针对性思考,力求使资助工作能够更加公平合理,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重要工作。在资助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首要环节,关系到党和政府给予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落实效果如何,关系到学校具体实施的资助工作能否做到公平、公正。本文针对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科学性,对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行政协议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一致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具有行政性与合同性双重属性。行政协议是现代行政法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但实践中对于行政协议的认定标准并不统一,造成司法裁判的不一致。关于行政协议的认定标准,学界存在内容标准说、目的标准说、行政优益权标准说、国家权力主体资格标准说、非市场行为性标准说等多种学说。但由于实务中行政协议种类繁多,采用单一标准难以对其准确认定,因此应综合缔结协议的主体、意思、目的以及内容等要素才能认定其是否构成行政协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引起立法机关的重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特对表见代理构成要件及司法认定作一浅显的探讨,以更好地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虚假宣传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行为通常以商品上的标示、广告及其他方式为载体,其手段主要表现为玩弄新技术概念、利用名人效应、借助强势媒体“狂轰滥炸”及通过网络误导消费者等方面。在实践中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时,应重点把握好对“引人误解的宣传”的理解及引人误解的程度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提出要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精准资助工作机制的提出要求科学、准确地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中存在着资助对象群体界定不明确,贫困程度认定不准确的实际问题。其原因在于缺少量化的认定标准指标、认定指标单一,认定技术平台滞后、认定名额不合理、人为因素的干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硬性界定与管理和柔性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以提高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6.
近期,中央出台了《党政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明确了领导干部问责的具体情形、认定标准、处理程序等事项,使干部问责真正做到了有据可依,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方面问题,坚持做到“三要”,切实避免干部问责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前提,工伤认定是以发生工伤事故时存在劳动关系为依据,工伤认定中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负有举证义务。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能否获得工伤保险制度设定的工伤救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交通肇事罪属于常见罪名之一,这一罪名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远远高于其他犯罪,甚至有人将该罪视为当代社会最大的威胁之一。在办理该类型案件过程中,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着不小的争议,而这些争议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类案件的正确处理。这包括了被害人权益的边缘化问题,自首的认定以及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审查认定等问题。上述问题亟待明确化。  相似文献   

19.
微观     
《廉政瞭望》2014,(22):14-15
消解认定上的不确定性 @周姗姗:在实际司法实践中,以现行的量刑标准,数额认定往往存在不确定性。贪污受贿往往是“点对点”,隐蔽性强,证据不好收集。加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量刑明显低于受贿罪,后者最高可判死刑,前者最高十年有期徒刑,一些贪官常常对巨额不合法财产的来源拒不交代,从而逃避重罚。而近年来性贿赂、感情贿赂等非物质化行贿大量涌现,也表明以受贿数额定罪量刑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07,(7)
本文就《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伤认定问题上存在部门分工不明确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并剖析这些问题的起因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于问题解决,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和主张.附:本文《明确工伤认定部门分工,保护工亡职工合法权益》已经入选省劳动厅提交劳动部理论研讨会的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